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真:青铜器辨伪方法
中国青铜器造型多样,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历来是国内外收藏界的宠儿。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持续升温,青铜器的造假也日益猖獗。笔者现就青铜器辨伪的一般方法做简要介绍。
一、形制辨伪
中国古代青铜器虽然形制多种多样,但随着出土器物的增多以及专家学者的不断研究,已基本捋顺了青铜器的形制及其发展演变规律。有关青铜器形制的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考古图》《宣和博古图》《西清古鉴》等古代典籍以及当代学者朱凤瀚先生的《中国青铜器综论》来获得。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进行青铜器的辨伪工作。
拿到一件青铜器首先需要判定该器物的形制,如果该器物与图录中所见的某一件真器相似,即可按图索骥,与该时代的该类器物的特点进行比对,然后进行判定。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仿古青铜器是根据原器或者图录进行摹仿的,伪造出来的器物与我们所见的某一件真器相似,因此鉴别时要特别小心,可以通过称重或掂分量的方式进行辨别。一般来说,由于真器经过了几千年的埋藏与氧化,铜质受到了改变,而仿器却没有这方面的改变,导致仿器比真器重,有压手感。如果该形制的器物从未见过,那么我们就应该引起重视了,因为青铜器研究发展到现阶段,几乎所有的形制都已经被有关资料著述过了,作为普通收藏者,我们很少有机会发现一种新的形制,如果遇到了,就很有可能是作伪者臆造的伪器。
二、铭文辨伪
青铜器铭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金文或者钟鼎文。不同时期青铜器铭文的字体、铸刻方式、内容和书体风格也各不相同,所以对青铜器铭文的研究是我们进行青铜器断代和辨伪的一个重要途径。
1.不同时期的金文字体存在一定的差异。以金文中常见的“王”字为例。《甲骨文字典》曰:“王,象刃部向下之斧形,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意思是说,甲骨文中的“王”是象形字,是从兵器斧钺的形状演变而来(如图一)。《说文解字》曰:“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为了摸清“王”字的发展演变规律,我们对商晚期小臣系卣、西周早期献侯鼎(成王鼎)、西周中期(周孝王时期)克鼎、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虢季子白盘以及春秋晚期攻吴王夫差鉴中的“王”字写法进行了比较。(如图二)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商代晚期“王”字的字形如同一把带手柄的宽刃巨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象征王者之权威的斧钺;而到了春秋晚期,王字的写法则如同孔子所说的“一贯三”,除了上面两横与底下一横的距离较远这一特点外,已基本与我们现代的“王”字写法无太大差异。“王”字字形的发展规律是:随着字形的不断演变,“王”字斧钺的造型特征逐渐淡化,先是最上面的内部演变成一横,接着是最下面斧钺的刃部渐渐变直,发展到春秋晚期,已基本看不到斧钺法造型,最终也被用一横代替。如果在商代器物上出现春秋时期的写法,或者在春秋时期的器物上出现商代的写法,都可以判定该器是伪器。
2.不同时期金文的铸刻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异。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铭文有铸铭与刻铭两种,战国以前多铸铭,战国时期刻铭的器物占较大比例。由于有铭文的青铜器的价格普遍高于无铭文的青铜器,因此常出现在无铭文器物上人为錾刻铭文欺世的现象。鉴于作伪的铭文多通过錾刻实现,因此我们在年代较早的青铜器上发现有錾刻的铭文时就要引起重视,仔细辨别其是否为真器伪铭。
3.不同时期金文的内容和书体风格也有一定的差异。从内容上说,殷商金文内容简单,字数从一两个字到十余个字,至殷商晚期帝乙﹑帝辛时期才开始出现三四十字的长铭文。西周金文记载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征伐铭功、册命赏赐、祀典诰命、诉讼契约等方面,字数最多的毛公鼎有铭文499字。从书体风格上说,殷商金文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虽然笔形较甲骨文显得更圆润肥厚,但相对后期的西周金文来说更接近于原始文字。西周初期承殷末书风;到成王时形成独特的风格,书体雄浑典丽而壮观;昭穆之后,笔画由粗细相参而趋于均匀划一,收笔与起笔亦由方圆不一而变成圆笔,显得更为严谨端正。
三、纹饰辨伪
青铜器纹饰是指青铜器表面花纹图案的总称,不同时期的青铜器纹饰具有不同的特征,纹饰辨伪是我们进行青铜器断代的重要途径。
夏代晚期,青铜器一般没有纹饰,但并不绝对,部分酒器腰腹部也有饰一排或两排乳钉纹的情况,简朴的云纹、弦纹和网纹也产生于夏代。
商代早期,常见弦纹、兽面纹和夔龙纹,多为带状,在带状兽面纹上下夹以连珠纹,整体风格较为粗犷。商代中期,原来粗犷的线条变得细密。商朝晚期,兽面纹空前发达,纹饰布满器物全身,甚至器物的底部也有装饰,风格繁缛富丽。
西周早期,除了继续流行兽面纹、连珠纹外,龙纹、鱼纹、蚕纹、鳞纹、瓦纹及龟纹等纹饰出现,但仍以兽面纹为主,此时带角的兽面纹特别流行。西周中期,兽面纹开始衰退简化,凤纹、窃曲纹开始流行。西周晚期,动物纹饰退居陪衬地位,环带纹、鳞纹、瓦纹等占据了主导地位,纹饰趋向简单、朴实。
春秋时期,纹饰构图越发细密,呈网状的蟠螭纹和蟠虺纹出现。春秋后期至战国中期,以蟠虺纹、蟠螭纹、绹纹、贝纹、鸟兽纹居多,且多呈带状。战国时期除蟠螭纹外,勾连雷纹、贝纹、绹纹也较为流行,同时出现大量方块形或三角形云纹。贵重器物往往采用错金、错银、镶嵌红铜、松石和细线刻镂等工艺。一些器物饰有描绘当时宴饮、征战、格斗、乐舞、射猎等生活图像的纹饰。战国晚期至汉代多素面。
鉴于青铜器纹饰极为繁琐复杂,在这里我们仅作简要介绍,具体大家可以阅读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商周青铜器纹饰》和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纹型纹饰》两部著作。
四、铜锈辨伪
所谓铜锈,是指组成青铜器的金属成分与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元素经过长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而生成的铜的各种盐类,其颜色多为绿色和蓝色。铜锈的产生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真正的古铜锈是无法作伪的,因此铜锈辨伪是青铜器辨伪的关键。
铜锈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的铜锈有着明显的层次。一般由内向外分别是:地子锈层、贴骨锈层、主体锈层和锈土结合层。地子锈层是指紧贴器胎的腐蚀层,常见的有黑漆古、绿漆古、水银沁、皮蛋青和枣皮红等。贴骨锈层是指结实地贴在器物表面的锈,这种锈即使用小锤敲打都不易脱落。主体锈层是指贴骨锈层外面的绿色或蓝色的结晶锈,其成分为碱式碳酸铜、硫酸铜、硫化亚铜、硫化铜等锈结晶。锈土结合层是指铜锈与硬结或钙化的土锈的混合物,常含有泥土或碳化后的草木屑等。在了解了铜锈结构及成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辨伪法、针扎辨伪法、烧灼辨伪法和结晶斑辨伪法四种方法进行铜锈的辨伪。
1.观察辨伪法。前文我们说过,铜锈由内向外一般可分为地子锈层、贴骨锈层、主体锈层和锈土结合层,有的古铜器没有锈土结合层,甚至没有主体锈层,但是地子锈层是不可或缺的。大多数仿古青铜器由于其经历的时间较短,通常只有一层浮锈,且颜色单一、结构松散、附着较差,如果去掉浮锈下面露出的是新鲜的铜体,而古铜器铜锈下面一般是地子锈层。另外,有纹饰的仿古青铜器的铜锈凸起的部分较光亮,而凹陷的部分较灰暗,这也是我们辨别青铜器铜锈真伪的一个特征。
2.针扎辨伪法。古铜锈一般经过长期的化学反应,结构较为紧密坚硬,难以刺入,而仿古青铜器的铜锈一般较为松散,用针可以轻易刺入,也较容易脱落。
3.烧灼辨伪法。古铜锈的主要成分是铜锈结晶,这些锈结晶在高温下会发出炸裂的声音。而那些用胶水或者树脂附着、移植的伪锈在烧灼时会进行燃烧,并产生异味。
4.结晶斑辨伪法。青铜器铜锈上的结晶斑是青铜器历经千年的见证,此斑大者如钱币,小者如黄豆,略高于器表,手摸有凸感。其成因是器物某一点或多点上由于膨胀,导致底锈外翻,使得绿锈上呈现出红、褐、黑相间的凸斑。迎光侧视,可见到细碎晶体光闪,而人工合成的假斑没有晶体光闪。区分铜锈的真伪,有无结晶斑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如果器表有结晶斑,一定要认真鉴别该斑是不是与器物一体,有的作伪者采取移植结晶斑的方式进行作伪,要仔细辨别。通常移植的结晶斑与器物结合不很紧密,较松散,易脱落。
青铜器辨伪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必须综合形制、铭文、纹饰、锈色等各方面的特点,综合考察。这就需要鉴定者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并不断地进行交流学习,总结规律。广大藏友在收藏时需谨慎从事,切忌盲目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