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展 破碎圣像的重新聚合
2016年9月3日,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特别展览“破碎与聚合:青州龙兴寺古代佛教造像”在艺术史大会前夕率先登场。数十尊并不太完美的佛教造像展出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让古代佛教文化与这座当代建筑产生了对话。 当古代与现代之间的时间界限被打破,完美与残损的之间的艺术边界被模…
2016年9月3日,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特别展览“破碎与聚合:青州龙兴寺古代佛教造像”在艺术史大会前夕率先登场。数十尊并不太完美的佛教造像展出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让古代佛教文化与这座当代建筑产生了对话。
当古代与现代之间的时间界限被打破,完美与残损的之间的艺术边界被模糊,从而这个展览本身更加宽广和开放的意义也就能够呈现出来了。走在展厅中,观众除了会被一座座体量高大的圆雕佛像、菩萨像或背屏式三尊像所吸引外,还会被一件件残存的小巧佛手、佛足、佛脸所牵引,残破的美蕴含着崇敬的情,因为这些碎片很可能是作为佛舍利而被精心掩埋的。
时间回到1996年,在山东青州出土的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算是上世纪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这批造像绝大多数是北朝晚期,即6世纪上半叶的作品,包括数百件彩绘贴金的石雕佛像、菩萨像,以及少量其他题材的造像。20年来,研究者围绕这些造像发表了大量学术论著,也在国内外举办过数十次规模不等的展览,形成了中国考古学和艺术史研究的一个热点。
1996年,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北朝佛像整理现场
此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郑岩曾经在1997年就开始介入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的研究中,他这样介绍龙兴寺出土的情况:龙兴寺窖藏坑东西长8.7米,南北宽6.8米,深3.5米。坑内有南北向的斜坡道,便于运放造像。坑内造像分三层排列。较完整的置于窖藏中间,头像沿着坑壁边沿摆放,陶器、铁器、木质像及彩塑置于坑底,较小的造像残块上部用体量较大的造像覆盖。坑的四周撒有钱币,最上层覆盖苇席,最后填土掩埋。
“为什么这些大大小小的残块没有被废弃,而在寺院中保存了数百年?为什么这些形象不完整的残块没有随意丢弃在坑中,而是得到了如此慎重的处理?”这是郑岩在展览中提出的问题,同样也在思考的是如何用一种新的研究方式让二十年来的龙兴寺佛教造像研究更向前推荐一步?
相对完好精美的佛教造像:北齐贴金彩绘石雕菩萨像
残破的佛教雕像
他在研究中发现:“以往各种展览和图录、教材所呈现的,多是龙兴寺窖藏造像中的精品。在布光讲究的展厅和精心拍摄的照片中,佛与菩萨的形象庄严静穆,优雅精致,富有艺术感染力。但是,这种美感却与我1997年第一次看到这批造像时的印象有着极大的差距。当时,这批造像已发掘完毕,被运到青州市博物馆的文物库房进行初步整理。在我眼前,大部分造像被破坏得十分零碎,体量不等的残块铺满了数百平方米的库房地面,大者超过一米,小者只有几厘米。”
从破碎的造像出发,这是此次展览的关键,此次展览的50多件(组)展品同时展出了相对完整和残碎的造像艺术品,希望能从更多角度打破这种概念的格局,回归到中国艺术品的原始状态,引导人们重新认识和思考这些艺术品在“中国”、“佛教”语境下的功能和体现出的文化生命力。
整个展览从央美美术馆一层大厅入口作为开端,一尊相对保存完好与一尊相对破损的两尊《一佛二菩萨贴金彩绘像》平放于展览空间的地面上,周边围绕的是一圈隔离台,观众参观过程中就如置身于挖掘现场。
央美美术馆一层大厅展出了两尊雕塑:此件是相对完好的《一佛二菩萨贴金彩绘像》 东魏(534-550年) 石灰石 残高 134厘米
《一佛二菩萨贴金彩绘像》局部
局部
这尊佛像为一佛二菩萨的背屏式三尊造像。主尊佛像手施无畏、与愿印,身上则穿着内露僧祗衣的低领通肩式佛衣,跣足立于方台上;左右二胁菩萨则穿着的事交叉式华衣和宝冠,跣足立于莲台上,莲台分别自一条龙口中吐出。佛背光处施彩绘并有阴线刻画的纹饰。
央美美术馆一层大厅展出了两尊雕塑:此件是破碎的《一佛二菩萨贴金彩绘像》 东魏(534-550年)高280厘米
《一佛二菩萨贴金彩绘像》局部
《一佛二菩萨贴金彩绘像》局部
这尊佛像为一佛二菩萨的背屏式三尊造像。主尊佛像高肉髻,有多重圆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身上穿着的是露通肩式水纹佛衣,双手已残,跣足立于圆形石榫上。左右胁侍菩萨也有多重环形头光,双肩有圆形的饰物,内着袒右式天衣,外着披帛,璎珞穿过圆壁,交叉于腹前,跣足立于莲花座上。座底浮雕的双龙口衔莲花、莲叶及莲蕾。背屏上部两侧各残留有六尊飞天,顶端浮雕三刹宝塔,造像整体上用的是彩绘贴金的手法。
通往二层展厅
《一佛二菩萨贴金彩绘像》 北魏晚期(494-534年)石灰石 高134厘米,宽92厘米,七级寺出土
这尊佛像为一佛二菩萨的背屏式三尊造像。主尊佛像头高肉髻,后部有莲瓣头光,莲瓣外有彩绘圆环和忍冬纹。主尊佛像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残,身着格纹通肩汉式袈裟,跣足立于圆形基座上。上方的头光外缘有浅线刻的七尊飞天和火焰纹。佛像背后也有椭圆形的身光,且浅线刻有忍冬纹,两侧的胁侍菩萨头戴宝冠,有多重环形头光,身上穿的是天衣、披帛,璎珞交叉披挂于腹部,手中各持一物,跣足立于仰莲花座上。
《韩小华造弥勒像》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石灰石 高55厘米,宽51厘米,厚18厘米
主尊为弥勒佛,手施无畏、与愿印,二胁侍菩萨位于两侧,跣足立于覆莲座上,左右上角为日神和月神。背屏和造像下长方形基座以浅线刻佛像、狮子等,基座两端分别刻有“韩小华供养”“乐丑儿供养”题记。
《彩绘佛立像》 北齐(550-577年)石灰石 残高122厘米,宽40厘米,厚25厘米
该单体圆雕佛像身着露胸通肩式佛衣,浅线阴刻下垂衣吻纹,双手已残,左手似作与愿印,低肉髻螺发,通身施以彩绘。
《贴金彩绘菩萨立像》 北齐(550-577年)石灰石 高115厘米,宽30厘米,厚25厘米
此菩萨像头戴花蔓状宝冠,身着凸棱纹的交叉式天衣,内着袒右式衣,佩璎珞手钏,跣足立于台座上。宝冠、天衣彩绘,面部及身体贴金。
《贴金彩绘菩萨立像》 东魏(534-550年)残高112厘米,宽30厘米,厚15厘米
该像为单体菩萨圆雕立像,头脚已残破,颈佩项饰,双肩有圆形饰物与交叉的连珠璎珞相连,有彩绘贴金。
《佛头残像》 北齐(550-577年),这是一件残碎的佛像左脸,只留存眼睛、鼻子和左嘴角,似乎有贴金彩绘痕迹。
《贴金左手》与《贴金彩绘佛右手》 左为 北朝时期,石灰石,此残件保存较好,五指基本尚存,四指呈弯曲状,贴金。《贴金彩绘佛右手》北朝时期,石灰石,该残件残留手腕和向上翘起的手掌部分,手腕彩绘,手掌贴金。
《贴金彩绘菩萨下半身》北魏晚期-东魏,石灰石,菩萨下半身裙衣下摆多层重叠,跣足立于圆形石榫之上,有贴金和彩绘。
《贴金彩绘佛头像》 北齐(550-577年)此为单体圆雕佛头,低肉髻、乳钉状螺髻并施有彩绘,面部及颈部贴金。
《贴金佛右手》与《彩绘佛左臂》,其中,这件右手是北朝时期(386-581年),石灰石,残长13厘米,宽6厘米,厚5.5厘米,此参加应为一抬起的佛像右手,手腕处仍可见下垂的佛衣袖口。《彩绘佛左臂》 北朝(386-581年),石灰石,残长11.5厘米,宽7厘米,厚6厘米,此件残存佛像左臂的上、下臂及手掌部分,整体呈弯曲状,有彩绘。
《贴金彩绘佛足》北朝(386-581年),汉白玉,残长26厘米,宽17厘米,厚15厘米,该佛足跣于图形石榫上,贴金彩绘,保存完好。
《贴金菩萨左手》北魏晚期-东魏(494-550年),石灰石,残长7厘米,宽3厘米,厚3厘米,菩萨左手下垂,两指蜷缩轻持某物,该手保存完好,可见其手钏,有贴金。
《贴金佛足》北朝(386-581年),石灰石,残高30厘米,宽24.5厘米,厚20厘米,该佛足跣于圆形石榫上,有贴金。
《贴金彩绘佛立像》北齐(550-577年),石灰石,高162厘米,宽40厘米,厚25厘米,该佛像跣足立于台座之上,左手施与愿印。身体有贴金,佛头低肉髻,头发为螺发。身着通肩式彩绘袈裟,浅线衣纹。
《贴金彩绘佛坐像》北齐-隋(550-618年),石灰石,高64厘米,宽28厘米,厚20厘米。该单体圆雕佛像呈半结跏趺坐中的降魔半跏坐式,跏坐于莲台之上。右手已残,左手似作与愿印,身着袒右式佛衣,浅棱垂纹的佛衣轻薄,凸显出了躯体的结构变化。
《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北齐(550-577年),石灰石,高101厘米,宽36厘米,厚20厘米,菩萨身着凸棱垂纹,的交叉式天衣,配璎珞装饰,头戴花蔓状宝冠。宝冠、天衣施彩绘,面部及身体贴金。手部、宝冠、披帛皆有残损。
《贴金彩绘佛坐像》北齐(550-577年),石灰石,高64厘米,宽40厘米,厚35厘米。该单体圆雕佛呈半结跏坐式,端坐于莲台之上。右手已残,左手似作与愿印。身着袒右式佛衣,浅棱垂纹的佛衣轻薄,凸显出了躯体的结构变化。
《法界人中像》北齐(550-577年),石灰石,残高115厘米,宽43厘米,厚25厘米。该单体圆雕立佛头部和右脚不存,左手呈与愿印。袈裟贴体呈袒右式,凸显出了躯体结构微妙的变化,正面由双阴刻线将袈裟分割为13个方格,放歌间隙为减地浅佛雕装置图案,胸部为说法图,腹部及腿部刻画树木屋舍,袈裟下摆布刻有兽头人身的而归和火焰,其他内容围绕身体一次刻出。
《彩绘佛立像》北魏晚期,(494-534年)石灰石,高121.5厘米,宽60厘米,厚30厘米。
《贴金彩绘佛立像》北齐(550-577年),石灰石,通高151厘米,宽37厘米,厚20厘米。该佛像为单体圆雕佛立像。佛头低肉髻,头后有残损莲花瓣圆形头光,头光外环佛雕有小型坐佛,佛身着放歌圆领通肩式袈裟,均贴金彩绘,双手皆残,跣足立于圆形基座上。
《贴金彩绘菩萨立像》北魏晚期,(494-534年)石灰石,高105厘米,宽35厘米,厚25厘米。该像为菩萨单体立像,后有背屏,菩萨头戴折巾式冠,有圆形头光,透光中心为双层莲瓣,颈佩圆轮状项圈,项圈下施忍冬花纹,外披披帛和璎珞,双手残,跣足立于仰莲花基座上。
《彩绘佛立像》北齐(550-577年),石灰石,残高113厘米,宽45厘米,厚25厘米。该佛像身穿高领通肩式佛衣,浅线阴刻下垂的佛衣衣纹,佛头部为乳钉状螺髻,头后有圆形佛光,服饰连珠纹、莲花纹、同心圆等,外缘为七尊小坐佛。
《一佛二菩萨贴金彩绘像》 东魏-北齐(534-557年),高126厘米,宽73厘米,厚15厘米。
这尊佛像为一佛二菩萨的背屏式三尊造像。主尊有磨光低肉髻,头后有莲花瓣圆形头光,右手残,左手呈与愿印,身着垂领式袈裟,内着袒右僧祗支,外有孤行阴刻纹,身后有椭圆形身光,跣足立于圆形基座上。左胁侍菩萨头戴宝冠,右胁侍菩萨头部残,二者皆绘头光,内着袒右僧祗支和长裙,外着双肩下垂式天衣,结带自要不下垂环束于腹前,跣足立于仰莲花座上。底座佛雕双龙口衔莲花、莲叶,背屏上部浮雕有八尊飞天列于边缘两侧,顶部两飞天承托一宝塔。造像整体彩绘贴金。
《彩绘佛立像》北齐(550-577年),石灰石,残高110厘米,宽40厘米,厚25厘米。
该佛身着袒右式贴体佛衣,浅线阴刻衣纹,凸显出躯体的微妙结构变化。此类造像风格是青州北齐佛教造像的一种标准式样。
《彩绘佛立像》北齐(550-577年),石灰石,残高133厘米,宽44厘米,厚20厘米。
该单体圆雕立佛像,左手施与愿印,右手上举,原应是配合与愿印施无畏印。通身着袒右式彩绘佛衣,浅线刻衣纹,头部低肉髻,双耳垂肩。
《贴金佛头残件》北齐(550-577年),石灰石,残高15厘米,宽10厘米,厚17厘米。此 残件为一佛面部,右眉、鼻嘴保存比较完整,左眉眼残,面部贴金。
《石雕莲座残件》北朝(386-581年),石灰石,残高20厘米,宽29.5厘米,厚15.5厘米。此为一圆形覆莲式的莲座,下接台座,中央圆形卯孔可接插造像。
《线刻佛菩萨像残件》唐(618-907年)石灰石,残高30厘米,该残件有线刻一佛三菩萨像,角度各不相同。上部刻有云纹垂饰等图案。
《彩绘佛足》北朝(386-581年),石灰石,残高31厘米,宽20.5厘米,厚17厘米。该佛足跣于圆形石榫上,有彩绘且保存完好。
《彩绘佛足》北朝(386-581年),石灰石,残高37厘米,宽25厘米,厚21厘米。该佛足跣于圆形石榫上,有彩绘且保存完好。
《贴金佛头像》北魏晚期,(494-534年)石灰石,高27厘米.该斧头高肉髻,乳钉状螺髻,面部轮廓为方形,线条分明,面部贴金。
《贴金菩萨右手》《佛右手》《菩萨左手》,三件均为北朝时期,最左侧一件右手较为完整,手腕处可以看到菩萨的手钏,这种二指竖起其余指头蜷缩的手势是菩萨所常用的,二指指尖处连接某物。中间的右手残存大拇指和阴线刻的手纹,四指残缺。最右侧的左手则可见到残存的四指和似为揪起的衣折。
《贴金彩绘菩萨左臂》北朝(386-581年),石灰石,残长19厘米,宽7厘米,厚5厘米。此残臂上仍可见菩萨的臂钏和披帛形象,衣带装饰上的彩绘残留朱砂、宝蓝、赭石、孔雀绿等颜色,皮肤部分贴金,颜色保存相对完好。
《彩绘菩萨立像》东魏(534-550年)石灰石 高30厘米,宽10厘米,厚5.5厘米。该像为单体菩萨圆雕立像,头部已遗失,菩萨颈佩项饰,身着彩绘双肩下垂式天衣,绅带下垂于两腿间,跣足立于残损的石榫之上。
《龙与莲局部》北魏晚期-东魏(494-550年),石灰石,残长20厘米,宽20厘米,厚10.5厘米。此为背屏式雕像下部浮雕龙、莲蕾及连夜的残缺。
《法界人中像》北齐(550-577年),石灰石,残高26厘米,宽12.5厘米,厚7.5厘米。该卢舍那法界人中像残件采用的是一种浅线刻的方法,先刻出小画面,再在小画面上以阴刻线条表现人物、景物等细节。残件上依稀可见佛衣的衣摆、衣带结构,阴线图案似表现了坐于莲花座上的佛陀和跪拜的人物形象,另有经幡和垂饰带灯。
《一佛二菩萨贴金彩绘像》 东魏(534-550年)石灰石 高111厘米,宽60厘米,厚15厘米。这尊佛像为一佛二菩萨的背屏式三尊造像。主尊佛身和左胁侍菩萨已遗失,右胁侍菩萨头部残损,像身残碎。佛和菩萨头部皆有莲花瓣圆形头光,右胁侍菩萨身着披帛,璎珞下垂交叉于腹前。背屏上部浮雕有六尊飞天分列于两侧,各执一乐器,顶端又一飞天双手承托一覆钵形宝塔,造像整体彩绘贴金。
《彩绘菩萨半跏像》北齐(550-577年),石灰石,高71厘米,宽28厘米,厚19厘米。折是一种典型样式的半跏倚坐思惟菩萨像。菩萨头戴宝冠,下身着凸棱垂纹的衣裳裙。左脚放下,右脚结半跏坐,跣足坐于筌蹄之上,右手残。
在一层美术馆的入口展厅内,策展人提出了这个展览和研究的问题,在提问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答案:破坏造像不仅是对于一种暄人耳目形象的攻击,也意味着对于其宗力量的毁灭。在其对立面,佛教则以其特有的方式,对这场灾难以补救和转化,在他们看来,既然佛像是佛陀的化身,那么其残破便意味着佛陀化身千万。一场劫难犹如一场烈火,火焰熄灭之后,千百块碎片依然坚硬,如同舍利一样,依然充满着“灵力”。他们不仅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而且是一种圣物。修复造像的人们,不仅试图恢复形象的完整性,也在努力维护其内在的神圣性。至于那些国语破损而无法再次修补的造像,则将碎片悉心加以保存、聚合,并择时郑重的加以掩埋,这些碎片如同神明的须、发、爪,仍可引导人们想象和追忆其整体;至于那些完全看不出任何形象的碎片,也不可随意丢弃,因为他们是圣像的一部分。他们甚至可能幻想,当某种机缘到来时,那些失落的莲花座、背光、佛头会重新聚合在一起。聚合,意味着它们和他们重新拥有力量,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即将到来。
责任编辑:赵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