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务收入下降44%趋势难改 金谷信托资产证券化转型收效待检
由于制度红利期的消失,公司传统的信托业务收入正在大幅下滑;而转型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看似是块大“蛋糕”,但目前仍未给公司带来可期的收入
如果说2014年,信托公司还在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转型在不断摸索。那么,2015年,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已经出现开始分化。
根据57家信托公司未经审计的年度数据显示,2015年的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增速两极分化加剧,高增长信托公司有所上升,但负增长的信托公司数量同样上升明显。
其中,金谷信托信托业务收入3.16亿元,较2014年下降43.84%,是降幅较大的信托公司之一。
为何公司信托收入仍然大幅度下滑?公司转型新业务进展如何?针对以上疑问,《投资者报》记者向金谷信托方面进行了确认,令人遗憾的是,截至记者发稿前,尚未收到金谷方面的相关回复。
信托业务收入仍然大滑坡
转型年,信托公司的增长动力与态势较以往发生了较大转变。
“在信托业转型背景压力下,部分信托公司收缩传统信托业务,积极开辟新业务,在这个过程中或出现短期业绩受影响的代价。” 格上理财研究员欧阳岚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去年年中,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金谷信托曾表示,近两年主动压缩传统业务和尝试拓展转型业务是业绩巨降的主因。
根据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显示,2012、2013、2014、2015年金谷信托的信托收入分别为:7.52亿、8.89亿、6.01亿和3.16亿。信托业务收入大幅下降,受此影响,金谷信托盈利大幅下滑。
年报显示, 2014年的金谷信托净利润仅有1.03亿元,较2013年的2.72亿下降了62.13%,与2012年5.13亿元相去甚远,且同样不如2011年的2.43亿元。过去三年的下滑幅度最高达到八成。很显然金谷信托享受制度红利高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
此外,信托业务收入在信托公司总收入的占比也不断下滑。中建投信托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信托业务收入在信托公司收入结构中的占比在2011年达到78.78%的历史最高位后,开始逐年下降,到2014年更是出现了连续大幅度下降,已逼近60%的关口。作为主营业务收入的信托业务收入严重滞后于营业收入的整体增长,这种情形为信托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的可持续性带来了重大隐忧。
转型效果还有待检验
根据公开数据,与年中净利下降超六成所不同的是,尽管业绩依然在倒数之列,但是2015年的金谷信托净利润较2014年增长了21.96%,为1.25亿元。金谷信托盈利就此是否开始转暖?
金谷信托方面对于业绩回暖的情况未有回应,业内人士认为,主动压缩传统业务和拓展转型应有些成效,只是距离高峰时还差距较大。
据悉,从转型开始,金谷信托即已将公司资源向转型业务倾斜,但是由于资产证券化业务、证券投资类信托业务的手续费、佣金费率较低,尚不能平衡传统业务收入降低带来的收入缺口。
除此之外,金谷信托方面人士也曾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的财富管理也已做好了初期布局工作。
2015年上半年,金谷信托净利润5744万元,根据数据推算,2015年下半年公司净利润大约为6764万元。
“从业务层面和利润控制的角度来说,风险成本的降低和新增收入的提高等都可能成为利润增加的因素。”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受限
政策红利过后,不论是排名靠前的,抑或排名靠后,信托公司纷纷寻找符合自身的转型之路。
而依据各自资源禀赋不同,有的紧跟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有的从商业模式、信托业务要素等方面,打破当前业务局限,也有放眼全球,追本溯源地进行转型。
相比之下,在主动压缩传统业务外,规模较小的金谷信托选择了在加大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基础上,同时在证券投资类信托业务及财富管理上布局。只是对应的手续费、佣金费率尚不能平衡传统业务收入降低带来的收入缺口。
欧阳岚认为,这三块皆是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型,但受客观因素影响,要做好这三块,信托公司仍需大量的投入。
“向资产管理业务、财富管理业务转型,成为信托业回归本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从目前发展来看,除了业内的几大巨头,多数公司的规模效应仍较小。而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托制度虽具备能够实现破产风险隔离的天然优越性,且有长期积累的资产管理经验,但由于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不明信托登记制度不完善等缺陷,对业务的实际应用会产生一定影响。”
欧阳岚表示,信托公司虽具有大类资产配置方面的行业优势,但在具体资产配置策略和把握资产市场运作规律方面经验尚不成熟,专业的资产配置能力仍需培植提升。
“开展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是信托业从被动通道向主动管理转型的必要路径。从制度上来看,已有多家信托公司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从发展战略上来看,已有13家信托公司明确将证券类资产管理业务作为战略发展目标或作为经营主要业务。但由于受2015年场外配资清理的影响和持续震荡的股市行情影响,目前证券投资类信托融资规模依然较小。”欧阳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