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族
邵族
1999年邵族正式提出名列台湾原住民族第十族的要求,2000年邵族的法定地位正式宣告成立。居住在日月潭畔的邵族是高山族中人数最少的一个支脉,只有近700人,传统以捕鱼、打猎为生,现在旅游业成为主要收入。 邵族自称“以达邵”,跟布农族自称“Bunun”,是“人”的意思一样。邵族的起源,众说纷纭,布农族人认为“邵”是布农族六大社群之一,这六大社群原本盘踞在中央山脉高峰,以南投县的群岭为主,包括郡社、卓社、卡社、丹社、銮社和兰社,现已消失的兰社群据说便是今天是邵族。布农族因和他族猎场的竞逐,而分别迁徙到不同的地方,郡社群顺着山脊往南到高雄和屏东,卓社就在玉山周缘移动,包括嘉义、台南的山区。銮社和丹社群则翻越中央山脉到达可以俯海岸山脉日出和花东纵谷平原的山腰上,布农族的迁徙原因,一是猎场的竞逐,二是找寻新垦地,三是瘟疫,传说第三种是兰社群消失的重要原因。 “以达邵”自己的口述历史,没有布农族兰社渊源的故事。记录中述说的是,邵族祖先在高峰地带,追逐一群白色的水鹿,来到日月潭边,见潭水清澈,鱼群丰肥,而定居下来,他们逐渐适应水上的捕鱼生活。 现在大部分的邵族人住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少部分原来属头社系统的邵族人则住在水里乡顶村的大平林。邵族在康熙以前居住于Pu-thi,康熙年间他们己经搬到光华岛上。道光以前,他们便开始放弃了光华岛,而分散日月潭周围地区,在鱼池、猫阑、水社、石印、茅埔、头社等地,形成聚落。 邵族人的生产方法以农耕及捕鱼为主。其农耕早期以山田烧垦为主,清嘉道年间,大批汉人入垦水沙连,邵族人才渐渐从汉人习得水稻的种方法。作物以稻、粟、甘薯和花生为主。玉蜀黍、烟和姜也是每户必种的。捕鱼作业就和其它土著部族的狩猎一样重要,每日所捞的鱼虾是必要的食物及经济收入。饲养家畜是重要的家庭副业。 邵族人口虽少,却有袁姓、石姓、毛姓、陈姓、高姓、笔或白姓、朱或丹姓等七大姓氏。独木舟成为今天邵族追怀祖先的生活标志,而他们的祭典则和当地的汉族已经溶合了。在丰年祭及过年祭时,狩猎是一项重要的仪式。 祖灵信仰 邵族宗教信仰的核心是祖灵信仰,亦即最高祖灵pacalar和氏族祖灵,祖灵能庇佑族众,让族人平安健康,并且赐福给族人,使其代代繁衍并生生不息;当族众从事农作时,祖灵能使农作丰收,当族人从事狩猎或渔捞时,祖灵能够让族人得以丰猎,所以族人遇有困难时,便向祖灵祈求。遇有祭仪时,即恭请祖灵驾临祭场,接受族众的奉献与祈福。 最高祖灵pacalar居住在光华岛的大茄 树上,是最具权威的神,其能驱除恶灵,是女祭司求巫的祖师。而氏族祖灵则为各氏族的始祖。 公妈篮 邵族的每户人家,都有一只祖灵篮ulalaluwan,一般通称为公妈篮,内盛祖先遗留下来的衣饰,以代表祖灵之存在(夫妻担任过丰年祭炉主后,妻子之服饰亦被供奉在公妈篮内)。分家之时,公妈篮中之服饰成为分割的最重要对象。拜公妈篮是邵族主要的宗教及巫术的呈现对象及方式。凡是族中之重要祭仪,诸如播种祭、狩猎祭、拜鳗祭、丰年祭等,都以公妈篮为供奉的对象,族人备酒、饭、糕等为献品,用以祈告祖灵。这种敬祀祖灵的“公妈篮”崇拜方式,不见于台湾其它原住民族群,这也是邵族得以成为台湾原住民族群中独立一族的最主要特征。 邵族的祖灵信仰与公妈篮崇祀,使邵族保有以下之特征: 1、祖灵信仰与公妈篮的崇祀,保存了族人、族群认同与族群自我意识的最重要因子。 2、祖灵信仰与公妈篮的崇祀,使邵族的岁时祭仪得以传继。 3、因为保有了祖灵信仰与公妈篮的崇祀,“先生妈”得以传承。 4、公妈篮的崇祀,不得以公妈牌来取代。 5、公妈篮的崇祀,不见于其它台湾原住民族群或是汉人社会。 6、邵族的祖灵信仰是平和的,不具排他性,更能接受并且融入外来的宗教。 7、因为是父系社会、又是以外婚为婚姻准则,故在完成丰年祭当过炉主后,生灵即被供奉在公妈篮里。 女祭司(先生妈) “先生妈”是邵族主要文化传承者之一,其职能是服侍最高祖灵pacalar和氏族祖灵,并为族人告解、除秽,获取平安,可以说,先生妈是邵族宗教生活的支柱,也是精神生活的告慰者。邵族为了适应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发展了独特的祖灵观,藉由最高祖灵 pacalar的主宰,以及氏族祖灵的崇拜而使族人得以丰衣足食,而享有平安健康的生活,为了达此生活以及精神上的标干,邵族发展了“先生妈”的角色与职能,并藉此来崇敬祖灵,获得富裕的生活内涵。 对“公妈篮”祖灵信仰的坚持,以及“先生妈”的养成与承传,使邵族在历史遽变的洪流里,能够把丰美的文化承继下来,即使在今天的日月村,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仍在持续中,而未来邵族的传统特色是否能再发扬光大,“先生妈”的传承与职能,应是一个指针。 岁时祭仪 早期邵族的重要祭仪有农耕祭仪和渔猎祭。农耕祭仪包括有播种祭、播种后祭、移植祭、除草祭、收割祭、丰年祭、收藏尝新祭等,渔捞祭则有狩猎祭和拜鳗祭。氏族祖灵祭时,邵族的族人前往先人旧部落遗址去祭拜祖灵,藉以感念祖先荜路褴褛,开启山林,建立家园的伟业。其它的重要祭仪,皆属部落内的公共事务,在祭场里举行,并由先生妈主持祭祀的工作。播种祭、除草祭、丰年祭,皆属于农业生产不可少的祭仪,而拜鳗祭与渔捞生产有关,狩猎祭则与早期的狩猎生产孕育而来。 湖上杵声 “舂石音”是邵族最具特色的文化风采,更是丰年祭仪中最重要的一部份,当族人在头人家舂起石音时,正是邵族丰年祭的前奏。 舂石音的由来系邵族人以前住在Tarinkwan旧社时,水稻种植于光华岛的外围,族人将稻谷从光华岛运回Tarinkwan,将稻谷曝晒,然后去壳,邵族人去稻壳的方法是由妇女用木桩在石块上槌打稻穗,因各家各户同时槌打去壳,造成部落叮叮咚咚的声响,后来族人觉得合乎音感,且相当悦耳,就发展而成了“舂石音”。 舂石音的杵是由长短粗细轻重各式所组合而成,长度约160至240公分,舂石音时每人每执一杵,绕着杵石成一圈,各人按照负责的节拍舂击杵石,随即发出音阶不同的声响,由于杵的材质有所不同,又有粗细长短,坚疏轻重之分,因此敲击在杵石时所发生的声响也会有不同的音阶,而组合成多种不同节奏的杵音。旁边则有数名族人,各人手持着长短不一的竹筒击地附合,让应合的声响更为美妙,叮叮咚咚的杵音,再加上共鸣应合的竹筒声,就形成了邵族人家迎接新年到来的喜悦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