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段店窑与《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补遗

所属类别: 收藏杂项 | 作者:李 凯 | 来源: 收藏2015第9期 |  2015-09-23 17:28:34 
0

现在流传的《道德经》七十七章版本是:“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而该梅瓶全文在“其不欲见贤”后面多了一句“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该梅瓶高40厘米,通体施茶叶末釉,底足露胎,体形修长,蘑菇形口,溜肩,是典型的宋代造型。肩部与近足部各有双线,中部镌刻有《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全文。

细细揣摩现在流行版本并非是完整的,“天之道……人之道……”,似有缺憾。而这件梅瓶上的这段文字则是“天之道……人之道……圣人之道……”,感觉内容较为完整。

因此,笔者推测,这件梅瓶上的《道德经》版本应当是早期比较完整的版本。其大意是:自然的法则,就像弓拉开了一样吗?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抬高一点;拉得过长就减少一些,拉得不足则加以补充。自然的规则,是减少有余的,补充不足的。人类社会的法则则不然,它是剥夺不足的,用来供奉有余的。谁能够把有余的拿来供给天下不足的?只有有“道”的人。因此有“道”的圣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聪明才干,圣人做事的法则,做什么都不与人相争。

该梅瓶所镌刻《道德经》为汉隶书体。通篇书体线条遒劲而含蓄,大度而规整,朴茂而古拙,用笔圆润,潇洒自如,神韵姿态出于西峡颂、张迁、石门颂诸碑。在中国书法史上,唐、宋乃隶书的衰败时期,但此书体书写技艺成熟大气,绝非一般匠人之作,必为当时书法大家。笔者大胆推测,此梅瓶必为当时官方所造,由当时隶书大家书写《道德经》篇章,镌刻梅瓶之上,批量生产,广为赏赐,旨在为统治者歌功颂德,即只有圣人(统治者)才能上合天意,下达民情。

此篇还罕见地使用了标点符号(唐宋时称句读或句逗),这对研究《道德经》各篇章的整体意思和内涵具有很大的帮助。

在中国古陶瓷烧造史中,在陶瓷上镌刻书法比较罕见,尤其是这么漂亮的书法更是凤毛麟角,而且还是镌刻的《道德经》的早期版本内容,可以说该梅瓶是宋代书法欣赏和早期《道德经》研究的极好载体,现今绝无仅有,弥足珍贵,有着极高的艺术欣赏和学术研究价值,其收藏价值也不可估量。 (摄影:冯保收)

QQ截图20150923172624.png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库克发苹果公开信不会给美国政府开后门
一大波SUV和新能源曝大众未来规划
路特斯发布Elise Cup 250官图
宝马84万辆车存伤亡隐患 在美召回
险企布局税优健康险 市场前景可观
多家银行推出线上转账免费套餐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