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难挑数职 泓德基金大股东卸任基金经理
今年6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报道过《自然人大股东亲自操盘 新公募变身阳光私募》,说的是泓德基金公司第一大股东、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德晓亲自出任旗下首只公募产品泓德优选成长的基金经理,开创了基金经理身份的先河。不过,就在上周,管理该基金近6个月后,王德晓却选择辞去基金经理一职。
王克玉接任基金经理
11月20日,泓德优选成长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决定,王德晓不再担任基金经理,但继续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基金经理一职由王克玉接任。
据了解,泓德基金内部人士表示,“王总决定出任基金经理时,公司刚起步,行政事务不多,可以专心做投资。但现在公司越来越大,行政事务越来越多,分散了注意力,因此他选择卸任,让别的基金经理接手。”
泓德优选成长成立于2015年5月11日,虽然是新基金公司的第一只产品,但在当时的牛市效应下首募规模仍达到22.8亿元。但更严峻的考验是其建仓期间经历沪指5000点巨震,对此王德晓显然感触良多,其在三季报中敞开心扉表示,“如果作为投资者参与了这其中的过程,心理感受比数字呈现出来的还要让人窒息。”其称,“泓德优选成长在5月成立时市场已经处于过热的状态,因此在建仓过程中一直保持非常谨慎的心态,一方面权益类资产保持较低的仓位,在风格资产选择中也更倾向于低估值、流动性较好的行业和个股。但是在市场的下跌中,任何仓位都无法避免带来净值的损失,组合内表现相对较好的主要是重配的银行。”
截至11月18日王德晓卸任时,泓德优选成长单位净值为1.03元,而受市场因素影响,其管理期间净值最低点为8月26日的0.785元。由此可见,虽然经受了暴跌时净值亏损的压力,但其后来很快扭亏。
王德晓在三季报中表示,7月第一轮下跌之后买入了具有明显估值优势的新兴成长行业个股。在8月底的风险释放后,开始大幅提高权益类资产的仓位。泓德优选成长三季度末仓位为78.94%,前三大持有行业为制造业、金融业和信息技术业。前十大重仓股为中国石化、兴业银行、长安汽车、均胜电子、安洁科技、恒华科技、中国太保、恩华药业、新宙邦和安控科技。
王德晓的继任者王克玉为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证券行业从业经验12年。历任元大京华证券上海代表处研究员、天相投资顾问分析师、国都证券分析师、长盛基金基金经理及权益投资部副总监。
自然人股东基金公司或“井喷”
泓德基金公司为市场上第96家基金公司,成立于今年3月3日,从5月首只基金成立至今,泓德基金旗下目前一共有5只基金,均为权益类产品,其中4只混合型基金,1只股票型基金。除泓德优选成长外,其余3只混合型基金,即泓德泓富A/C、泓德远见回报和泓德泓业混合,均由邬传雁一人管理。本月新成立的股票型基金泓德战略转型由郭堃管理。目前泓德基金旗下还有两只固定收益类基金正在审批中,发展速度确实不慢。
泓德基金公司也是市场上首家以自然人作为发起人之一的公募基金公司,其股权分布为王德晓占比26%,阳光保险集团25%,珠海市基业长青股权投资基金16.667%,南京民生租赁股份有限公司13.875%,江苏岛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13.875%,上海捷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4.583%。
自泓德基金开了先河之后,这类自然人参股或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越来越多,未来或呈“井喷”态势。其自然人股东不乏私募管理人“反攻”公募,也不乏前公募出走高管回归。而自然人持股比例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参股,有的是绝对控股,有的干脆由一己之力100%独资。
据证监会公布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审批进度表显示,截至目前在批的22家基金公司中,自然人参股或控股的基金公司数量达到9家之多。
9家基金公司中,嘉盛基金、鹏扬基金、瑞泉基金、中晟基金、蜂巢基金、鸿嘉基金形态与泓德一样,都是自然人和公司联合出资,其中,自然人为第一大股东的是瑞泉基金和中晟基金。瑞泉基金第一大股东王俊锋持股45%,其余5个股东为昆吾九鼎37%,上海嘉璟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嘉襄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睿淳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睿东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各持有4.5%。中晟基金第一大股东为刘光灿,持股51%,属于绝对控股;而旭阳控股有限公司持有49%。
还有3家在批的基金公司股东全是自然人。恒越基金由李曙军一人出资,持股100%。私募大佬凯石投资总经理陈继武,和另一发起人李琛两人合伙出资设立公募基金公司,也叫凯石基金公司。陈继武持股96%,李琛持股4%。而汇安基金出资人则达到9位之多,分别是何斌35.7%、秦军35.5%、赵毅4.9%、郭小峰4.9%、戴新华4.9%、郭兆强4.5%、刘强4.5%、尹喜杰3.3%和王福德1.8%。
可以预见的是,公募基金公司股东类型将会越来越多。不同的股东组合带来不同的思路和冲击,或许会让公司呈现多元化发展思路。而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壮大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
伴随市场对美联储12月预期的逐渐升温,美元指数持续走强,本周一更是突破100大关,创8个月新高。与此同时,的表现也异常坚挺。数据显示,指数上周累计上涨3.3%,道工业指数上涨3.3%,纳斯达克指数上涨3.6%,其中,标普500指数创下近一年来的最大周涨幅。与之相比,对加息较为敏感的则“一败涂地”,黄金、白银、铜、石油的价格纷纷走低。受此影响,跟踪美股和大宗商品的QDII基金呈现冰火两重天。
美股不惧加息温和上涨
虽然美国加息窗口临近,一度令股市投资者感到不安,但多位美联储官员对“渐进式”加息路径的暗示,帮助美股实现了温和上涨。在此背景下,以美股为主要配置方向的QDII基金也呈现水涨船高。
Choice金融数据显示,近一周多达111只QDII基金获得正收益,占全部124只QDII基金的九成,其中多数以美股为主要配置方向。诸如广发纳斯达克100指数、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华安纳斯达克100指数和大成纳斯达克100指数等美股指数基金的周涨幅分别达到4.46%、4.43%、4.11%和4.03%。此外,美国房地产主题基金也实现显著上涨,国泰美国房地产开发股票、嘉实全球房地产和广发美国房地产指数近一周分别上涨3.94%、3.76%和3.7%。
对于美股后市,部分基金经理指出,美国经济的稳健复苏及基本面的显著改善,将有利于美股的健康发展,一旦美国经济回归至正常性增长模式,新一轮的投资机会又将启动。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基金经理徐皓和吴向军在三季报中指出,美国的加息预期仍然是短期内左右美股走势和市场信心的关键因素,但随着时间推进其影响将逐渐消化,美股6年来的大幅上涨伴随企业利润改善及美国整体经济的持续恢复,其相对价值仍然十分合理。
一位基金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投资者此时通过购买美股QDII可能收获双重回报,即股市上涨及美元升值的收益。如果看好美国市场,可以选择配置美国股市比例较高的QDII产品,但在具体产品选择上,还要结合长期业绩表现、波动率、配置思路等方面进行考察。
大宗商品类QDII前景暗淡
在巴黎恐怖袭击激发投资者的地缘政治风险担忧后,上周油价有所回涨,但原油供过于求的基本面难以改善,加上美国加息预期升温,令油价涨势昙花一现。上周三,美国能源部公布此前一周原油库存量接近创纪录高位,美国原油价格再次跌破每桶40美元。受原油价格持续低迷拖累,华宝兴业油气美元和华宝油气近一周分别下跌0.89%和0.51%。
此外,黄金投资者对加息预期更为敏感。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12月黄金期价在上周五收于每盎司1076.3美元,跌幅为0.15%,全周跌幅0.43%,为连续第五周下滑。在此背景下,四只黄金QDII也颇受重伤。Choice金融数据显示,添富贵金、易基黄金、嘉实黄金和诺安全球黄金上周悉数收跌。若将时间拉长,这四只基金近一月跌幅更分别达到-8.53%、-7.88%、-7.69%和-7.81%。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刷出新低,有分析人士表示,美联储12月将加息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冬季大多数工业品原材料需求不断萎缩,尤其是户外开工下降和下游终端企业致力于去库存和低库存。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当前黄金和原油等投资品种波动巨大,在没有明确的触底反弹趋势出现之前,投资者对相应基金还应以观望为主,待趋势明朗后再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