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陶瓷装饰之——胎釉
胎釉,即胎和釉,陶瓷器的骨和衣,质地迥异的胎体和美不胜收的釉色,见证了中国陶瓷艺术史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胎和釉是陶瓷器的骨和衣。由于不同的窑口选用原料不一,使得各窑制品的胎釉呈色、质地有着明显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窑场,也会因为不同时代原料的变更或工艺技术的变革,使胎釉出现差异。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不施釉,由于早期窑炉十分简单,陶器都在氧化焰中烧造,因而全部是红陶。以后窑炉不断进步完善,可用还原焰烧造陶器,便出现了灰陶、黑陶。据此看陶色即可断代。商周至秦汉时期的原始青瓷和施釉陶器,通常釉层都比较薄,且釉与胎结合不够紧密,容易脱落。唐三彩作为低温釉彩陶器,以陶为胎,施釉多采用喷涂的方法,釉流淌自然。瓷器在烧造的过程中,会因为原料淘洗程度和烧结度的差别,而造成足胎处呈现差异。如果瓷土淘洗不净,烧结度不高,足胎处会露出黑、褐黄色杂质点,触摸胎面有粗涩感;反之,如果瓷土淘洗纯净,烧结度高,则足胎处洁白无疵,细腻滑爽。如唐代邢窑白釉碗的玉璧式底足洁白无疵,胎面致密坚硬,手感滑润;唐代定窑白釉玉璧底碗,胎色虽洁白,但有稀疏的褐黄色杂质点,胎质粗糙,滑润感不足。又如元代与明代永乐、宣德的砂底瓷器,底足都可见胎质火化呈现的火石红色,前者砂底多见黑褐色杂质点,火石红色较重,有凹凸不平的粗糙手感;后者砂底杂质点少,火石红色较淡,底面平匀,细腻滑润。
釉最早出现在商代的陶器上,即为原始釉。到两晋时期,烧制成功成熟的青釉瓷器。继两晋以后,唐代的白釉、宋代的红釉、黑釉都相继出现了,至明清两代更创制了多种多样的釉色。
青釉 是中国瓷器最早的颜色釉。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以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商代中期原始青瓷的青釉以青绿色为主,并有豆绿、深绿和黄绿色。后期多为青色和豆绿色。西周时期,釉色以青绿色和豆绿色为主,并有少量的黄绿和灰青色。秦汉时期釉层较厚,釉色较深,并有聚釉现象。唐代越窑青釉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碧色”。唐、五代时创烧的秘色也为青釉色的一种,釉色青绿或青中泛黄,滋润有光泽,呈半透明状。宋代龙泉窑烧制的粉青、梅子青如同巧夺天工的人造青玉,使青瓷釉色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金代耀州窑的月白色青釉,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明清之际彩瓷虽为主流,但传统青釉仍独树一帜,如永乐的翠青、冬青,雍正的粉青、豆青等。
酱釉 是盛行于东汉时期的高温釉。釉色如柿黄色或芝麻酱色。宋代定窑、耀州窑、吉州窑、修武窑等也烧造酱釉瓷。有些瓷釉表面还呈现红色,被称为“定州红瓷”。明代洪武年问的酱釉釉层均匀,色调似僧侣的僧衣,因而有人称之为“老僧衣”色。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窑烧制的酱釉瓷,釉色光洁莹润,釉面肥厚,色泽分浓淡两种,甚为名贵。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酱釉瓷比明代更胜一筹,釉面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似紫金包镶一样,被称为“紫金釉”。
黑釉 最早见于东汉中晚期。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可分为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两种。唐代以前属石灰釉,以东晋时期德清窑为最佳,所烧黑釉瓷的釉面滋润光亮,色黑如漆,可与漆器媲美。唐代以后基本上都改为石灰碱釉,以山西浑源窑的黑釉瓷最具特色。宋金时期黑釉瓷烧造量更大,南方地区如建窑、吉州窑的黑釉通常在光亮润泽的器釉上装饰各种结晶斑纹,或把剪纸花样移植到黑釉茶盏上;北方地区的黑釉瓷多以胎釉装饰为主。明清时期御器厂烧制的黑釉瓷更为精致,多在黑釉上施以各种低温色彩,黑釉则成为各种颜色的衬托。
白釉 最早见于北朝时期。施白釉的瓷器称为“白瓷”。早期白瓷略泛淡青色。至唐代白釉烧制技术大为提高,并以邢窑为诸窑之冠。邢窑的白瓷釉面均匀纯净,洁白光润,玻璃质感强,有“类银似雪”之美誉。五代时期景德镇窑开始生产白瓷。宋代烧制白瓷以何北定窑为代表,釉色白中多泛牙黄色。宋代另有德化窑也烧制白瓷,釉色呈乳白色,光亮洁净。明代永乐年间白釉烧制达到鼎盛,白釉温润如玉,胎体薄如卵壳,被称为“甜白”,为一代绝品。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窑烧制的白瓷,色泽如奶,被称为“奶白”。另外,明清时期福建德化白釉更有独特风格,釉色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因此有“象牙白”或“猪油白”之称。
绿釉 最早见于汉代。是以铜为着色剂,铅化合物为助熔剂。宋代磁州窑和定窑等都烧制绿釉瓷器。定窑所烧制的绿釉被称为“绿定”,弥足珍贵。明代的绿釉以孔雀绿色釉为主,早期有呈色似西瓜皮色的“瓜皮绿”,永乐年间有比孔雀绿更淡的淡绿色釉。清代康熙时期是绿釉烧制的全盛期,色调丰富,有松黄绿、龟绿、湖水绿、松石绿、鱼子绿、秋葵绿等多种。
青白釉 又称“影青”。是介于青白二色之间的一种釉色。创烧于北宋前期,以景德镇窑为代表。南宋时期,形成了以景德镇窑为中心的南方青白瓷系。青白釉瓷釉质细薄,晶莹润泽,质感似玉,因胎骨洁白,胎体极薄,器上的暗雕纹饰内外都可映见,在花纹边显出淡青色暗影,而其余部分都是白色,故称“影青”。也被称为“映青”、“隐青”、“罩青”。元代青白釉较明代略深,是其明显的时代特征。明代永乐年间的青白釉瓷釉质肥润,釉层内有较大的气泡,且有积釉现象,但釉面玻璃感强,胎体玲珑,独具特色。
窑变釉 窑变原本是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的偶然现象,是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使釉面色彩斑斓,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呈色特别又不知其原理,故称之“窑变”。窑变在唐代以前的青瓷上即偶有所见,宋代河南禹县钧窑已有铜红窑变釉瓷生产,同时期的景德镇也出现了窑变釉瓷。自清代始窑变釉已作为著名釉色而专门生产。康熙时期郎窑红变为绿郎窑、反郎窑,豇豆红变为苹果绿、苹果青等,都是珍贵的精品。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窑采用两种不同的着色剂烧制窑变釉,其色更佳。
钧釉 特指河南禹县钧窑在宋代烧制出的一种釉层较厚的乳浊釉。其特点是在天蓝色中闪烁着红色或紫色的斑块。除天蓝色外,还有月白、海棠红、玫瑰紫、骡肝马肺、红霞等多种颜色。宋代钧釉瓷的釉面常出现所谓“蚯蚓走泥纹”,至金代钧釉瓷釉面润泽而有开片,红色晕散斑不如宋代的自然。元代钧窑釉瓷的釉面多鬃眼,釉层厚而失透,光泽较差,且已没有了红紫交融的玫瑰紫和海棠红釉色。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窑仿钧釉瓷极为成功,有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子青、骡肝马肺五种,另有新创烧的新米色、天蓝、窑变四种。
蓝釉 又称“霁蓝”。最早在唐代用于唐三彩陶器上,是一种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石灰碱釉。高温蓝釉瓷由元代景德镇窑创烧成功,在元、明、清三代几乎从没间断过生产。蓝釉色泽既艳丽又典雅,明代宣德年间的蓝釉瓷,质感凝重,色泽美艳,犹如蓝色宝石,被誉为“宝石蓝”,与同时期的祭红、甜白釉瓷并重,作宫廷祭器之用。至清代,蓝釉的品种更加丰富,出现洒蓝、天蓝等多种品种。
卵白釉 又称“枢府釉”。是元代景德镇湖田窑创烧的一种青白色釉。卵白釉黏度大,釉色白中微泛青,釉面的透明度较弱甚至呈失透状,恰似鹅蛋壳,因此称为“卵白釉”。卵白釉瓷以折腰碗为最常见,碗壁印有“枢府”或“太禧”字样,为元代枢府定烧的官方用瓷,因此又称为“枢府釉”。元代晚期,随着釉中含铁量的减少,色泽趋于纯正。
霁红釉 又称“祭红”。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行的一种红釉品种。是以铜为着色剂,经高温还原焰烧成的红釉。它既不同于郎窑红的浓艳透亮,也不同于豇豆红的淡雅柔润,而是一种失透深沉、呈色均匀、釉面有橘皮纹的红釉。早期霁红釉瓷仅在御窑厂烧造,后期逐渐扩大至民窑,但因烧制难度大而显得十分珍贵。
豇豆红釉 清代康熙时期铜红釉中的名贵品种,是一种呈色多变的高温颜色釉,其基本色调如成熟豇豆的红色,并带有绿色苔点。由于受烧成气氛的影响,釉色变化多姿。后人描述为“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上乘者名“大红袍”或“正红”,通体一色,明快鲜艳,洁净无瑕;稍次者名“美人醉”或“美人霁”,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或绿苔;色调再浅些名“娃娃脸”或“桃花片”,釉色幽雅娇嫩;再次者则名“乳鼠皮”或“榆树皮”。豇豆红釉瓷无大件,多见小型的柳叶瓶、菊瓣瓶、莱菔尊、太白尊、水盂、印盒等,均为官窑产品。
唐三彩 唐代生产的彩色低温铅釉。釉面呈现深绿、浅绿、翠绿、蓝、黄、白、赭石、褐等多种颜色,但以黄、绿、白三彩为主。唐三彩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着色剂,以铅的氧化物作助熔剂。在烧成过程中,各种着色剂熔于铅釉中自然扩散的流动,互相浸润,形成斑驳灿烂的釉色。唐三彩始见于唐高宗时,开元年问为极盛期,至天宝年问逐渐衰落。唐三彩瓷的精品大多出土于西安和洛阳的唐墓中。已发现烧造唐三彩的窑址有河南巩县、陕西铜川、河北内丘。唐三彩器主要为随葬的明器,如瓶、钵、罐、枕等日常生活器皿,各种人物和运动俑,以及建筑、家具等。唐三彩雕塑的工艺成就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
辽三彩 辽代生产的彩色低温铅釉。在烧造技术上明显受到唐三彩的影响,釉色也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已发现烧造辽三彩窑址有内蒙古赤峰缸瓦窑、辽宁辽旭江官屯窑、北京龙泉务窑等。辽三彩器中的方碟、海棠花式长盘、鸡冠壶、筒式瓶等,富有契丹民族特色。辽三彩与唐三彩的区别,除胎土不同外,主要是辽三彩中无蓝色,施釉不交融,釉面少流淌,缺少唐三彩那种釉面斑驳华丽的特点。
宋三彩 宋、金时代生产的彩色低温铅釉。釉色十富,在唐三彩和辽三彩的基础上,除黄、绿、白三彩外,还有褐色、酱色、艳红色和黑色等,并创烧了色泽青翠明艳的翡翠釉,,宋三彩与唐三彩相比,填色规整,画面生动,不见蓝釉。宋三彩器以枕为大宗,画面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素三彩 创烧于明代成化年间的一种瓷器彩色低温釉。釉色以黄、绿、紫三色为主。因为不用红彩,故称“素三彩”。其烧造工艺是在湿胎上以彩釉填绘在巳刻划好的纹样上,再经低温烧成。明代的素三彩瓷已极为精致,到清代康熙时期达到鼎盛。康熙时期景德镇民窑烧制的素三彩新品种,以黄、绿、紫三色釉在器物上晕染成不规则的斑块,烧成后酷似虎皮,俗称“虎皮斑”、“虎皮三彩”,为传世珍品。纹饰纹饰,陶瓷器表面的装饰纹样,无论是胎装饰还是釉装饰,无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