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跌幅缩至3%重返3600 银行股护盘
9:32,沪指跌幅收窄至3.21%,报3605.36,银行股反弹居首。
9:25,沪指低开4.09%,报3573.14点。
9:21,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进行500亿元人民币七天期逆回购操作
9:16,IH1508跌2.21%,IF1508跌4.91%,IC1508跌5.54%。
消息面:
本周重要数据提示:
8月1日(周六),中国发布7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
7月30日(周四),美国发布二季度GDP系列数据出炉;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
一.证监会:证金公司未退出并将择机增持
近日一些媒体报道,猜测“国家队”已经撤出,不再救市了。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27日表示,这完全不符合事实。证监会将继续把稳定市场、稳定人心、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工作目标,全力做好相关工作。中国证券金融公司没有退出,并将择机增持,继续发挥好稳定市场的职能。
二.6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0.7%
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441.8亿元,同比下降0.7%,降幅比1-5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85.7亿元,同比下降0.3%,而5月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6%。这为8月1日即将公布的7月PMI蒙上阴影。
三.“疯猪肉”引通胀预期 市场就政策取向渐生分歧
经过三年的蛰伏,作为通胀的“带头大哥”——猪肉价格近几个月开始高调起来。短短三个月的时间,猪肉价格涨幅已超15%,生猪价格涨幅比之更甚。猪肉价格的飙升引发了市场对未来通胀的担忧。
由猪价引发的食品价格上涨,甚至可能影响下半年货币政策的取向。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介绍说,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猪肉价格快速上涨,而且6月CPI同比增速高于预期,在路演过程中明显感受到投资者对下半年通货膨胀形势的担忧。如果CPI月度环比增速持续上升,货币政策势必需要收紧加以应对。在年内经济企稳预期与通胀预期双双回升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可能有所调整,除仍将以降准来补充基础货币投放外,边际上政策宽松程度将低于上半年。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亦称,综合考虑下半年猪价大涨、经济回升预期、美联储加息、人民币年底将有望纳入SDR等因素,预计货币政策将延续6月以来的观望期,边际上没有之前宽松。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表示,年内生猪供给将持续紧张,下半年猪价可能呈上涨态势。猪价上涨将给CPI带来一定压力,年内突破2%是大概率事件,但从近期的高频数据和PMI预览值等先行指标来看,经济总需求依然不强,CPI年内触碰“上限”的可能性较小。从政策面来看,这意味着货币政策虽然暂时静默,但谈论紧缩似乎也为时尚早。
四.全球性情绪风险上升 美股5连阴 国际投资者关注3大消息面
昨夜新加坡A50期指1509跌9.13%,A50当月连续跌8.63%。道指跌0.70%;标普500跌0.55%;纳指跌0.94%。道指、标普5连阴。大宗方面:美精铜9月合约跌1.88%;美黄金8月合约跌0.46%,收于1093.5美元。美原油期货9月合约跌2.06%,收于46.98美元。美国6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增3.4%,好于预期。但A股暴跌以及欧股、大宗商品全线下挫,美股对小数据利好未予理会,道指、标普5连阴。目前全球性情绪风险未退,同时市场聚焦美国二季度GDP、美联储利率决议和中国7月PMI。
五.国家能源局:大工业用电需求预期持续好转
27日,国家能源局召开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指出,上半年传统用能行业需求大幅回落,能源生产、投资、进口增速下滑,能源供需总体宽松;同时,全国能源消费领域新热点和亮点不断涌现。初步预计,上半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约0.7%,下半年能源需求将有所回升。
六.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初稿拟定
记者昨日从工信部获悉,《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已经完成初稿,正处于修改完善阶段,有望在年底前发布。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机器人保有量与市场需求间存在较大缺口,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保守估计市场空间将超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