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绘菩提达摩图镇尺
齐白石绘菩提达摩图镇尺
长31cm 宽8.4cm 厚0.7cm
曾收入《民国刻铜文房珍赏》一书,并作为封面之一
对于此尺的介绍,《民国刻铜文房珍赏》书中米景扬先生这样描述:
齐白石绘达摩图镇尺。此对镇尺是齐白石为他的得意门生、好友、艺术知音瑞光和尚精心绘制的。释瑞光(1878-1932年),号雪盦(音ān),亦作雪庵,曾任北京阜成门外衍法寺、广安门内莲花寺住持。其善画山水,风格学石涛,笔势豪放,意境甚高。齐白石定居北京后不久,瑞光即拜他为师,其时瑞光已是京城颇有名气的画僧,画名尚未显达的齐白石对此颇为感慨,他在为瑞光所绘《阜成门外衍法寺灵瑞光上人像》上曾题诗:“帝京方丈识千官,一画删除冷眼难。幸有瑞光尊敬意,似人当作贵人看。”记载其事。
齐白石对于瑞光的艺术造诣极为赏识,他在《白石老人自述》中曾说:“门人瑞光和尚,他画的山水,学大涤子很得神髓,在我的弟子中,确是一个杰出人才,人都说他是我的高足,我也认他是我最得意的门人。”平时见到瑞光画作中题材独特者如《大涤子作画图》等,白石老人也常钩摹下来,留作自己绘画的底本。他还曾向京华美术专门学校校长邱石冥推荐瑞光到该校任教。
在白石老人眼中,瑞光不仅是他的得意弟子,还是他的好友和艺术上难得的知音。他曾把自己和与自己情趣相契的瑞光、湖南籍画家冯臼绘入《西城三怪图》中,并为瑞光与冯臼各绘一图以为纪念。1924年瑞光转往广安门内莲花寺住持,他画了一幅《短檠图》送去祝贺,并题诗道:“经年懒不出门行,布袜无尘足垢轻。犹有前因未消灭,莲花寺里佛前灯。”他在《白石老人自述》中提到反对宗派拘束、反对死临摹等艺术主张时,还曾特别指出:“赞同我这见解的人,陈师曾是头一个,其余就算瑞光和尚和徐悲鸿了。”
据《白石老人自述》载:“民国二十一年(壬申一九三二),我七十岁。正月初五日,惊悉我的得意门人瑞光和尚死了,享年五十五岁。他的画,一生专摹大涤子,拜我为师后,常来和我谈画,自称学我的笔法,才能画出大涤子的精意。我题他的画,有句说:‘画水钩山用意同,老僧自道学萍翁。’他死了,我觉得可惜得很,到莲花寺里去哭了他一场,回来仍是郁郁不乐。”由此看来,齐白石与瑞光堪称亦师亦友的难得知己。
从此尺构图与用笔看,显系白石老人精心所作。限于尺面狭长,他没有像通常在纸上描绘达摩像时将菩提树画在人物背后,而是使它巧妙地自左尺中下部斜伸入镇尺上部,从而为描绘树下的达摩留出了足够空间。端坐静思的达摩与枝叶茂密的菩提树一正一倚,互为呼应。达摩像用笔凝练简约,线条自由率意,人物面容、衣袍均数笔写就。
达摩双目微闭参禅,表情沉静安详。面庞清瘦,额头与下颌外突,须发浓密,佩大耳环,喻示其异域身份。达摩的身体藏于宽袍大袖之中,虽无过多细节点缀,却蕴含着深厚的佛法智慧。衣纹以直笔写出,行笔迅疾,笔锋硬转,粗放遒劲,既准确地表现出袍服的质感与折转关系,又具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真不愧大匠之手!不同于白石老人通常所作佛像席地而坐或盘坐于蒲团之上,他在此尺的达摩身下精心描绘出繁密的菩提叶,愈加衬托出佛像造型之简约淳朴,内涵之静穆平和,其为爱徒作画时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再观此尺刻工,以刀锋追笔意,点划飞白,不爽毫厘,堪称神工。齐白石与同古堂张氏兄弟交往甚密,而张樾丞辑其治印精华而成的《士一居印存》中亦收录有一方“瑞光之印”,可见瑞光与张樾丞亦有交谊。由此看来,此镇尺之刻工应出自同古堂张氏兄弟之手。
此对镇尺堪称白石老人以笔墨传禅意的经典之作,亦是他与瑞光和尚艺缘渊深的实物见证,弥足珍贵。
正如米先生文中所述,瑞光和尚是被白石老人视作与陈师曾、徐悲鸿一样的难得知己,藏于中国美术馆的齐白石绘赠瑞光的《西城三怪图》正是他们友谊的见证。
米先生收藏、鉴赏白石字画经年,对此尺评价极高,认为是白石老人画作中的经典,图为先生为镇尺拓片的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