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价值

所属类别: 人文 | 作者:《理财》记者 赵新江 | 来源: 《理财》杂志2014年第4期 |  2015-07-27 15:24:29 
0

No.1邓尤福

乡愁里没有贫富贵贱

        乡愁是什么?或许在每个人的心里有着不同的解读,有人把乡愁比作红宝石,经过岁月的沉淀越发的厚实与凝重。有人把乡愁比作糖葫芦,酸甜在口,思念在心。也有人说乡愁是有钱人的事,无钱人的乡愁无处安身。笔者认为,乡愁是人们的根,是感恩故土的依恋。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贫富贵贱,只要魂牵梦绕于故土,心中驻留乡情乡音,就有乡愁的情结所在。
        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萦绕乡愁”不难感受到乡愁的美好。当然,作为我们凡夫俗子而言,远不及余光中老先生小小的邮票和浅浅的海峡,而我们眼中的乡愁可能是古城的庄重静谧,是老街的车马喧嚣,是乡村的炊烟袅绕,这样的乡愁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无数的离别和团圆的洗礼后,才逐渐清晰。由此看出,乡愁是对故土的眷恋,是能体验但又难以捕捉的情绪。金钱并非是乡愁的要件和元素,不管豁达也好,忧伤也罢,谁又会因心情的原因去泯灭那值得珍惜的乡愁呢?“有钱无钱,回家过年”,这就是最好的说明。因此,留住乡愁自然成为热议的话题。
        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乡愁更多地融入了社会、文化因素,其内涵本应更加丰富。但恰恰相反,乡愁却一点点在人们的记忆中被抹去。人们对 “故乡的沦陷”,对“回不去的故乡”的慨叹和忧思,为何经济发展了,兜里有钱了,反而留不住那牵挂的乡愁?期待留住村里的皂角树、杏树、桃树,放牛的草地、林坡,钓鱼的小河、池塘,门前的青石路、机耕道,还有那祭奠的祖坟。让“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不再只是朗朗上口的诗句,让乡愁永远成为人们心中一缕美好的情愫。
 

No.2蔡敏敏

被物质绑架的乡愁很无奈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乡愁文化。每年春节前,亿万游子归心似箭,不管车有多挤、路有多长,都想回到老家看一眼故乡的山水,和亲朋故友共同追忆虽然贫穷但却充满欢欣童趣的少年时光。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们中间很多人想家却又害怕回家,对回家过年百般纠结,顾虑重重,因为那浓浓的一抹乡愁背后与金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乡愁就是“有家不能回”的痛楚。在高物价的现实面前,回家的成本让很多上班族倍感压力,并因此催生了“恐归族”。随着物价的日益上涨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这样的恐惧似乎有放大的趋势。
        事实上,现实的乡愁有时比心灵的乡愁更甚。长期以来,多数人保持固有的观念,认为回家就必须衣锦还乡。对于成功与否的判断,也是以房子、票子、车子等物化的标准来衡量。物质的绑架,面子的考量,让很多人没有了回家的勇气。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手段被物质化和商品化了。金钱评判一切已经深入灵魂,并因之异化了人们心灵中最柔弱的情感部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远近亲疏,都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
        家乡已经回不去了,在城市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乡愁更无处安放,有多少被称为“市民”的人,其灵魂常常处在漂泊之中,那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孤独和寂寞。
        看得见的乡愁,回不去的家乡。乡愁在哪里安放?也许它只能存在于你我的记忆之中,希望那美好的回忆能化为你我年老时嘴角的一抹微笑,抑或是一滴热泪。

No.3张永恒

别让乡愁只剩远方的感慨

        乡愁就是在儿童时期留下的对家乡美好而深刻的记忆,是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乡,就是故乡、家乡;愁,就是忧虑、思念。乡愁是融入人体血液的酵素,人越老,乡愁越浓,效力越大,甚至要落叶归根,告老返乡。年纪大了的人,通常是今天的事记不住,过去的事忘不了,这是乡愁的长效性和顽固性。
        乡愁作为一种文化印迹,它所表达的可能是忧国忧民的情怀,也可能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是人们抒发心绪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等,都生动地表达了人们的思乡感受。从现代性的逻辑来看,乡愁是今人对传统的眷顾,是每个人都能体验但又难以捕捉的情绪。
        这个春节,不少人在手机“朋友圈”上晒全家福,也有网友通过历年的全家福,展示“家”与“国”的变迁,勾勒记忆的年轮。当然,还有很多离乡打拼的人,未能与家人欢聚。有人感叹,以前,相机是奢侈品,拍一次全家福不容易;现在,相聚是奢侈品,连春节都未必能定格出幸福的大团圆。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再远大的前程,都从家起步;再忘我的奋斗,家都是归宿。守住浓厚的亲情,善待难得的相聚,分离才会更有价值,发展才会更有意义。如果说以往的城市化进程,多少忽略了“家”的存在,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用制度设计创造更多的空间,为城市上空亮一盏为家人守护的灯,多一些热气腾腾的家庭温情,让城镇化记得住乡愁,更容得下厮守。
        乡愁不可以淡的,只要有机会,只要有可能,就不妨回故乡看一看。在老爸老妈眼里,不看你混得好不好,只要平安就好。不要你陪上十天半个月,吃一顿团圆饭哪怕看一眼就好。在亲人眼里,有钱多花,没钱少花,适当就好。在乡人眼里,乡下各方面条件不如城里,不指望城里媳妇在这里长期生活下去,在春节期间克服一下就好。
        别让乡愁只剩“远方的感慨”!

No.4刘智英

让乡愁品味幸福的价值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杂诗》,曾经唤起多少游子心中的乡愁。
乡愁是什么?是孩童时牵牛吃草的一脉青山,是夏日中供我们嬉闹的一方绿水,是夕阳里炊烟袅袅的一片屋瓦,是世代传承的共同记忆。很可惜,如今论乡愁,许多人却欲说还休。
        每次回家乡,都有越来越强烈的陌生感。青山在减少,绿水在变浑,土不土、洋不洋、大同小异的水泥楼,让人不小心就迷失了家的方向。对于没有风格、割裂历史与自然的城市,即便是当地居民,倘若远游数年再归来,恐怕也分不清究竟身处故土还是异乡。
        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便人在都市,远在他乡,心中也少不了那一缕淡淡的乡愁。曾有一位外国专家对某地的旧城改造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都会有;而你们现在有的,我们永远也不会有。”
        可当前许多地方的高楼林立,往往是以割断文脉和弃置乡愁作为代价的。
       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留住乡愁,在我们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同样需要留住乡愁。当下很多人会感慨:小时候农业低效但是农产品很绿色,小时候工业落后但是货真价实,小时候生活不富裕但从不缺少真情……如果满天星晨的中小城镇既能保持山清水秀,又能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无忧、社保无忧,我相信将来的大城市一定不会再十面霾伏、人满为患!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乡愁与工作、挣钱无关,乡愁就是家国情怀,就是精神归属,让心底的乡愁细细品味幸福的价值。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库克发苹果公开信不会给美国政府开后门
一大波SUV和新能源曝大众未来规划
路特斯发布Elise Cup 250官图
宝马84万辆车存伤亡隐患 在美召回
险企布局税优健康险 市场前景可观
多家银行推出线上转账免费套餐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