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地区瓦当精品赏析

所属类别: 铜器.瓷器 | 作者:李广新 | 来源: 收藏2015第10期 |  2015-10-25 19:16:05 
0

QQ截图20151025191738.png

 

瓦当俗称瓦头,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据文献记载:“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

瓦当的使用,不仅可保护屋檐椽头免受日晒雨浸,延长建筑物寿命,而且以其图案与文字的美妙生动,达到装饰和美化建筑物的艺术效果。它是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产物,是古代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

从文献记载看,中国古代建筑用瓦始于夏代,但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殷商时期的宫室、宗庙一类大型建筑还都是“茅茨土阶”,没见到有用瓦的痕迹,更不可能有瓦当的使用。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瓦的实物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遗址,而瓦当的实物最早见于西周中晚期扶风召陈遗址。由于瓦和瓦当的使用解决了屋顶防雨水问题,使中国古代建筑摆脱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在建筑史上,瓦和瓦当是我们祖先一项了不起的独创性发明。

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在形制和装饰上有着不同的特点。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西周瓦当,多为素面半圆形,个别的有重环纹半瓦当。而到了秦代,瓦当纹饰取材更加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为之所用,图案写实,简明生动。这时的瓦当纹饰以动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鸿雁、鱼及变化的云纹。画面与写意相融,图案构思巧妙,有将画面一分为二的,也有一分为四的,在对称中求变化,均衡自然,富有生气。汉代瓦当在工艺上达到顶峰,纹饰题材有四神、翼虎、鸟兽、昆虫、植物、云纹、文字及云伴字、云伴动物等,出现了以瓦当中心的乳钉分隔画面的布局形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瓦当面较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在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文字瓦当几乎不用。宋代开始用兽面纹瓦当,明清多用蟠龙纹瓦当。

从材质上看,瓦当主要有灰陶瓦当、琉璃瓦当和金属瓦当。灰陶瓦当是西周到明清始终使用的最主要的品种。琉璃瓦当是在泥质瓦坯上施釉烧制而成的,大约出现于唐代以后。颜色有青、绿、蓝、黄等多种,都是用于等级较高的建筑物。宋元明清时期,个别建筑物上使用了金属瓦当,有铸铁、黄铜和涂金三个品种。

 

QQ截图20151025191748.png

在我国的汉代,瓦当在使用的广泛性和艺术性方面都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瓦当做工精细,分布的地域极广,除了以云纹为主流的图案瓦当外,还出现了与汉字的演化有着密切联系的文字瓦当。这些装饰有文字的瓦当,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显示出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汉代文字瓦当主要分为标名类和吉语类两大类别。标名类瓦当是在瓦当上写明建筑物的名称,即宫殿、官署、陵园之名,如“上林”“宗正宫当”“羽阳千秋”“八风寿存”“长陵西当”“京师仓当”“齐园宫当”等。吉语类瓦当是表达人们祈祷吉祥的愿望,如“延年益寿”“长乐无极”“千秋万岁”等。一般而言,文字瓦当四个字的较多,也有多字、单字或两字的。

在许昌博物馆的藏品中,有许多通过考古发掘和征集筛选的建筑构件,其中就有一批以汉代为主的瓦当,造型精美,反映了古代工艺的精湛细腻和文化内涵的丰富博大。现选取几件精品介绍如下:

1.蟾蜍纹“千秋万世”瓦当(图1),直径14.2厘米,厚2厘米,张潘古城出土。瓦当中心为一蟾蜍图案,张扬的四肢将瓦当面分成四区,区间有篆书“千秋万世”,边轮厚重凸起。

2.龟形纹“千秋万世”瓦当(图2),直径14.4厘米,厚2.6厘米,当心龟形凸起,当面为双线界格分成四区,区间为篆书“千秋万世”四字,边轮内为一周凸弦纹,平缘高凸。

3.“阳翟”瓦当(图3),禹州新峰127号墓出土,泥质灰陶,直径13.8厘米,边轮宽厚。正中篆书“阳翟”二字,两侧为青龙、白虎。外饰一周凸弦纹,与边轮之间为一周连珠纹。

4.小乳钉云纹瓦当(图4),禹州城关桥出土。圆形,直径 13.5厘米,厚2厘米,当心圆乳钉凸起,周围满饰乳钉纹。外以三线界格分为四区,每区各饰一凸起卷云纹。边轮内有一周凸弦纹,边轮高凸。

5.大乳钉云纹瓦当(图5),许昌县尚集乡大辛庄出土。直径 15.3厘米,厚2.4厘米,当心圆乳钉凸起,周饰凸弦纹,以双线分当面为四区,各饰一蘑菇形云纹,造型简洁有力。边轮平缘高凸。

6.网状心云纹瓦当(图6),张潘乡古城出土。直径13.5厘米,厚2厘米。当心饰葵花状网纹,双线分当面为四区,各饰一蘑菇形云纹。边轮内有一周凸弦纹,平缘凸起。

7.人面瓦当(图7),半圆形,直径25厘米,宽12厘米。与上述瓦当风格有较大区别,当面饰人面,眼鼻清晰,下眼睑突出,造型夸张,且比例较大,几乎占据了整个面颊部。

以上瓦当,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内饰种类以汉代的云纹和文字瓦当为主。云纹瓦当中流水状的卷云纹,是用以表达建筑防火的心理祈愿。文字瓦当是一种文化意念的表达,其线条在刚柔、曲直、方圆、疏密、倚正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或方峭,或流美,浑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而人面纹半圆形瓦当具有原始的图腾崇拜意味,与汉代瓦当有较大区别,应是秦代或汉初的瓦当风格,在许昌博物馆的馆藏瓦当中属于较为少见的一种,实属珍贵。

 

QQ截图20151025191757.png

QQ截图20151025191804.png

历史悠久的瓦当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构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审美情趣和一定的文化特征,也是反映中国古代建筑工艺逐步发展的实物例证。

周代人发明了瓦,西周中晚期周原(今陕西扶风)的建筑上已经有瓦当的使用。战国时期,城市建筑业的日益发达,随之引起了砖瓦制陶工艺的发展,由最初的半圆形瓦当发展为圆形瓦当,后随着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古建筑不断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不同材质、不同形制的瓦当,成为具有强烈的时代和区域特色的古代文化遗存。

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中国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成为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宝贵借鉴,并对古代历史地理、思想意识的研究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正因如此,唐宋以来,瓦当引起了好古者的重视,在唐宋文献中记载有人用瓦当做成砚台使用。在清代,随着金石学的兴盛,瓦当收藏之风大盛,开始了对瓦当的专题著录,从这些大家的著述中可尽览汉文化的美妙内涵。

另外,瓦当制作不仅巧夺天工,而且还蕴含自然灵性,充分体现了东方的智慧,在有意无意间营造出与泥坯相似的厚重和拙朴,这种不加修饰的简朴并非简陋,却给人们带来一种贴近天然的心灵颤动,使许多爱好者将其作为现代家居装修的一部分,静心体会之下,带来不一样的美的感受与思古的遐想。

QQ截图20151025191815.png

许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不仅是华夏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之地,在东汉后期更是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昌博物馆中的这些汉代瓦当,反映了许昌地区及周边建筑技术发展的独特风貌,代表了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尤其是蕴含其中的精神理念和文化风俗,是其文物价值的核心内容,深深地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和收藏爱好者的目光。

(作者简介:李广新,河南省许昌塔文化博物馆员)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库克发苹果公开信不会给美国政府开后门
一大波SUV和新能源曝大众未来规划
路特斯发布Elise Cup 250官图
宝马84万辆车存伤亡隐患 在美召回
险企布局税优健康险 市场前景可观
多家银行推出线上转账免费套餐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