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复宝库” 打造属于大众的“私人宝库”
上海市市长杨雄市长与马未都先生参观上海观复博物馆
近些年来,博物馆的文化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热点,尤其以两岸故宫为代表的文博机构利用自身的藏品特点,开创了“文创项目”。如台北故宫“朕知道了”胶带,北京故宫的“戴着像在批奏折”的朝珠耳机、“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皇帝的一天”APP产品等,都是两岸故宫的“大卖”品。
据了解,在过去的两年中,两岸故宫每年的“文创项目”的收益达到数亿元。面对这一块巨大的经济利益,许多的博物馆也在考虑带有各自特色的文化可持续运作方式。比如从海外知名博物馆案例来看,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基于自身的藏品,通过授权方式与许多制造厂商合作,制作出复制品或纪念艺术品,从珠宝到日历、杯垫到颜料。大英博物馆的出版业务另由一家出版商负责,该出版商现已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出版商,出版各类自然或历史书籍。法国卢浮宫的商业化改革思路是遵循以艺术展览为依托、开拓商业经营的思路。明亮的地下大厅和“卡鲁塞尔”大厅成为接待游客的主要场所。游客进入后仿佛到了一个豪华的商务中心,旅游纪念品商店、书店、时装店、首饰店、咖啡店、酒吧、旅行社、银行等鳞次栉比,为博物馆参观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
基于自身的特点,寻找属于博物馆独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下每个博物馆都在考虑的问题。从目前博物馆文化产业运作方式来看,大部分博物馆还是以自身的藏品或展览为依托,为前来观看展览的观众提供相关的“文创”产品或衍生服务。
2014年年底,宝库中国领先国内首家民营博物馆:上海观复博物馆上海馆落户上海中心37层,集团同时租下了中心地下负25米占地6000平方米的5层,建成 “观复宝库”,一个兼具博物馆专业储藏和银行金库安全标准的库房。这意味着“观复宝库”这项产品成为了博物馆文化产业上的一个全新模式:宝库中国迈出了“文化产业运营商”最为重要的一步,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文化的基础配套”,是宝库中国打造的“观复宝库”这一产品所希望占领的新领域。“观复宝库”将是未来针对艺术品藏家和机构、商务商业管理、家庭个人财富管理的储藏服务需求,提供具国际安保和技术标准的收藏空间;同时,引入先进的艺术品收藏管理体系,为艺术品收藏提供投资、保险、保管、展示、估值、咨询及交易等服务平台。
为什么要建立“观复宝库”这个专业的第三方保管机构?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谈到:“博物馆一开始建设的时候,因为它在楼里,我们提出来博物馆需要库房,因为博物馆的库房是博物馆的一重要的组成部分。观复博物馆设在上海中心大厦的37层,在这一层已经没有足够面积,所以就选择了在上海中心大厦的最低层——地下五层设一个库房。最低层从商业角度来讲价值不是很大,但是做库房,尤其是做这种高等级的库房价值是最大的,因为安全,而且面积足够大,单纯做博物馆库房,用不了那么多面积,这就启示我们把库房的相当面积拿出来社会化,用博物馆专业的库房为社会提供服务。尤其浦东这一片属于金融区,人们也需要这样的服务。”
早在多年前,“观复宝库”的创始人柳费国先生就在考虑“文化产业运营商”这一博物馆的文化可以持续发展运作的模式。虽然地方政府有提过“艺术地产”、“文化地产”的概念,但这个概念一直未被明确定义过,而宝库中国选择创新“建筑与文化相结合”的商业模式,以文化为核心驱动力,建筑为载体,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运营商。
柳费国谈到:“落户上海中心的上海观复博物馆之所以延伸出“观复宝库”这项产品,是基于上海中心对于未来的规划就是要把这栋建筑塑造成一个垂直的文化社区!这是一个大博物馆、大艺术中心的概念,以博物馆、艺术画廊等文化载体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空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如果买房置业是生活硬件,那艺术修养则慢慢成为装修房屋的重要软件。商业地产项目的创意开发,融入了越来越多的风雅之事,来填补钢筋水泥之间的冰冷缝隙。这恰恰是地产与博物馆结合的一个机会。”
如今,人们对于第三方保管机构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多大,通过第三方保管机构所保存的内容也不仅仅是金钱、财产等,还有重要的艺术品、文物等。随着国内收藏群体的成长,他们所收藏的许多重要的艺术品、文物都需要非常专业的保管机构。作为上海观复博物馆的独家库房,“观复宝库”可以提供的大体量箱型,博物馆级别温湿可控的环境,采用了美国UL认证标准,地板厚6米,墙厚1.6米,内置钢板,与此同时,配备了人脸扫描仪,还会配有严密的安保措施和专业人员配备。宝库的租期可长可短,长则15年,短则1天,并有保险公司承保。可以说,“观复宝库”可以为许多重要的藏品提供了国内当下最专业的存储服务。
私人宝库能够为普罗大众拥有,是“观复宝库”的重要使命之一。如今拥有“观复宝库”会籍的圈层还是集中在高端人士中,柳费国希望“观复宝库”的出现,能够推进大众更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