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窑瑰宝之晔
◎ 杨柳青
大明宣德皇帝文武双全,在位期间曾数次率兵出征,平时又舞文弄墨。他好文善诗,尤爱绘画与书法。明《图绘宝鉴续编》载:“宣庙御笔有山水、人物,有花果、 翎毛,有草虫,上有年月及赐臣名。” 明《无声诗史》亦记有宣德“帝天藻飞翔,雅尚词翰,尤精于绘事。凡山水、人物、花竹翎毛,无不臻妙”。据乾隆《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两书记载,传世的 朱瞻基书画作品有31件,其他著录共达54件之多。此外,青花瓷在他的影响下,把山水、花鸟、人文故事、诗文等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弘治皇帝孝宗是明代中叶最为励精图治的贤君。期间,虽18年不言窑事,御窑厂久停。却因百瓷枯息之萎,成就了唯皇所用的黄釉器达至前所未有的辉煌。稀缺缘故,弘治黄釉器一举成为不可多得之宝物。之后,亦是历朝黄釉的典范。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是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虽然在万历十五年为了躲避群臣的骚扰,万历帝宣布实行“静摄”,并从此 30年不上朝。但万历帝的“静摄”也许正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执政理念。期间,赈济荒灾、整顿吏治、平定叛乱、治理河道、发展经济、对外等一个也没有少, 并造出卓越的五彩瓷。
文武双全宣德帝
瞻基书画映青花
宣德皇帝朱瞻基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史称“太平天子”。宣德朝虽然仅持续了短短的10年,但是由于宣宗全力发展生产,提倡艺术创作,使社会经济、文化有了长 足进步,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宣德青花独受世人青睐,是因它一改元青花那种繁密雄健的格调,呈现出一种浓艳、凝重、古朴、典雅的艺术风采。宣德青花发 色蔚蓝、苍翠,浓者如寒铁,淡者似翳云,线条间往往有晕散现象,竟如在宣纸上画出的水墨画一般,妙造自然,别有风趣。
史书记载,宣德皇帝在书画方面的才艺可与宋徽宗媲美。明《列朝诗集小传》载:“帝游戏翰墨,点染写生,遂与宣和争胜。”宣德皇帝朱瞻基还以恢复北宋徽宗宣 和书院为目标,吸收入场多名家入宫隶属于仁智殿及武英殿供职,即后人所说的“宣德画院”。它一扫元人的影响,代之以南宋风骨。此种画风自然也促成了明初宫 廷艺术的发展风格,并为宣德青花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艺术蓝本。他本人所绘的《三阳开泰图》、《戏猿图》、《花下狸奴图》、《子图鸡图》、《瓜鼠图》、 《万年松图》都是精妙之作。其中不少作品被瓷工用苏麻离青烧制在瓷器上。
青花瓷最早产生于唐代,元代时期,景德镇烧制青花瓷的技术日趋成熟,到了明代宣德年间,青花瓷的烧造技术达到了高峰。宣德年间在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 器,以其卓越的色釉,堪称空前绝后。陶瓷界素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说法。明高濂《遵生八笺》一书评论明代瓷器时说:“余意,青花成窑不及宣窑,五彩宣庙不 如宪庙。”清朱琰的《陶说》在论及宣德青花时说:“此明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故论青花,宣窑为最。”宣德朝后,嘉靖朝大量仿 制宣德青花,此后历朝都在仿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其落款上有青花和暗款两种。
弘治皇帝朱佑樘
色釉贵族数娇黄
明孝宗即位初期多灾多难。黄河发大水,陕西闹地震。朝野混乱,外忧内患。而明孝宗励精图治,严惩污吏。同时,更定律制,复议盐法,革废一应弊政,政治清 明,朝野称颂。同时,他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繁荣经济。弘治二年五月,开封处黄河决口,明孝宗命户部左侍郎白昂领5万人修治。弘治五年,苏松河道淤塞, 泛滥成灾。明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贯主持治理,历时近三年方告完成。他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后世史 学家称其为弘治中兴。
孝宗在生活上注意节俭,不近声色。他一生只有张皇后一位妻子,不曾有其他妃嫔。孝宗生前爱穿用松江府所造大红细布裁制的衣,唯上朝祭祀着黄袍。此时,虽御 窑厂久停,但孝宗皇帝对祖制却不敢怠慢,娇黄釉祭器及实用器,就成为不可多得的瑰宝。当时,宫中严格执行黄瓷使用规定,祭祖祭天所用黄瓷成为不可缺少的物 品。在其他彩瓷及工艺不被提倡的阶段,娇黄成为一枝独秀。娇黄因用浇釉法施釉得名,宣德创烧,盛于弘治。
娇黄是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低温黄色釉瓷,早在唐三彩上就已出现。焙烧温度在850—900℃之间,其稳定性、透明度比其他低温釉要高,刻在胎上的图案花纹 能透过釉层清晰显现。据载,纯粹的黄釉器见于成化时期,弘治朝继承并发扬光大。期间代表作有:黄釉双兽耳罐(北京故宫)、浇黄釉盘(首都博物馆)、浇黄釉 描金綬带耳尊(南京博物院)等。弘治娇黄呈色稳定、釉面光亮,较成化的淡黄釉显得厚重,较后来的正德黄釉浅淡适中。总体评价为:发色纯正,色调均匀,釉面 平整,犹如鸡油,恬淡娇嫩,清澈明亮,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万历中兴朱翊钧
静摄成就五彩瓷
万历十五年,朱翊钧宣布实行“静摄”,并从此30年不上朝。期间,几大著名的瓷窑均开始衰落,唯景德镇的大明官窑灯火辉煌。明王世懋在《二酉委谭》中描 述:“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戏呼之曰四时雷电镇”。由于景德镇四面环山,位于昌江中下游,在景德镇附近有东河、南河与西河三条支流。经 浮梁北乡的祁门、港口、大洲、三龙等瓷料和燃料产地。昌江各支流流经的地方,多为陶瓷原料和燃料产地,在历史上对景德镇的瓷业发展至关重要,是景德镇制瓷 原料、燃料供给和陶瓷产品对外运输的重要通道。由于许多名窑逐渐衰落和北方战乱等原因,各地身怀技艺的制瓷工匠纷纷投奔景德镇。形成了“工匠来八方,器成 天下走”的局面。御窑厂所用的工匠技艺熟练而高超,并且“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经费充足、制作精细,造型精美的五彩瓷在天 时、地利、人和之世态下,攀上彩瓷之巅。
万历五彩以大红大绿,施彩繁缛为基本风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万历五彩特征明显,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鉴别。(1)瓷土淘炼不精,因而略显粗糙,胎体厚 重,有歪斜和不圆现象,大器多为砂底,修胎不规整,衔接痕明显,盘碗底心下凹。(2)釉面不如嘉、隆时期莹润,后期釉面稀薄而显青白色。(3)色彩大红大 绿,更以红色为重,对比强烈,多用青花作图案的一部分。很多器物采用开光图案和镂空工艺。(4)所绘图案线条细腻,繁密过之而气魄不足,青花勾线上所填的 彩,常漫出双勾线而命名纹饰显得精率模糊,所画人物上下比例失调。图案只以炽烈取胜。器物多大件,但瓷土粘接不牢,胎体厚重;完整器少见,整器也常见粘接 处的裂痕。中小型器物有盘、碗、盆、盒之类。
万历五彩瓷以图案纹样满密为特点,以龙凤花草为主,结合镂空、雕塑等工艺和道教色彩图案,创造出绝世精品。《博物要览》载;“漏空花纹,填以五彩,华若云 锦。”以镂空工艺和五彩相结合的装饰方法,是五彩瓷在明代出现的新品种。万历款五彩镂空云凤纹瓶是典型的镂空五彩装饰。该器运用镂雕与彩绘相结合的装饰手 法,纹样繁密,多而不乱,镂雕工艺与施彩搭配得巧妙无比,色彩热烈,红、黄、绿、青花等诸多色彩把整个器物烘托得艳丽华美。明代的五彩瓷博取中国陶瓷艺术 近千年的精华,从初创到发展以至成熟,从洪武、永乐到嘉靖、万历,无论是五彩瓷的颜料,还是彩绘工艺、烧成工艺都已达到历史上的高峰阶段,为中国陶瓷艺术 的发展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