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绑架的朋友圈

所属类别: 职场 | 作者:《理财》记者 白利倩 | 来源: 《理财》杂志2015年第4期 |  2015-08-10 11:04:45 
0

你的朋友圈都在晒什么

杜俊林/编辑

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朋友圈里面都在晒,晒富、晒吃、晒玩、晒脸、晒厨艺、晒高端、晒感情,甚至连市井都晒。当然,人类有炫耀的本性,尤其是我们中国地大物博、资源多人多新鲜事多,这就难怪许多人想晒出来与朋友圈里的好友一起分享。分享美食、美景、美图、美脸。

所以,偶尔出来晒一次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经常性地揪住一类东西不放,就显得过了。这就像一个人的膳食营养,好东西偶尔吃一次就够了,如果连着吃、经常吃,不仅会腻,再见到这类东西还会恶心、反感,甚至还会营养不良,影响健康。例如,郭美美如果不晒富、不晒身材不晒脸,也许现在不会遭全民鄙视吧。

吴伯凡曾经在《冬吴相对论》里面说过一句话:“如果有个女青年,没有在朋友圈里晒过吃的,我会对她刮目相看。然而并没有。”虽然这句话并不严谨,但却有一定道理。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批判:“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皆晒就显得招人讨厌。事实上,这并不是说现在的人不爱美了,也不是看你的人对你开始羡慕嫉妒恨了,而是已经对这些晒生活的信息阅读疲劳了。因为纵观整个朋友圈,大家都在晒脸、晒钱、晒餐厅、晒食物、晒美好生活。

我们是朋友,你却在代购

陈 杰/媒体人

与几好友许久不见,遂在微信里建立临时聊天群,邀请他们进来一起聊聊天,没想到刚打了声招呼,6个人便退出了4个,顿时觉得纳闷又失落。随后,其中一个好友和我私聊:“你也开始做微商了吗?”忽然明白,为什么大家都纷纷退出我的聊天群了。正如“十年之前我们是朋友,十年之后你却做了代购。”许久不见的寒暄,图的是几分利润几分钱。

确实,目前朋友圈被越来越多的广告包围。有卖面膜的,有卖水果食品的,有卖衣服鞋的,暂且不说我们是否需要购买他们的东西,或者是否对他们所卖的东西感兴趣,但是他们无时无刻地刷屏信息着实让人讨厌。

朋友圈本身是为朋友之间交流情感而存在的,但广告极大地破坏了这种氛围。就在你本以为你和某位亲朋好友是在友谊和情感的层次上聊天时,最后发现对方只是想卖东西给你,这让人情何以堪。从亲朋好友手中购买物品或将物品卖给亲朋好友,本身就是一件略感别扭的事情。所以纵然是极其亲密的朋友,如果确实没有需求,也最多象征性地购买一到两款。而如果较为疏远,很有可能还会逐渐产生反感情绪,于是购买其产品更是天方夜谭。

除此之外,微信作为一种自媒体,其公信力相对缺乏,所以微信广告的可信度自然随之大打折扣。在漫天飞舞的虚假广告中寻找物美价廉的真品,真的是一件不讨喜的事情。一旦购买到残次商品甚至上当受骗,很难找到快捷有效的解决方式。甚至如果此类残次商品是从代购的朋友手中购买,那么碍于情面更是只有自吞苦水了。

当然,现在更多高端广告逐渐进入微信朋友圈。这一新型的广告形式优势凸显。所以,我相信在对微信广告规范之下,会有越来越多的 人试着接受微信广告,接受代购,并尝试为之买单。

今天你点赞了吗

崔永辉/律师

不少人的QQ、微信上有众多好友,但是总有那么几个是长年累月的显示不在线状态,更别说时不时地聊天互动了。但自从点赞这项功能上线后,发现大量潜水者又复活了。

你发感动温情的状态,他会点赞;你晒照片、晒幸福,他会点赞;你晒成功,他会点赞。任何时候都能看到他们点赞的痕迹,好的会点赞,甚至连坏的也“照赞不误”。

不得不说,点赞已成为现阶段朋友圈中的大众现象,更是对许多人心理活动的一次揣摩。

点赞刷存在感。如果没有点赞这项功能,是不是微信里的朋友会和QQ、人人、手机通讯录里的朋友一样,不少都是睡着的潜水君;点赞表“我一直在关注你”的心意。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每天和每一个好友聊天,有时候对一些好友甚至“冷淡”,此时点赞就可以很好地帮助自己唤醒那段旧情,一个赞说明就算不联系我也一直关注和关心着你,重建友谊的桥梁。点赞向好友抛橄榄枝。在好友中,不乏一些不善言辞和性格内向者,他们不会直接评论直抒胸臆,而是默默地点赞,向好友证明彼此关系紧密。

点赞对好友进行鼓励与支持当然是好事一桩,但是如果是狂点赞,就多多少少让人讨厌。不论谁的朋友圈中,总有这样一类人,他们经常不评论不说话,但绝对是狂点赞一族。好事点赞,坏事点赞,甚至对同一群人都点赞,俨然已变成很多人刷存在感的方式。难怪许多人感叹“有质量的交流减少了”,“抬手点赞”让交流变得过于敷衍。这种点赞既是交往中的偷懒,也是社交信息的简略化。这种交流已经改变了其原先的味道。

语言的魅力还是其他很多事物无法比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语言上。点赞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点赞的同时千万别忘了送去那句久违的问候和关心。

我为什么屏蔽你的朋友圈

牛一心/研究生

《30岁之前必须要知道的十件事》《遇到这样的人你就嫁了吧》《成功人士必备十大条件》……微信朋友圈中,类似职场定律、情感领悟,或是柏拉图语录等各种心灵鸡汤已经屡见不鲜,相信那些整天被这些信息刷屏的微信用户,基本会和笔者一样,即便冒着“粉转路”的危险,也要采取自卫手段:屏蔽他的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与现实交际圈十分贴近,基本上朋友圈中的人都是微信用户熟悉的,但是若单从朋友圈中的信息来看,这些我们原本熟悉的人,俨然变成了哲学家、养生专家、感情专家,似乎一个个都历经沧海桑田,掌握诸多真理。如果微信圈里有年纪大点的朋友,就更容易受到心灵鸡汤的轰炸了,这些人的心灵鸡汤简直无孔不入,爱情、亲情、友情无一幸免。

深受其苦的朋友虽然有心吐槽,但是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去干涉阻止,能悄悄地屏蔽,微信团队开发的这一功能也算是“善解人意”了。

当然也有不愿意一个个甄别屏蔽好友的用户,一是怕麻烦,二是怕错过了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所以就放任这些心灵鸡汤在朋友圈大行其道。只是久而久之,这些用户刷朋友圈的热情已经大不如前。不得不说,社交网络在建构关系的同时,也在挤压人们的社交生存空间,当挤压到一定程度,人们便产生逃离的冲动。

但是我们使用微信的目的应该不是远离朋友,这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不要忘了,朋友圈本来就是用来维系好友关系的一个平台。所以,比起那些心灵鸡汤类的大道理,我更愿意分享你生活中遇到的小惊喜,或是无伤大雅的小糗事。总之,我们都一样,希望活得更真实。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库克发苹果公开信不会给美国政府开后门
一大波SUV和新能源曝大众未来规划
路特斯发布Elise Cup 250官图
宝马84万辆车存伤亡隐患 在美召回
险企布局税优健康险 市场前景可观
多家银行推出线上转账免费套餐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