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市场杂项板块格局改变:小物件登上大舞台
在调整中的今春拍卖市场中,我们同样能够看到那些被追捧的亮点,比如在市场份额出现逆势上升的瓷杂板块中,明代紫檀笔筒、明代青花瓷器、古籍善本以及一些新兴拍卖门类都让人眼前一亮,瓷杂市场的格局也在价值挖掘中悄然改变。
中国嘉德2012春拍“翦淞阁”专场胡文明制鎏金浮雕花卉炉
2012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环境影响下处于低迷状态,受此影响,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总成交量下降超过30%.但市场回调并没有给收藏者和投资者带来多少悲观心理,满载中华文化精髓的艺术品不可否认的处于硬资产地位,宏观经济形势的冲击挤掉的只是艺术品市场前几年的虚高,还原的是市场真实。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统计,在2012年春中国艺术品拍卖TOP100中,共有26件瓷杂作品入围,但与以往的高价瓷杂均被清三代瓷器、家具和皇家玉玺等占据不同,今年瓷杂高端拍品种类更加丰富,比如中国嘉德的“明周制鱼龙海兽紫檀笔筒”、北京保利的“民国何许人粉彩四季山水长条瓷板挂屏(四屏)”和北京翰海的“十二眼天珠”、“海兽葡萄镜”纷纷入围。广推新门类和另类门类的价值挖掘是今年瓷杂市场的一大特色,而杂项无疑是其中的亮点。北京保利推出“中国鼻烟壶”专场以顺应市场新兴热点;北京翰海推出“慧眼——天珠”专场,其中一件“十二眼天珠”以1840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北京翰海的“佛殇——金铜佛像”专场同样被人关注,92件佛像成交率高达91.3%;中国嘉德的“翦淞阁”文房专场,35件拍品成交率达100%,成交总额高达1.3亿元;西泠拍卖在国内创新推出“中国首届明清御窑金砖专场”,受到市场认可,成交率100%.纵观杂项市场,中低档价位的拍品和新推出门类的拍品受到广泛关注,甚至价格较前更有提升。
中国嘉德的“翦淞阁”文房专场中,一件王世襄旧藏的“明周制鱼龙海兽紫檀笔筒”以5520万元的天价,刷新了木制笔筒价格的最高纪录,可谓是小物件大价值,显示出市场上“高、精、尖”的真品依旧受到藏家和资金的追捧。笔筒在拍卖市场的成交记录TOP50中,有9件成交于今年春拍。一般认为,具有收藏价值的笔筒,根据材质可以大致分为瓷、竹、木、漆、玉和象牙等类。瓷质笔筒中,目前清康雍乾三代制品最受追捧。今年春拍,在北京翰海一件张宗宪旧藏“雍正仿木釉墨彩五彩山水人物笔筒”以3450万元成交,刷新了雍正瓷笔筒价格的拍卖纪录;竹制笔筒自古颇受中国文人的青睐,今年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一件“17/18世纪竹雕留青‘山水庭阁’图笔筒”以482万港元成交,是今春竹雕笔筒的最高价格。据统计,截至2012年5月底,竹雕笔筒上拍总量为5270件,成交率38.8%,成交总额达2.03亿元。在竹雕笔筒成交价排行榜的前10位中,有4件是在2011年及2012年春拍中出现的,成交价都超过200万元人民币,这显现出竹雕笔筒在市场调整中具有较好的抗跌性能。玉质笔筒出现在明清时期,以清代居多。在目前成交价前10位的笔筒有4件为玉质。2007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的一件“清乾隆白玉鹿鹤同春笔筒”拍得5408.75万港元,为玉质笔筒拍卖最高价。玉质笔筒的收藏热门主要是康乾时期的玉质笔筒,其中“皇家血统”最受追捧。
据介绍,笔筒收藏最好能按照材质有所选择,比如竹木笔筒当以清代为重点,传世品较多,可供选择余地较宽泛。收藏需要首选名家作品,如清代的吴之璠、周颢、邓渭等文人竹刻家的作品。瓷质笔筒以清早中期为重点。瓷质笔筒的赝品较多,在清末和民国时曾烧造过许多仿康熙、雍正、乾隆时的青花、五彩、粉彩器物,需要收藏者小心。
天珠是另外一个小物件大收藏的门类。天珠又称“天眼珠”,主要产地在西藏、藏东、不丹、锡金、拉答克等喜马拉雅山域,是一种稀有宝石,为藏密七宝之一,史书记载为“九眼石天珠”,西藏人至今仍认为天珠是天降石。天珠自2006年进入拍卖市场,而今已有一个颇具规模的收藏群体。根据中国艺搜统计,截止目前天珠总上拍数为271件,总成交额达2.1亿元人民币,成交比率60.27%,单件价值颇高。今年北京翰海推出“慧眼——天珠”专场,将天珠的整体价位再次提升。据调查,“2008年初,一颗达到‘至纯’级别的老天珠两三万元就有成交,入门级的‘中天珠’价格则在几千元。现在,不少藏友都表示,想要收藏天珠,门槛至少在15万元才能起步。”由于藏族特殊的风俗文化,天珠基本上都是传世品,其数量相当有限。目前存世的天珠也就是几万颗,包括藏家和藏民手上的。所谓物以稀为贵,对天珠的市场炒作尚不明显,藏家入手天珠收藏可循序渐进。
北京匡时重点打造的“过云楼藏书”拍出2.16亿元天价,创下古籍价格的世界拍卖纪录,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古籍善本收藏价值的关注。不过今年春拍古籍善本的整体市场并不很好,除去“过云楼”以外古籍善本的平均价格仅有4.2万元,与去年相比,同比下跌35%,环比下跌47%.整体下跌趋势较为明显。但文人墨迹及藏品却成为新亮点,在中国嘉德的“文人情怀”专场中,梁启超赠与梁思成、林徽因的中国古代建筑名著《营造法式三十四卷附录一卷》以218.5万元高价成交。周作人撰书、鲁迅批校《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手稿以184万元成交。古籍善本市场虽受关注较多,但这种关注还没有真正转换为真实的购藏需求和购买力。古籍善本的收藏较难普及,其文献价值大于艺术价值,更多涉及的是文人情怀或史料情怀的收藏爱好者,但古籍善本所包含的文献和文物价值难以估量,再加上资源稀缺,收藏队伍又逐年扩大,物以稀为贵的收藏原则自然会促使其价格进一步上涨,可以说其市场价值和营销模式的挖掘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