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瓷”致生活

《水乡小镇》
有人说:生活是周而复始的平淡,是波澜不惊的湖水;有人说,生活是一杯酒,时而浓烈、时而甘甜,看的是一种心态。其实生活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需要如水般的平淡,更需要小桥流水人家的细致为生活增添几分雅致。

《琴韵人物》
斜倚窗台,闲看花落,小桥流水,丝竹于耳,亭前听曲,雪中泛湖,啸聚同好。一席茶,一隅木,熏香迟暮,花馔青灯。想过这样的生活,满蕴中式味道的雅致生活。古人对雅致生活的准则是:“居室无瓷不雅”,而今更是通过以瓷器为生活增添几分雅致。

《欢天喜地》
这种中国式的雅致生活,是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以智慧、闲适和觉醒为主要特征的艺术的人生态度和活法,是对“乡土中国”的一种历史追忆,对农耕时代田园牧歌生活的一种精神向往,对抱朴守真心灵生活的一种崇尚回归。这种回归,也正是中国龙瓷从传统文化中凝练出的一种中国式的“瓷”致生活。

《竹雀图》
这种雅致生活方式,首先是简约。中国龙瓷营造的是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而非奢华的生活方式。那种一掷千金、醉生梦死的“土豪生活”,那种追求香车、豪宅、权力、美女的所谓“成功生活”都不在此列。中国式雅致生活方式更多的是隐含一种精神和文化。

《天地方圆》
其次是闲适。闲适是一种优雅,闲适是一种从容,闲适是一种智慧,闲适是一种境界。中国龙瓷雅致生活享受的是从充实的生活,而不是平庸的日子;是平实无华的岁月,而不是灯红酒绿的时间;是安然平静的时光,而不是愤懑暴怒的态度。

《慵懒女子》
古琴会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以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却是做自己的消遣;古玩也收藏一些,可是只够摆满屋里的博古架;家里的家具喜欢用木的材质,感觉更亲近;学识渊博,可是不成为专家;文章也写写,但没有功利的追求,这便是一种理想的生活了吧。

《迎春接福》
就像周作人先生在《北京的茶食》中也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有这样“闲”的心去享受生活,才像是过出了味道。

《青松》
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如今我们已进入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在一个人心普遍比较浮躁功利的时代,人们总是步履纷杂、行色匆匆。在一个人头攒动、惜时如金的社会,人们总是很忙——忙得心力交瘁,忙得长嘘短叹,忙得精神萎缩,忙得心灵苍白。这时我们多么希望自己能慢下来,过一种艺术的、诗意的“中国式“瓷致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我们需要这样的“中国式“瓷”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