中国迎城市化时代 未来将有数百座百万大城

所属类别: 房地产 | 作者:佚名 | 来源: 参考消息 |  2016-02-14 11:33:48 
0

   德媒称,过去25年里,有数百万农民响应进城号召,但是他们并不适应城市生活。

  《南德意志报》发表《欢迎来到大城市》。在开头介绍了一位进城看儿子的母亲无法适应大城市生活的故事。这名在上海(楼盘)工作的39岁男子向《南德意志报》记者介绍:“她连怎么安全过马路都不知道。”“数百万中国人与她(这名母亲)感同身受。他们虽然在电视前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但是没有亲身经历这一切。他们几乎无法想像在这样的大城市生活。但是,今后15年内还会有上亿人必须要迁往大城市。”城市化是中国政府对经济放缓的回应。“因为城市人愿意消费。他们去超市、发廊、餐厅和医院。他们打车、将钱存到银行、在网上购衣、请人按摩脚。而相反的,农民几乎只会存钱。”

  目前中国仍有六亿农民生活在农村。人数占总人口的45%。而在其他大国,这一比例仅有20%。中国这样的失衡比例也被视作其国内消费持续低迷的原因之一。多年来,北京一直在努力改变这一点,并有所成功。过去25年里,数百万人响应进城号召。许多人出于自愿,也有不少人是别无其他选择。按计划,2030年之前将有约10亿人口生活在城市圈里。

  届时中国可能将有221座百万人口城市,也就是说,比现有的上百座大城还要多出几十座,而整个欧洲现在才仅有35座百万人口大城。这些新来的城市居民并没有将存款投入到国民经济中去,而是寄回给留在乡下的家人。他们的家人“要么用钱来盖新房子,要么将钱藏在床下以备不时之需。这也是中国政府(农村)社会福利政策发展缓慢的后果。而城市又拒绝将新来人口正式登记为城市居民。”

  延伸阅读港报:内地城市病频发 欲推新城镇化重建桃花源

  中国的城镇人口比例从1978年的18%上升到了55%,城市管理对于中国有着更加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意义。一方面,中国的中产阶级城镇居民对于长期污染和交通拥堵感到愤怒。另一方面,中国不得不放松户籍制度,让2.7亿农民工可以在城镇落户。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俞孔坚指出,中国的许多城市建设往往只重视数量而忽略质量,传统的城镇化方式破坏了土地、自然水系、社区和历史遗产。“如同桃源般的旧式家园已经被毁,现在中国要在城市里建新的桃源”。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河南众创联盟启动 携手百家创投机构抱团共赢
“当今纸上美猴王”高峻岭书画展在郑州展出
姗姗来迟 奥迪Q7能否“瘦身”成功?
车史上的12月8日 斯柯达品牌引进中国
财报道| 粮丰价贱,大宗商品市场机会何在?
秋冬季的寒冷、无趣、不时髦,一件斗篷式披肩就完美解决了!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