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历史影子里的瑰宝
芦荻
九三学社社员,九三学社河南省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书画)司法鉴定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中国书法院副院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编辑出版委员会秘书长。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师从欧阳中石、刘守安先生,获书法硕士学位。现供职于大象出版社。“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魏碑全集》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艺术与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近两年先后在北京、山西、上海等地举办了系列金石拓片题跋展览,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拓片,是将碑文石刻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像拓下来的纸片。因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自唐宋以来,一直受到文人墨客和收藏者的追捧。拓片收藏热的同时,拓片题跋也一直受到学术界、艺术界和收藏界重视,并不断升温。青年书法家芦荻就是当代拓片题跋创作中被认可的佼佼者。
继去年冬天在北京做了“吉金乐石——芦荻金石拓片题跋展”之后,今年6月,芦荻的“石墨镌华——芦荻金石拓片题跋展”又在山西大学拉开了帷幕。7月,他的“驽马驭墨——芦荻金石拓片题跋展”又要在上海图书馆开幕。今年,他的题跋展会陆续在山西、上海、北京、广东、山东等地进行。据了解,芦荻展览的作品题材包括画像石、碑刻、摩崖刻经、佛教造像、墓志这五大部分,时间跨度从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一直到宋金时期。这些拓片的原石都较为珍贵,平时都难得一见,而拓片都是他千辛万苦收藏的,很多都是出自名家之手。更为重要的是,在经过芦荻的题跋之后,又有了不同的况味。
芦荻老家是在黄帝故里新郑,周世宗柴荣的陵地就在他老家村子的附近,四周遍布的历代碑刻就是他儿时的玩耍之地,那带着历史气息的文字和图案常常让他为之赞叹。在这种氛围里长大,自然而然对金石文化充满兴趣。大学时候,芦荻学的美术专业,毕业后作为书法家名震江湖,石刻、拓片之类的金石遗物更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么多年,只要时间和经济条件允许,他都不断在河南,乃至全国各地搜寻各种石刻和拓片,也逐渐成为业内有名气的金石玩家、研究者。
三四年前,芦荻正式步入金石拓片题跋这个有些雅致,却也是非常小众的领域。尽管时间不是太长,但是因为之前的积累,他在这方面一下子就跳了出来。知名书法家、艺术评论家杨天才在他的《芦荻金石拓片题跋创作对当代书坛的借鉴意义》一文中,对芦荻的金石拓片题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芦荻的金石拓片题跋继承传统书画技巧及文化精神外,还注入时代精神和个人情趣,创作出了具有时代感的作品和建立他人无法替代的艺术语言。”也正是他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独特审美情趣和文化传承魅力,国内知名出版机构、有着120年历史的商务印书馆牵头,为其在不同城市组织了系列展览活动。
这些天,芦荻为了展览一直在不同城市之间穿梭,本刊记者有幸在其繁忙之余,对其进行了专访,近距离听他讲述了关于他寻觅历史影子里的瑰宝的故事。
理财:您当初怎么想着会从事拓片题跋的创作?
芦荻:做题跋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对我来说全是兴趣使然,我大概也算是通过这个方式与古人进行交流吧。金石拓片,主要涉及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乃至宋金时期的画像石、碑刻、摩崖刻经、佛教造像、墓志这五大类。你读懂了这些,会有许多收获。像画像石,内容涉及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像碑刻本身就是中国历史故事,有些人和事,史书上不见得有记载,但你会在这里面发现,补历史之缺;另一方面,它也是中国文字的演变历史,从甲骨文开始,大篆、小篆、隶书、魏碑、草书什么的都有体现。还有雕刻艺术,诸如纹饰啊。涉及方方面面。
题跋是个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过程,所以在过去也有许多人在做这个事情,是文人雅士的爱好。题跋了就是学习过了,了解过了,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乐趣的。一个人题跋,自得其乐;一群人题跋,大家坐一块分享对拓片的看法和理解,兴趣盎然,你题一段,我题一段,留下墨宝,那就是雅集;还可以连续不断不同朝代的人在题跋,这是流传有序。像古人学习书法,没有我们现在的字帖,他们就是把拓片整理成册,照着临写。上面题跋,儿子传给孙子,也是流传有序。现在有电脑了,没人练字了,搞题跋的人就少了。
理财:拓片题跋的创作都有什么讲究,分享一下您创作的情况?
芦荻:做题跋很累,有些东西你可能一两年才能搞懂,太耗费时间和精力了。对人的要求也非常高,需要有综合的学问。拓片本身就是一种文物,有很高的价值。你不了解,就去乱题跋,肯定就毁掉了。在你拿到拓片,你要研究它,做考据,了解它的历史,什么时代,什么背景,字体的风格风貌,背景是什么意思,搞明白之后你再去行文。行文你要写个文章,文章要用文言文写,去叙述它、介绍它,甚至还要作诗,再用美术的眼光去做构图,写到什么位置,写什么字体都得细细思量。我很赞成“题跋四功”说,即做好题跋要具备书法、文辞、史证、美术四个方面的功力基础。
就我展览的作品而言,在书法方面,我尽量体现古雅之气的书法,多以篆隶题额、题诗,以小行草题跋文介绍。文辞方面,跋文全以文言行文,加入针对具体石刻拓片的诗歌赞咏作品。史证方面,尽量查明原石和拓片的历史背景和来龙去脉。美术方面,尽量做好空间配置,使得作品有整体协调统一的美感。
理财:金石拓片题跋涉及范围颇广,您的主攻方向是什么?未来还有什么规划?
芦荻:这些内容都很好。我主要侧重有文字的碑刻,特别是唐代以前的内容,以秦汉为主。还有佛教造像,这些南北朝到唐之间最为兴盛。造像都是地面上的,雕刻很精美,人物造型都是巧夺天工,也很吉祥。我自己也是一个佛弟子,这很符合我的性情。
“石墨镌华——芦荻金石拓片题跋展”之后,我还会做别的系列的拓片题跋,比如铜镜系列、瓦当系列、全型拓片系列。当然,这个还需要积累。像全型拓片,最便宜的得一两万,好一点的都是十几万,你先得收藏。我也没有太多钱,都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点一滴去积攒的。
理财:说到拓片的收藏,您经验丰富,给大家说说您对目前的市场行情的看法以及如何去收藏。
芦荻:自古拓片就是“黑老虎”,过去一张好拓片能换北京一座四合院。从收藏角度来说,现在收藏拓片是好时候。一方面是现在收藏这个的人不太多,便宜的也就几百块,几千块就能得到不错的东西。另一方面,这些年社会变革带来的大拆迁、大建设等都导致大量的碑刻墓志之类的出土,这让我们有更多机会接触这些东西。当然,我们许多人都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许多人更多关注的是里面的金银器、青铜器、玉啊这些,而真正跟文字有关的东西重视不够。从长远来看,出土以后的东西,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了,同时该保护的也就保护起来,你接触也接触不到了,少了以后价值肯定就会越来越高了,物以稀为贵。
至于价值高低,那就看是不是馆藏的东西,馆藏的一般很少有交易的。个人手上有原石的,拓片的量就很大,多了就不值钱。还有一个时代性,唐以后的便宜,唐以前的贵,像汉代有据可查的也就200多种碑,数量少。唐的历史时期长,出土的唐墓志也多,所以相对便宜。唐也有贵的,皇家皇族的、大官的、名人的,一说都耳熟能详,价值就高。大书法家的,名碑的,还有稀见的都是好东西。初拓的,也贵。跟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历史演变等有很大关系。
我也没很多钱,所购买的拓片,都是依靠自己卖画卖字所得来补贴的,属于纯投入性质的。许多人藏拓片主要考虑增值问题,我主要是做考据,出发点不太一样。当然了,我以后也会考虑以藏养藏,把手里的东西流传出去,一方面让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另一方面希望有机会能获得更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