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铸铁秤砣

所属类别: 鉴赏学堂 | 作者: | 来源:  |  2015-11-30 10:08:25 
0

 

铸铁大秤砣图铸铁大秤砣图

  安康市汉阴县博艺轩收藏一个铸铁大秤砣(见图),高20.5厘米,下底横12.5厘米,纵11厘米,重21斤。此秤砣上端为圆条鼻钮,之下大小三台阶;砣身上窄下宽,呈塔形;一正面两侧三道竖阴线纹之间,铸楷书阳文“康熙拾壹年”(1672),据此推算,这个秤砣距今已有343年;另一正面两侧三道竖阴线纹之间,铸楷书阳文“广盛园号造”。有资料显示,北京海淀区曾有一家“广盛园号”铸铁作坊。

  秤砣,古代称为“权”,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范蠡发明的。秤杆则叫“衡”,这二者组合起来,用杠杆原理,就是一种测量重量的工具。千百年来,手杆秤也可算作华夏“国粹”。它制作轻巧、经典,使用也极为便利,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活跃在大江南北,代代相传。

  我国老秤,十六两为一斤,在秤杆上有十六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一两,每一两都用一颗星来表示。据民间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才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把秤制统一改为10两一斤。

  早前,曾有位姓杨的收藏家珍藏了一杆大钩秤,该秤杆长2.21米,杆身最粗处直径5.5厘米,杆身总重23斤,秤砣重17.5斤。秤砣上铸着“秤量 伍百斤”的字样。从秤两端的秤花刻度看,该秤起秤点为100斤,最大称重量为500斤。

  杨先生收藏的这杆大秤,秤砣重17.5斤,“秤量”为“伍百斤”。而博艺轩收藏的“康熙拾壹年”秤砣重21斤,比杨氏收藏的大秤的秤砣重多出3.5斤,它的秤量大于500斤,可能是清早期安康地区的千斤大秤。可惜这杆千斤秤只留有秤砣,它的秤杆不知去向,有朝一日如找到失群的大秤杆,让人们大饱眼福,从一杆大秤显示安康的古文明。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库克发苹果公开信不会给美国政府开后门
一大波SUV和新能源曝大众未来规划
路特斯发布Elise Cup 250官图
宝马84万辆车存伤亡隐患 在美召回
险企布局税优健康险 市场前景可观
多家银行推出线上转账免费套餐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