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法早晚会被市场认可
乔延坤
1974年2月生于河南鲁山县。中国书协会员、河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青年书协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
荣获中国书协举办的瘗鹤铭奖、妈祖杯、魏晋风度、三苏奖、王安石奖全国奖。“磴槽杯”全国书法大展特等奖、第五届“商鼎杯”全国书法大展银奖、第二届“四堂杯”中国书法精品大展三等奖、《书法报》首届书法海选金奖。
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四届兰亭奖、首届青年展、三届青年展、首届大字展、四届正书展、九届国展、傅山杯、王羲之奖展、三届隶书展、七届楹联展、二届平复帖杯、首届云峰奖、 廉江红橙奖、首届书法小品展、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展、孝行天下展等。
乔延坤的作品笔法雄浑厚重,丰富而不失古意。点画之间取法广泛,结体舒展开张,汉隶功底了得,也见其取法摩崖的率意,以及帛书的笔法,大局中的灵动。
-------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当代书法网》版主 丁林
问:乔老师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同样也是河南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很多作品曾获得中书协最高奖项,那么乔老师缘何走上书法道路的?
答:喜欢书法应该说是缘分使然。小学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美术兴趣班,老师说“书画同源”,要求我们都练字,父母就买了几本字帖,我就从唐楷开始学习书法,也没人专门教,就是自己琢磨着写,家长也很支持。将近三十年过去了,书法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而美术的爱好却基本停止了。
问:创作多年,可以谈谈你创作的主线和灵感来源吗?
答:我的创作主线是隶书,这也是我倾心喜欢的书体。通过多年书法实践,我觉得秦汉隶书与我的个性、气质较吻合,能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快乐。艺术需要灵感,但我觉得书法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有些艺术可能会出现“潘多拉魔盒”的状况,瞬间的灵感高于一切。但书法是只能是长期磨练,一笔一画积累的结果。只有技术层面解决以后,加上个人学识修养的不断提升,所谓灵感才能成为灵感,一切都遵循水到渠成的因果关系。
问:你觉得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才是好作品?
答:我认为分三个层次看。一幅好的书法作品,首先得有师承,能从中看出古代经典的元素;其次看作者的功力,即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技法修为,这些都是装不出也掩藏不住的;最后看作品有没有个性语言的呈现,即作者在创作中是否能将自己的感情、性格和艺术理解融入作品之中。
问:有的书法家作品非常好,但是市场反馈却不理想。你觉得一个书法家如何在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间做取舍?
答:我觉得真正好的艺术品早晚会被市场所认识或理解的,但市场的认同是一个过程,如果很多年过去了,市场依然不认可,可能是作者太过低调,更可能是作品还不足够好。作为一个书法家首先是艺术立场,而不是经济立场。做好自己的事,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境界,才是艺术人的根本,而市场价值应该是艺术品的衍生品。如果艺术家自己整天忙于赚钱跑市场,艺术的纯静和升华何来?因此,艺术市场呼唤专业经纪人群的出现,让艺术家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该做的事。
问:从理财的角度来看,书法作品不仅可以用来欣赏,也可以用来投资,你如何看待当今的书法收藏?
答:当今的收藏市场极不规范,书法家与江湖人士鱼龙混杂,让人真伪难辨,优劣不分。一些收藏人士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自身不具备辨别能力,只听信所谓的名头和职务,盲目收藏作品,其实收藏的几乎都是废纸,一文不值。而真正书法家,又大都不擅炒作与宣传,这让江湖人士钻了空子。收藏家必须提高眼界,这是投资成功的前提。
问:现在来看,书法对你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30年了,书法于我已经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我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其中,为其欢乐为其忧,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充实,因为通过书法我可以完善自己,丰富生命。在书法的创作中,它给我带来了朋友、知己、社会认可、名誉地位和随之而来的一些经济利益。但书法给予我的,远远多于我所为之所付出的,因此我感谢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