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了还得降?
美国经济三季度增速上修至2.1%,显示美国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就第四季国内生产总值(GDP)而言,增长预估将保持在接近2%的水平。只要下周五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不是非常糟糕,这就足以支持升息。美元指数自2014年6月以来上涨了18.1%,占经济总量12%的制造业一直处在美元升值及能源产业减支的压力之下,但是现在强势美元及能源企业大幅减支带来的最严重影响已经过去。
市场已经为美联储加息做好了准备。
德意志银行却认为,美联储加息将是一个错误的决策。美联储在10月会议纪要称,长期均衡实际利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德银则认为,长期均衡实际利率是一个负值。因此,若美联储加息,则很有可能在未来被迫降息,甚至进一步实施量化宽松。
不论是美国9月远低于预期的、惨淡的非农数据出炉之后,还是上周三“鹰派”信号强烈的10月FOMC会议纪要公布之后,美股均出现了上涨的趋势。所以,对于美联储是否加息的预期,美股的市场反应难以捉摸。但近期美国国债收益曲线突然变得平缓(30年国债与2年国债的收益率之差下降),表明了市场预计美联储作出错误政策,从而做出了反应。
德意志银行利率研究全球主管Dominic Konstam给出了更为可信的解释: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仍不清晰。而长期均衡实际利率不仅仅是处于“较低”水平,而事实上它是一个负值。美联储加息将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对于加息带来的影响,有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是美联储认可的“传统”观点,短期均衡实际利率(自然利率)在零点左右;第二种观点认为,均衡实际利率是负值。
德意志银行首先给出了美联储经济学家的看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短期均衡实际利率(自然利率)在零点左右。因为名义联邦基金利率非常低,以零为下界,货币政策宽松,这就是为什么劳动力市场能够快速改善。而通胀率还没上升,因为它是一个滞后的指标。但某种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还是存在的,所以通胀率最终将会达到2%的目标。按照这一观点,如果通胀上升,名义经济增速上涨,均衡名义利率将会上升。即使均衡实际利率没有变,美联储未来至少能够加息到市场所认为的最终利率,即略低于2.5%,不会对经济造成严重的伤害。如果均衡实际利率上升,那就更好了,市场将会向美联储预期的方向移动,最终利率将会在美联储3.5%的目标附近。
与美联储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同,德银认为,均衡实际利率低于0,是负值。
现在均衡名义利率比美联储认为的要低得多,而均衡实际利率是负值。现在的政策并不太宽松,实际上通胀高于其均衡水平(接近1%)。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负债比率暗示了较低的均衡短期利率。例如,若名义增长是3%,债务与GDP的比率是300%,均衡名义利率则约为1%,这时,全部的GDP增速则要用于覆盖利息成本。
当非常规的政策(如:量化宽松)导致债务增加,一旦美联储加息,利率受到冲击,将会造成经济崩溃,美联储则陷入困境。德银认为:
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加息,实际经济增速将放缓,原因在于:生产力在充分就业时仍保持疲弱;企业因要付更高的工资,利润/价格将受到限制。而且,名义增速也会放缓,甚至比实际增速还要慢,因为通胀率会降低到1%或以下的水平。
德银表示,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加息0.25%,幅度看似很小,但是如果均衡利率处于负值,那么加息将会损害经济。
即使加息幅度很小,也可能导致实际联邦基金利率处在短期均衡实际利率之上,进一步拉低需求。那么,经济将会陷入衰退,美联储就会很快被迫中止加息。此外,这样的政策错误(加息)或将导致结构性伤害,对均衡实际利率造成进一步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收益曲线将会变得平坦,直到美联储通过降息转变政策方向。
德银认为,美联储将要做出错误的决策,若加息,未来美联储不仅仅被迫降息,而且很可能进一步实施量化宽松。德银的这一观点与高盛此前的观点相似。
美联储有可能重新购买资产,试图再次刺激经济,促使国债收益率进一步降低。我们过去曾说过,货币宽松的非常规方式仍继续存在。美联储10月FOMC会议纪要证明了这一点。会议纪要称,一些决策者认为,美联储将“审慎地使用额外的政策工具”,原因在于长期均衡实际利率处于较低水平,若未来经济下滑,很可能单靠降息不足以刺激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