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资产进入存量时代 AMC机遇挑战并存
“存量时代”为AMC提供机遇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银行不良资产正在逐步暴露。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919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094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0%,较上季末上升0.11个百分点。
在东方资产党委书记吴跃看来,中国经济运行正保持在合理区间内,但是经济结构调整不会很快结束,无效率和低效率的产能退出市场需要时间,资产管理公司逆周期管理的业务会大规模出现。对于资产管理公司来讲,正是发挥专业优势、扩大业务规模、增加公司实力的好机遇。
他是在28日“2015年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国际论坛(IPAF)第三届峰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该会议由亚洲开发银行指导,中国华融承办,也是IPAF首次在中国举办。
在同一场合上,长城资产总裁张晓松指出,增资配资、盘活企业、解决不良资产等,这一系列的流程可以体现AMC对企业全过程、全周期服务功能的优势。
经过多年运作,目前四大AMC均持有多张金融牌照,构建起囊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股权基金等“全牌照”的金控集团。
这样的格局确实有利于AMC全流程地处置不良资产。例如针对ST超日(11.35, -0.08, -0.70%)债违约事件,长城资产凭借处置债权的牌照和平台优势,拿出一揽子解决方案,收购了70亿元的债权,并为超日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救活了企业。
长城资产副总裁胡建忠介绍,去年以来,长城资产提出“依托不良资产运作、聚焦多层次资本市场,着力做强并购重组业务”的投行业务发展路径,已成功运作二十余个并购重组项目。
而且,对于AMC而言,以不良资产债务重组切入企业的财务重组、资产重组、股权重组,是一条盈利模式清晰、盈利前景广阔的商业逻辑,拥有多牌照的AMC比其他任何金融机构更有条件和能力盘活存量资产。
因此,在胡建忠看来,中国金融体系这个“百宝箱”里需要资产管理公司这个工具,核心的金融机构,例如银行、租赁等通过增量支持经济,但是资产管理公司则是另辟蹊径,通过盘活存量来支持经济稳定金融,“存量资产太大了,市场空间很大。”
作为第一家省级资产管理平台的掌门人,浙商资产董事长徐德良也感慨,目前已经进入不良资产存量时代,区域性金融稳定面临较大压力,通过消化存量不良资产,可以化解风险。
经济新常态下挑战重重
虽然存量市场巨大,但是在经济增速下降,新旧产业更替的经济新常态下,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挑战亦不小。吴跃指出,目前宏观经济不利条件为资产处置增加了难度,经营的不确定性在提高。
信达资产总裁臧景范指出,新常态下企业的违约率较高,尤其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长较快,上市后的资产管理公司必须摒弃以前的盈利模式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
在他看来,AMC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三期叠加的影响和结构性调整,以及战略角度约束,所谓的不良资产多数是流动性问题,因此不能按照过去的模式等到商业银行将其转化成不良资产再做,必须要认真研究处置新方式,帮助生产型企业度过难关。
臧景范建议,不良资产的概念和范围应该扩大,银行资产不要进入不良才处置,"准不良资产"就应该允许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置。
作为监管者,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28日在上述会议上建议,资产管理公司要想走得更好,有四个要素必须要加以完善。
其一,必须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清晰的发展战略。其二,必须要找到清晰的市场定位,例如要建立清晰的主业、核心的竞争力,要适应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环境建立自己的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其三,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在业务不断集团化的同时,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不仅有利于保障自身利益,也有利于保障市场健康运营。最后,要不断创新,业务不仅要标准化,也需要差异化,以适应市场的不断发展。
值得指出的是,面对存量不良的大规模增长,资产管理公司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值得商榷。徐德良直言,四家全国性的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原则上的一省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这种“4+1”的模式存在消化能力欠缺的问题,“市场资金丰富,不良资产只是相对概念,无非是资产位置和定价错位,需要推动社会资金来共同参与,化解危机、盘活存量、促进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