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艺术大师扎堆进商场展出?

所属类别: 油画雕塑 | 作者: | 来源:  |  2015-11-06 11:33:43 
0

 

2011年10月18日,“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迎来观众日。

  2011年10月18日,“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迎来观众日。

  “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标志着中国民营资本开始介入高端艺术特展行业,去年上海天协主办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不仅开启了高端艺术特展进商场举办的先例,也激励了今年更多的民营商业机构积极投身高端艺术特展的行列中。

  高端艺术特展无疑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它正在快速增长和飞速发展中。同样是华人地区,台北的经验或许更有参考价值。通过20年左右时间的培育,台北已经拥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参观人群。以一个为期3个月的高端艺术展览为例,平均的参观量为20万-30万人次;而一个优质高端艺术特展能够达到的参观人数是50万-70万人次。事实上,2014年“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在3个月的展期内总共吸引了近40万人次的观众。

2014年5月10日,上海K11商场地下,正在上海举行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迎来观众如潮。

  2014年5月10日,上海K11商场地下,正在上海举行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迎来观众如潮。

  或许,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很多民营商业机构今年开始扎堆举办各种名义的所谓大师展。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高端艺术特展目前正在呈现“井喷式”增长。与此同时,展览“撞车”现象、作品“真伪”之争、展示场地狭小、布展不够专业等一系列问题开始暴露无遗,亟待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范。

  首先是展览题材的同质化,“撞车与扎堆”现象屡见不鲜。

  像今年“达利”展览同城撞车现象,在世界展览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一城之中几乎同期就有两个“达利”展览举行——上海天协文化选择在上海更具有地标性的外滩十八号,国庆长假之前的9月26日开启“疯狂达利艺术大展”。一个月之后的11月5日,“跨界大师·鬼才达利”超现实主义大展也将在K11拉开帷幕。在展览大幕尚未拉开前,主办双方就开始同室操戈,质疑作品的来源和真伪,提前进入恶性竞争的状态。这场由商业之争导致的真假之争,由于监管的缺位,本来可以避免。

  刚刚过去的那个暑期,一个题为“你就是艺术——波普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作品展”在南京东路353号举行。2013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曾经就做过类似的展览,当时的展览标题为“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回顾展。

  类似的还有,“传奇·毕加索艺术大展”于10月28日在上海环球港揭幕,上海世博园中国馆的“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尚历历在目。

  如果说“达利”展的“撞车”现象是迫于不知情,那么扎堆做“安迪·沃霍尔”展和“毕加索”展显然是有意为之。这些民营商业机构似乎都将目光瞄准那些有限的具有广泛知名度和话题性的大师资源,却严重忽略了观众的审美期许。试想,再怎样牛的艺术大师怎能经得起如此的轮番轰炸?展览题材的同质化不仅提前破坏了高端艺术特展这个新兴行业的生态环境,也必将让那些刚刚跻身这个行业的民营商业机构付出惨痛的教训。

  其次,非专业展览场地办展的局限与不足,严重影响观展效果与心理体验。

  自“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之后,越来越多的高端艺术特展选择在一些商业综合体内举办。对于民营资本来说,选择商场的优势显而易见:不需要支付场租,也无票房的分成。要知道,举办一个高端艺术特展,场租是一笔很大的费用。比如,“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租用世博园中国馆,租金是1000多万元。去年,他们改而选择K11购物艺术中心举办“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最大的实惠是无需支付一分钱的租金。所以,节约场地费用,等于是最大程度地节约了成本,这是为何今年这么多高端艺术特展频频选择商场作为落脚地的根本原因。

  当然,除了节约成本,商场交通便捷,还能与购物休闲娱乐结合在一起带来一定人气,但商场作为非专业展览场地,承接高端艺术特展的局限与不足不言而喻。场地的空间高度就常常不能满足作品展示的要求。“疯狂达利艺术展”中,有一幅尺度巨大的油画作品《意乱情迷》,高5.2米、宽11.5米。尽管外滩十八号楼四楼相比起K11仅有2.8米的层高来已经高了许多,但远远不能让这幅《意乱情迷》站直了,更不要说留有余地,无奈之下只能倾斜着放置,不巧前面又有两根水泥柱子挡着,严重影响了作品的观看效果。

  再比如购票、等待、入场、疏散等空间的严重不足。去年“莫奈特展”期间,话题最热的是排队现象,观众们不断吐槽,为了看场展览需要花费2-3个小时的排队时间,且排队的地方既昏暗不明,又拥挤不堪。商场的性质,决定了不会像专业场馆那样去作展览方面的考虑与设计。

  除此之外,灯光配置、运输通道、恒温恒湿、辅助设施等等都明显捉襟见肘。

9月25日,达利的大批杰作在上海外滩18号集中展出。

  9月25日,达利的大批杰作在上海外滩18号集中展出。

  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孰轻孰重?长远利益与近期回报如何平衡?

  “疯狂达利”展在1000平方米左右的展厅内展示近300件达利的作品,内容涵盖大型雕塑、巨幅绘画、黄金饰品、琉璃艺术及经典家具等,因此出现了许多极不专业的布展场面。

  其一,整个展览设定了很多个不同的主题,主题与主题之间的界限不明,逻辑不明确。其二,很多没有题材和内容关联度的雕塑作品被归纳在同一个区域,摆放在同一个雕塑基座上,中间还不知所云地被挤进去一个醒目的红唇沙发。其三,展墙上的画作,密密匝匝,画作与画作之间根本空隙不够,有的一面展墙上同时放置两排甚至三排。其四,由于同一个区域内作品太多,所以导致作品与作品互相干扰,互相打架。观众无法静心专注地去欣赏一件作品,目之所及总会被或远或近或旁边的作品所影响。因此,展示效果十分混乱,如果谁想在“疯狂达利艺术展”中拍摄几张理想的观展照片,那是一件挑战性很大的事。

  有人会说,K11相比于外滩十八号,层高更低,还位于地下,不通风,展示效果也不理想,“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不照样取得了成功?我想说,这一方面说明了市场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基于观众一定的膜拜和盲目从众的心理,以及很多的偶然因素。然而当一个行业或市场越来越成熟和趋向理性的时候,想要主办一场成功的高端艺术特展,除了艺术大师本身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之外,更多的将依靠展览的创意和展示的效果这两大更为本质关键的因素。因为说到底,观众有选择观看的权利,也有选择不看的权利。而决定他们观看还是不观看,除了内容,就是效果。所以内容的同质化竞争,展示效果的混乱无序,对于这个行业来说都是致命伤。

  因此,高端艺术特展既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行业,也是一个相对稚嫩、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市场,还是一个监管不力、规则不全的领域,需要政府、民营资本、专业人士、媒体、广大观众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关心与努力,才能朝着更为健康和良性的方向发展。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库克发苹果公开信不会给美国政府开后门
一大波SUV和新能源曝大众未来规划
路特斯发布Elise Cup 250官图
宝马84万辆车存伤亡隐患 在美召回
险企布局税优健康险 市场前景可观
多家银行推出线上转账免费套餐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