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看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鬼”
昨天是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鬼是古代人们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超自然解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鬼都有着其固定的形象。中国人对于鬼的探索从很早便开始起来,描绘神鬼的绘画作品,起源甚早,战国时的《韩非子》已提到“狗马最难,鬼魅最易。狗马人所知也,旦暮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无形者不可睹,故易”。秦汉时期流行乘龙飞昇图像,到了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已将神鬼列为绘画题材。吴道子在长安景云寺画《地狱变相图》,描写堕入地狱后受的种种酷刑,据载画成后让观者皆心生畏惧。著名捉鬼大神锺馗的绘画也源自唐代,至五代更多方绘制以求趋吉避邪,明清时期神鬼绘画的内容更为丰盛。
中国绘画史上许多闻名于世的画家们都曾以鬼为题材入画,清代画家罗聘尤善于画鬼和捉鬼大神钟馗,留下不少传世名作,如《鬼趣图卷》、《雄鬼图册》、《钟馗醉酒图》等。近代画家张大千、傅儒、丁衍庸等也都曾以鬼和钟馗入画。中元节,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国绘画艺术中对鬼的描绘。
传 元王振鹏《钟馗送嫁》
《鬼趣图》 溥儒
《钟馗渡江》丁衍庸
清代画家罗聘是“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曾拜金农为师。一生曾多次绘制鬼趣图。其中《鬼趣图卷》是罗聘的存世名作,画家以夸张手法描绘出一幅幅奇异怪谲的鬼怪世界,借以讽喻社会现实,堪称古代杰出的漫画。《鬼趣图卷》共8幅,以鬼为题材,被当今研究漫画史的人认为是中国早期的漫画之一。
第一幅,是在一片弥漫的烟雾中,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些离奇的面目和肢体,似真似幻。那虚无飘渺的形象,就是“鬼”;第二幅,画面上是两个鬼:一前一后,疾速前行。后面跟着的鬼,头戴缨帽,很瘦,有人认为画的是一对主仆;第三幅,画的是一个穿着华丽而面目可憎的“阔鬼”,它手拿兰花,贴近一个女鬼说悄悄话,旁边还有一个鬼在窃听;第四幅,画的是一个矮鬼,拄着拐杖,一个红衣小鬼为他捧着酒钵;第五幅是一个绿头发鬼,脚和手臂都很长,在作捉拿状;第六幅是一个大头鬼,正追赶着跑在前面的两个小鬼。两个小鬼一边奔跑,一边慌慌张张地回头看;第七幅中,一共画了4个鬼。一个鬼打着伞在风雨中疾行,紧紧地跟在前面的一个鬼后。还有两个小鬼,头出现在伞旁,没有身子;第八幅,画的是两具白骨骷髅,一男一女,站在树丛中的一座古墓旁说话。
《鬼趣图卷》罗聘
《雄鬼图册》 罗聘
这些看了使人恐惧又发笑的《鬼趣图》,刻画的到底是谁?是不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罗聘说都不是,他说他画的是他亲眼所见,因为他“有一双蓝眼睛,能够白日见鬼”。在创作了《鬼趣图》之后,罗聘便声名鹊起。也有人评介说,《鬼趣图》可谓是罗聘投向社会腐朽一面的一柄匕首或投枪 。
在中国,地狱如同人间一样,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各种鬼差充斥其中,他们根据人生前所做之事,断人得失,并给予奖惩。在各种鬼差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十殿阎罗。现藏日本永源寺的南宋宁波民间画家陆忠信所创作的《地藏十王图》,具体描绘了十殿阎罗的形象。画面笔法工细,设色艳丽,装饰效果强烈。
《地藏十王图》(局部) 陆忠信
古代中国还有一位与鬼相关的著名神祇——钟馗,他的主要职能是捉鬼。
钟馗,姓钟名馗字正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唐-赐福镇宅圣君”。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雍州终南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胆相照。
相传皇帝唐玄宗在一次外出巡游后忽然得了重病,用了许多办法都没治好,皇帝非常着急。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鬼偷走了他的珍宝,皇帝愤怒地斥责小鬼。这时突然出现一个戴着破帽子的大鬼,把小鬼捉住并吃到肚子里。皇帝问他是谁,大鬼回答说:臣本是终南进士,名叫钟馗,由于皇帝嫌弃我的长相丑陋,决定不录取我,一气之下我就在宫殿的台阶上撞死了,死后我就从事捉鬼的事。玄宗醒来之后病就痊愈,于是封钟馗为赐福镇宅圣君,专司捉鬼之事。
《钟馗醉酒》 罗聘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钟馗醉酒图》是清代画家罗聘所做。画面中的钟馗酩酊大醉,在小鬼的搀扶下踱步前行。人物生动有趣,画面淡雅大气。
除了捉鬼之外,有关钟馗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钟馗嫁妹”等。在汉族民间,人们用他的形象制作成各种艺术品,放置在住宅里或大门口,希望驱逐邪恶,获得平安。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南宋画家龚开所作的《钟馗嫁妹图》(又名《中山出行图》)是此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画面为长卷构图,钟馗与其妹乘坐撵轿位于画面正中,小鬼前呼后拥分布在他们周围。各小鬼手中拿着各种嫁妆,肩挑手提,十分热闹。特别是画面中的女鬼,面部胭脂以墨代朱,显得诙谐有趣。
《钟馗嫁妹》龚开
此外中国民间还有许多描绘中元节习俗的绘画作品。
责任编辑:王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