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志兵:当代艺术记录这个时代 也影响这个时代
文:沈寅 录音整理:陶奕燃 图:梅丽莎 编辑:鲁毅
来源:外滩画报
乔志兵说话声很轻,也“节约”,回答时基本就简短的几个词或一句话。特别是关于他的收藏经历,他干脆打住:“老是讲个人经历没意思。”但他愿意聊他的藏品,还有他新做的艺术空间:乔空间。为此,他亲力亲为每一件事,从乔空间的运营管理,到每一次展览的策展、布展。而原本低调的他,如今也走出来为空间举办的展览频繁接受采访。他说他没考虑太多,“做这样一些事,对我来讲,既耗精力,也耗财力,还没有回报,但就是因为自己喜欢嘛,我就愿意去做。
通过收藏,记录这个时代
当我来到乔空间时,“此时此地——乔志兵私人收藏展”正在布展。展厅是一个四方的空间,展品基本已布置陈列完毕。我一眼就看到了傅丹(Danh Vo)的作品《我们人民》( We The People )中的两件。傅丹用2毫米的薄铜,等比复制了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再把做好的铜塑切割成几百块碎片,分别送往世界各地展览。去年,我曾于北京林冠艺术中心见过其中的 6 件,没想到在乔空间又见到了两件。乔志兵告诉我,这两件来自自由女神胸的部位:“我收他这个系列可能算国内最早的。他现在越来越火,今年威尼斯双年展丹麦国家馆是他作为代表艺术家。当然我们很早就见过面了。”
展品中也有艺术家的近作,比如杨福东的《我感受到的光1》(The Light That I Feel1)和《我感受到的光2》(The Light That I Fee l2),完成于 2014 年,刚在今年 9 月的上海艺术影像展上亮过相。还有近几年的新晋“市场明星”,如贾蔼力,1979 年出生的他已跻身“千万俱乐部”。乔志兵在他收藏的贾蔼力画作中挑了一张《无题 2010》,高高挂在展区墙上,他告诉我,“贾蔼力作品非常少,虽然他一直在画,可速度慢产量少,总要等上一两年才有可能拿到。不过我收得早,这是他2012 年新加坡美术馆个展上的一件。”此外,展品中还有艾未未、刘建华、刘、邱晓飞、斯特林·鲁比等中外艺术家的作品,从艺术家作品完成的时间跨度上,可以发现乔志兵对这些艺术家保持一种持续关注的状态,他告诉我,展出的这些艺术家,他每一位都拥有十件以上的作品。
乔志兵将展览题目定为“此时此地”,他为此写了一段话,贴在展览入口处标题下:“当代艺术记录这个时代,也影响这个时代;因此我希望通过收藏同代艺术家的作品,记录我经历了的这个时代。我相信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与任何时代的艺术同样伟大。”这段话从某个层面上也显露了乔志兵目前的收藏理念,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收藏艺术品,一切都看自己喜好,不会被市场影响,也不会被别人的意见左右”。现在看来,他所谓的“喜好”,不言而喻,指的是与他同代的艺术家,以及这些艺术家与时代的关系。
这个理念是乔志兵在将近10年的收藏经历中逐渐形成的。2006 年,乔志兵开始收藏当代艺术作品,最初目的很简单,为他的娱乐公司寻找“装饰品”。“你看见一件好的作品,就能打动你,”当乔志兵亲见艺术品,他为之感动,“就是那种同时代感,或者和你的经历相仿,情感上就能够打动你。”他举了刘的摄影作品《风景·天山》来说明,“他拍摄的是人体,但画面呈现出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乔志兵第一眼就有感觉,觉得“很有智慧”,立刻收入。乔志兵因被打动而心生喜欢,因喜欢而想要更多去了解,他跑去中央美院上课,完成了艺术品鉴赏、市场与收藏管理研究生主要课程班,在知识体系上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专业知识的富足决定了乔志兵的收藏方式,他不在“二级市场”拍卖会上竞价,而是去艺术家工作室、去各种艺术展,与艺术家交流,在了解的基础上收藏。“接触(艺术家)肯定是好的,最关键是你了解艺术家创作的状态,你对作品会很熟悉,有什么好作品你都知道。”
因此,乔志兵一年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旅途中,去世界范围内重要的艺术节、双年展、博览会和各种艺术家的展览、工作室。比如在英国,他去拜访了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安尼师·卡普尔 (Anish Kapoor)等,而去美国洛杉矶时,他去了托马斯·豪斯雅戈(Thomas Houseago)、保罗·麦卡锡(Paul McCarthy)、马克·布莱德福特(Mark Bradford)等的工作室。今年4月,喻红在苏州博物馆的 “喻红:平行世界”个展开幕,乔志兵是嘉宾之一,他告诉我:“跟刘小东、跟喻红都是很好的朋友。”
乔志兵跟艺术家交流他们的最新创作、未来的工作计划,也会谈及彼此的生活。“除了收藏作品,我们曾经的谈话,共同交往的记忆,从中获得的智慧,也同样重要,”久而久之,乔志兵的艺术家朋友越来越多,张恩利、杨福东、丁乙、刘等等。“我觉得与好的艺术家交往的经历本身便是体验艺术的重要部分,我觉得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经历了这个时代。”
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
乔志兵对被拍照相当有“创意”,他把摄影师带到一件他收藏的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的作品边上,那是一个有点像天文望远镜的锥形装置,内里是蓝色有机玻璃做成的“万花筒”,他站在一端,让摄影师从另一端往里拍。在奥拉维尔的“万花筒”魔力下,照片中的乔志兵变幻出多个分身。他又把摄影师带到艾未未的自行车搭成的装置《永久牌自行车》(Forever Bicycles)前,自己钻到作品里边,让摄影师从外隔着自行车的金属框架来拍。
乔志兵和大多数藏家不同,不是将藏品藏在仓库里,而是尽可能以一种“玩”的方式展示出来,在他的家里、经营的酒店和娱乐场所里。比如,在KTV“上海之夜”里,乔志兵将李晖的灯光装置作品投射在大厅的一张红色沙发上;把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做的灯光装置挂在楼梯中庭,洒出斑驳的光影;他在张晓刚的《三把椅子》前放上一把真椅子;即使单纯一幅绘画挂在墙上时,他也会将周围的灯光、墙纸、地毯等按照画作的内容、风格来进行布置乔志兵展示他的藏品,不是简单将艺术品作为软装、摆设或公共雕塑,而是让艺术品和摆放的空间形成一种有趣的关系。
在去年 5 月开业的“艺术饭店”里,乔志兵“玩”得更尽兴。“艺术饭店”位于“上海之夜”一层,有 20 间包房,每间包房都是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如张恩利、杨福东、周铁海、徐震等艺术家都参与了创作。乔志兵曾在采访中讲述他做“艺术饭店”的构思:“艺术饭店既是一个艺术项目,又是商业场所,能推动艺术,也能让大众感受到艺术的氛围。我更希望的是让艺术能为这个城市的大众文化做一些事情。让艺术影响到更多的人,这是我想尝试的事儿。”
“乔空间”的诞生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我很乐意把自己收藏的东西分享给志同道合的朋友看,这就是我开设艺术空间的原因。” 还有就是,在“西岸文化走廊”的概念下,许多藏家、艺术家先后在徐汇滨江“西岸”开设了私人美术馆、工作室。如“乔空间”对面就是香格纳画廊,隔壁是丁乙的工作室,四周还坐落着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梦中心展示厅等艺术场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