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冰箱—错金银铜方鉴与铜方罍

所属类别: 铜器.瓷器 | 作者:张延红 | 来源: 收藏2015第8期 |  2015-08-19 15:48:19 
0

人类从很早就已懂得在较低的温度下保存食品不容易腐败。公元前2000多年,西亚古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居民就已开始在坑内堆垒冰块以冷藏肉类。中国在商代(公元前17世纪初至前11世纪)已懂得用冰块制冷保存食品了。

 

在中世纪,许多国家还出现过把冰块放在特制的水柜或石柜内以保存食品的原始冰箱。直到1910年世界上第一台压缩式制冷的家用冰箱在美国问世。

 

错金嵌松石龙耳铜方鉴与铜方罍

 

在河南博物院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套特别的展品——战国时期的冰箱,绿色节能超级环保。它是一套用来冰酒的组合用具,由外壳和内胆组成。外壳的名字叫作“鉴”,内胆叫作“罍”,另外还附带一把40多厘米长的柄勺。这件器物的官方名称为错金嵌松石龙耳铜方鉴与铜方罍(附勺)(图1)。这套历史悠久的节能冰箱1974年冬天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村的一座战国墓葬中,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

冰箱的外壳——错金嵌松石龙耳铜方鉴(图2),单独看像个精致的方形大盆,口沿内折,方唇,短颈内敛,腹壁向器底斜收,器物的下部还带着方形圈足。整器通高21.6厘米,口边长30.8厘米;鉴口沿和颈部有错金嵌松绿石的复合菱形纹图案,鉴腹外壁以勾连纹隔成方栏,栏内有错金嵌松绿石方形几何图案。四周外壁上攀附有四个龙形兽作耳,四个龙形兽头部向前攀缘于器口做探水状,头部和四肢除铸出几何形和圆点纹饰外,龙身镶嵌绿松石。

冰箱的内胆——错金髹漆蟠虺纹铜方罍(图3),通高32厘米,口边长15.6厘米。整器像个大大的瓮,有盖,侈口,唇沿外翻,细颈,宽肩,鼓腹,平底,下附方形圈足。颈部外壁四面铸有圆形凹槽。原应有镶嵌物,今已不存。方罍腹外壁以方形格栏界出纹饰区,格栏间的宽条带皆为错金几何纹图案。格栏内饰以细密蟠虺纹。铜方罍盖铸造精巧,盖顶为勾连几何纹,顶部外缘铸无花果叶状装饰,并有错金图案,其表面有一层黑色光亮的物质,应是器物表面原髹漆彩所留。

冰箱的配件——铜提勺,一件,长43.7厘米,勺端为圆形,勺柄中段旋扭成麻花状,顶端有穿,可以衔环。

从工艺上来看,组成这套古代冰箱的两大件器物错金嵌松石龙耳铜方鉴和铜方罍通体都采用了青铜嵌错工艺。嵌错工艺的一般工序是在器物表面预留纹饰槽,抑或待铸出后錾刻出纹饰槽,分别嵌入金、银、红铜等较软的金属丝或玉、绿松石、漆等加以装饰,并加以错磨,使之表面平整,使得纹饰与器物间因不同材质而呈现出交相辉映的效果。嵌错工艺肇始于夏代,多是玉、石等材质嵌错于铜器之上,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图4)。商代出现在铜器上填漆的做法,在河南信阳罗山县莽张乡商代晚期的息国墓地出土的青铜鼎(M5与M6所出)上就发现用黑漆填饰。这种填漆方式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辉县琉璃阁墓地出土器物中还有使用。春秋中晚期以后,诸多的铜容器上多错金银或错红铜。至战国时期而尤为兴盛,适用的器物类别更趋于广泛,镶嵌和错金用料也更多样化。同时,还出现一些造型灵巧、花纹工整的器物。三门峡上村岭出土的铜鉴采用金丝盘填嵌于空隙内,金丝盘嵌整齐,器表磨错平整光亮,足以代表战国时代错金镶嵌工艺的新成就。铜罍器身光亮的黑漆,不仅增加了纹饰及色彩的对比度,更具观赏性,而且还具有防锈蚀的作用。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套错金嵌松石龙耳铜方鉴与铜方罍组成的古代冰箱,沉寂于黄土之中数千年,历经岁月的沧桑,器物的部分表层虽为锈蚀所掩,但透过大部分保存完好的纹饰,我们依稀能看到当年的精致与奢华。

 

QQ截图20150819154132.jpg

QQ截图20150819154212.jpg

QQ截图20150819154222.jpg

 

“鉴”与“罍”的起源

“鉴”通“监”字,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正在大盆之侧照容貌的形象;作为名词引申为盛水的盆形容器;作为动词则是照容、审查等意,引申为鉴别、鉴定、鉴赏、借鉴等意思。《庄子·徳充符》有“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那么,铜容器“鉴”肇始于何时呢?铜鉴的出现至迟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考古发现,这一时期墓葬出土有多件自铭为“鉴”的铜器。安徽省寿县蔡侯墓出土有吴王光鉴,自铭“荐鉴”,当是祭祀专用;上海博物馆藏吴王夫差鉴,自铭“御鉴”,或亦为宗庙专用之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所藏战国时期智君子鉴,自铭“弄鉴”,实为赏玩之物;楚陵君鉴则自铭“金鉴”。同此形制的鉴,在春秋中期辉县琉璃阁甲乙墓、李家楼郑公大墓等都有出土。

铜鉴的功能除最早用作盛水照容之外,亦可作为盥洗器具。《庄子·则阳》中载:“(卫)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滥”字水旁,明其功用,从“监”,通“鉴”字。而一旦用作水器的铜鉴与作为酒器的罍配套使用,则成为一种专门的器具——冰鉴,也就是古代的冰箱。《周礼·天官·凌人》中载:“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郑玄注曰“鉴如甀,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温气”,即指这种鉴而言。

相比于铜鉴而言,铜器罍的出现则远比铜鉴早,商代已有此类器物,并且有圆罍、方罍之别。其用途主要作为盛酒器使用,这正好合乎于商代酒风炽盛的习俗。而从广义来讲,如、缶、瓿之属,虽或有专名,其实当可归为一类。

铜鉴与铜罍配套使用,罍置于鉴内,其间空处置冰,炎炎夏日之中,起到冰镇酒醴的作用(图5)。试想在电冰箱还未发明的古代,把满盛酒水的铜罍,置于放满冰块的冰鉴之中,凉气通过铜罍的外壁渐渐沁入酒中,炎热难耐之际,用长柄的铜提勺取出冰镇的美酒,或饮或品,何等惬意。《楚辞·招魂》中有“挫糟冻饮,酎清凉兮”的句子,描绘的就是盛夏时节,楚国贵族喝冰镇醇酒的情景。

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铜鉴与铜罍配套使用的环保冰箱尚有两件组。一是1955年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蔡侯方鉴、蔡侯方尊缶(图6),鉴通高28.3厘米,口长38厘米;缶通高35.2厘米,口长13.2厘米。鉴与缶周身嵌错红铜纹饰,出土时铜缶置于铜鉴内,可知其为配套使用之器具。鉴外部颈上有一行六字铭文,缶口内亦有一行六字铭文,自铭为“缶”,可知是祭祀行礼时陈设的礼器。二是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1号墓出土的曾侯乙铜鉴、缶(图7),鉴高63.2厘米,长76厘米;缶通高51.8厘米。方鉴有盖,方形,盖面中空,恰好可容方缶颈部。缶盖隆起,四角附竖环形钮,盖沿内折,并有与器口扣接的子母榫,与器身扣合严密。与青铜冰鉴同出的还有一把长柄铜勺,勺的长度足以探到尊缶内底。这套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的青铜冰酒器,底部一侧设两个长方形榫眼,另一侧设一个长方形榫眼,榫眼可与方鉴内底三个弯钩扣合,其中一个弯钩的活动倒钩自动倒下后,可把方尊缶固定在方鉴里而不晃动,制作十分巧妙。

通过对三门峡上村岭、安徽蔡侯墓和湖北随县出土的三套古代冰酒器的观察研究可知,三套器物的基本形制都是铜方鉴与铜方罍组合使用,方罍置于方鉴之中,利用罍与鉴之间的空隙处放置冰进行降温。三门峡上村岭与安徽蔡侯墓所出者纹饰相对较为平面化,且都使用嵌错工艺,更多具备中原制器的风格。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的铜鉴纹饰立体感强,繁复精美,具有浓厚的楚国制器风格。且鉴与罍器物之间有卯榫状的扣合设置,中空的鉴盖的使用等,体现了楚人在铜器制作方面的巧妙构思,想必其冰酒、储酒的效果一定更加优异吧。

 

QQ截图20150819154233.jpg

QQ截图20150819154244.jpg

QQ截图20150819154253.jpg

 

炎炎夏日,冰从何来?

错金银铜方鉴与铜方罍是战国时期的冰酒器,想要冰酒那自然离不开冰,那么在炎炎夏日,当时又没有专门的制冰电器,所用的冰从何而来呢?

我们在古代的文献典籍中就能找到答案。《诗经·豳风·七月》中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周礼·天官·凌人》中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十二月,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凌人去凿冰,一直干到正月,并将斩获的寒冰存放到冰窖里去。《风俗通》中载“积冰曰凌”,“阴通窨,地窖也”。冰窖在不同时期叫法不同,先秦时期称为“凌阴”“凌室”,汉、魏、唐、宋时期称为“冰井”,明、清称之为“冰窖”。国家的冰务是统一规划和管理的,贵族用冰需通过“颁冰”的形式才能获得,即对冰的分配与赏赐。《夏小正·三月》有“三月,颁冰”的记载。我们根据宋魏了翁的《春秋左传要义》卷十中载“颁冰之法,云食肉之禄冰皆与”及《大戴礼记》中所载的“颁冰者,颁冰以授大夫也”可知,大夫以上皆可享受颁冰。典籍中也多有关诸侯、公卿大夫对于用冰的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了申叔豫夏天穿皮衣躺在冰室的冰床之上。《吴越春秋》则记载越王勾践出游时,休息食宿于冰厨。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建有冰井台,与铜雀台、金虎台并称三台。《邺中记》中载:“冰井台,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

QQ截图20150819154313.jpg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库克发苹果公开信不会给美国政府开后门
一大波SUV和新能源曝大众未来规划
路特斯发布Elise Cup 250官图
宝马84万辆车存伤亡隐患 在美召回
险企布局税优健康险 市场前景可观
多家银行推出线上转账免费套餐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