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彦生:工笔画不能工艺化

所属类别: 古书画 | 作者: | 来源: 金羊网-新快报 |  2015-11-02 17:14:48 
0

 

周彦生 岭南春雪周彦生 岭南春雪周彦生 雨林传声周彦生 雨林传声

  “完全没有素描,我认为培养不出大师”;“我的长处是,能用就用,能偷就偷”。

  点评当前热点——

  周彦生:工笔画不能工艺化

  ■统筹:李世云 ■特约:胡红拴 赵春恒 彦豪 黄浩深

  ■采写: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梁婉莹

  从36年前踏入广州美院校门的那一刻开始,周彦生便暗自给自己一个任务和使命,一定要好好改造工笔花鸟画。他要改变工笔画在人们印象中“雕虫小技”的观念,并称要把工笔画画得像《溪山行旅图》一样气宇轩昂。三十多年来,他每天投入工笔画的创作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但当收藏周刊记者问及,近年工笔画的繁荣是否意味着“工笔复兴”的时刻到了,他则感叹“目前的繁荣只是表面的,底气不足”。

  借鉴外来艺术弥补传统不足

  我的使命是改造工笔花鸟画

  收藏周刊:您说要把花鸟画画得跟《溪山行旅图》一样大气?

  周彦生:以前谈到工笔画都认为是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但从中国的绘画历史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都是从工笔开始的。唐代有张萱、周舫,那时候是宫廷艺术,是经过皇帝点头肯定的。怎么不登大雅之堂呢?它一样可以像《溪山行旅图》一样气宇轩昂。

  在毕业的时候,我暗暗给自己一个任务和使命,一定要好好改造工笔花鸟画,要为工笔画“平反昭雪”。为了这个事情,我曾经专门拜访过王肇民老师,他只说了一句话“学传统,去写生”。

  我为了改造工笔画,当时天天到图书馆翻书、翻杂志。记得在1984年的一天,我翻到了一本日本的美术杂志,叫《三彩》,看了以后,非常惊讶,色彩、构图、造型都非常好。他们把中国传统的元素都掌握了,然后再借鉴西方的技法加以改造,所以,我一直认为日本对中国画的改造是比较成功的。

  收藏周刊:具体做了哪些探索?

  周彦生:线条是传统中国画的根,要保留,但是日本明快的色彩是可以借鉴的。因为色调可以表现情调,可以烘托意境。为了更好地改造中国画,我对一切外来的画种都有学习,例如水彩、油画、版画等,还有陶瓷的釉色、雨花石等,甚至对蝴蝶结构也做过研究。我借鉴外来艺术并非另起炉灶,而是弥补传统不足的地方,是完善中国画。

  看我的作品,构图都是很壮观的,然后颜色很单纯。如果纯粹按照传统来做,红是红、绿是绿,估计画面会支离破碎,所以,我时刻注意保持画面的整体感,也借鉴了设计专业的点、线、面的构成关系。

  赵佶和于非闇是我的启蒙老师

  任伯年可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收藏周刊:历史上是否有哪些大家对您影响比较大的?

  周彦生:在刚刚留校教书的时候,有一天偶然看了李可染的作品,突然让我感悟到了一点。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单纯。李可染早期的作品都属于素材积累的过程,到了晚年,一下子大黑大白,看他的《万山红遍》,一下子升华了。这就是生活如何变为艺术的最好体现。我认为我的长处是,善于吸收别人的长处,能用就用,能偷就偷。

  北宋赵佶和现代的于非闇可以说是我最早的启蒙老师。于非闇的作品厚重、典雅、线条功底深厚。还有就是任伯年,虽然很多人不喜欢他,因为他出身太低微了,他是个卖画的,但我自己出身就很寒酸,我觉得英雄莫问出处,出身好也不代表就能画好。我认为任伯年是工写兼能的。他的作品既有宋代双钩的基础,又不乏现代气息。他才活到56岁,却画了四万张画。他对我的影响很大。再如构图,任伯年的作品构图不是山野式的,而是林园式。他的作品就是色彩好、造型好、笔墨丰富,我认为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谈素描

  完全没有素描,培养不出大师

  收藏周刊:如何看待今年广美中国画学院的素描改革,据了解,他们今年减少了素描课?

  周彦生:其实我们认真看任伯年的画,可以看出他是学过素描的,并且还学过水彩。一个画家一定要有描绘的能力。作为一个画家,如果没一点造型基础,我认为他的发展是有限的。我在河南艺术专科学校就学过两年的素描,如果我没有这个基础,很难有处理空间的意识,估计连个形都处理不好。所以,我认为,把素描和中国画的技法融合在一起,更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素描对中国画是有用处的。

  当然,中国画的笔墨不是靠素描关系来解决的,但有了素描技法作为借鉴,画面语言会丰富一些。如果学习中国画,完全没有素描,我认为是绝对培养不出大师的。

  收藏周刊:坊间流传“北有何家英,南有周彦生”的说法,您怎么看?

  周彦生:我也是道听途说。但我们深想一层,也有一定道理。也不是说我们就画得最好。首先,我们两个都是从事工笔画这个艺术表达形式的。我用勾线填颜色,三分九染画花鸟。何老师是画人物的,表现对象不一样。共同点是在传统基础上,表现新内容,画面有现代感。其次,就是我们都在高校当老师。当老师不是胡来的。曾经有个画家用磨磨蹭蹭的手法改造工笔画,有些学生跟着学,我告诉他,工笔画就像写字一样,要一笔一划地写出来的,不是搞工艺,工笔画不能工艺化,对勾线、着色,都很规范。现在很多年轻人就是工艺化的,使得工笔画变得不地道。

  谈花鸟画

  繁荣只是表面,底气远远不足

  收藏周刊:该如何理解工笔与写意的关系?

  周彦生:工笔就是认真勾结构、费工夫的,写意用河南话来讲就是想当然,就是高度概括的、简洁的。写就是粗,工就是细。一个时间少,一个时间多。但是写意画也不容易画,因为画之前必须要对对象非常了解,反映的是画家的构图能力和驾驭能力,一笔下去不能改。我一直以来是这样告诫自己:工笔当写意画画,写意当工笔画画。而创作规律是一段时间画工笔,感觉僵硬的时候,就换画写意画,轮换交替,让自己时刻保持收放自如。

  收藏周刊:从每一届的全国美展来看,工笔创作似乎一片繁荣,是否意味着“工笔复兴”的时刻已经到了?

  周彦生:从明代开始工笔画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清代以来则更差。在当代,工笔根本没有一个范本可以借鉴学习,要喊口号说“工笔复兴”,光吆喝有何用?大家根本看不到一个可以学习的范本。

  即便参加全国美展的工笔画很多,但都是“朦胧派”,朦朦胧胧的。原因在于太浮躁了,不肯下功夫。很多作品结构没搞懂,线条没勾好,就用朦胧来遮丑了。花鸟画讲究的就是活,但是没有下功夫就画不出这种味道。如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下功夫,不是一两年的事,二十年估计差不多。现在的繁荣只是表面的,底气远远不足。

  收藏周刊:现在提“工艺复兴”还有现实意义吗?

  周彦生:那是有的,毕竟慢慢也肯定会有人想学好,想提高笔墨、构图、填色、意境等。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库克发苹果公开信不会给美国政府开后门
一大波SUV和新能源曝大众未来规划
路特斯发布Elise Cup 250官图
宝马84万辆车存伤亡隐患 在美召回
险企布局税优健康险 市场前景可观
多家银行推出线上转账免费套餐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