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不做官 他的艺术水准会怎样
上一期发表了我的一篇《岭南花鸟画 谁来扛大旗》的小文章,想不到引来那么多关注,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但其实,我只是想让拙文的反响平淡无奇,而越 受关注,就越说明我们的画坛对真正的学术批评与争鸣太敏感了。四年前,刘斯奋先生在《收藏周刊》呼吁“让健康的文艺批评成为常态”。现在来看,这仍是一个 奢望。
有朋友打电话给我,说题目是《岭南花鸟画 谁来扛大旗》,而里面又用了那么多文字论说方土的艺术,潜台词是不是“方土就是扛大旗的人”。我赶紧对这个朋友解释,这绝非我意。谁能扛岭南花鸟画的大旗,画坛自有公论,历史自有公论,不是我能下定论的。
对于方土的绘画创作,我作为老院长,还想再斗胆解读一番。这次,我想拿他与尚涛先生做一个简单的比较,或许很多问题在比较中能够彰显出来。
首先,两个人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接受了正规的学院教育,都经历了艺术上的转型,都在传统的路子上走。但两人年龄相差较大,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代际,经历差异颇大,造成了他们艺术旨趣与创作观念上的不同。
尚涛先生早在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专业教育,早期的人生轨迹延伸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受当时“红色”社会语境的影响,和很多同时代的画家一样,他首先从 事人物画创作,革命历史题材是主攻方向。大概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的《战地黄花》入选过一届全国性的美展,由此真正转型进入花鸟画创作,沿着传统的路子 钻研写意笔法。
作为“60后”,方土在广州美术学院完成了科班训练,毕业创作《岭南花果》四条屏在当时一鸣惊人。他是用重彩的形式,结 合吴昌硕的构图技巧来画岭南风物,新锐气质与探索意识很强,以至于后来不少人说,方土持续的折腾与创作,都不及他的毕业创作。从某种程度说,这不无道理。
当时,方土沿着这个路子创作了一批花鸟画,但毕竟底子偏薄,画面的弊端逐渐显示出来,比如色彩过于浓艳、构图过于板结与雷同。而就在那个时候,“实验水 墨”等当代艺术潮流风头正劲,年轻人方土受其感染,轻易地跳入这个潮流中,大搞“怪”艺术。毫无疑问,这种探索是前辈们难以接受的。
大 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方土进行了自己艺术上的第二次重要转型,他开始回归传统,在梅兰竹菊等花鸟题材上找突破口。这次转型非常巨大,甚至连他的名字与 形象都改了。他原来叫方健群,改成了“方土”,沿用至今;他原是一小靓仔,则直接剃了光头、在下巴留了胡须,甚至连衣着也改变了。而方土为何那么坚决离开 “实验水墨”的阵营,而要投入传统绘画的怀抱呢?我认为,这除了变换艺术阵地的一般规律外,还与彼时艺术市场开始勃兴有很大关系。在广东,“实验水墨”等 新潮玩意是很难被市场认可的,而梅兰竹菊至少可以换点茶钱与酒钱。
艺术家热衷于折腾,自觉地转换自己的阵地,这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也 不能以一时作品的优劣来做判断,画风转型后也未必如原来的好。如何评价尚涛与方土两人的转型,想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底两个人的转型谁成功与不成功,谁 更好一些,这不好说。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尚涛的转型以及他现在的画风,但也欣赏方土的探索锐气,尽管在很多人眼里,方土很古怪,常人难以理解他的某些 言行,存在某些争议。我们常说“德艺双馨”,但真正做到很难的。
两人还有一个不同是,方土在艺术界“做官”,且也有很强烈的做官意愿; 而尚涛没有做官的欲望,且从来没有做过官。我曾问过尚涛,他直接表示对担任艺术界的领导职位毫无兴趣。他做事严谨,注重把握分寸,喜欢独善其身。可以说, 方土是“入世”的,而尚涛是“出世”的。但看两人画风,尚涛走的是博大雄强正统一路,而方土的画面反而流露出野逸的气息。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
曾有人做过这样的假设:假如方土不做官,他的艺术水准会怎样?会不会因创作时间更加充裕、心无旁骛,艺术就更好了呢?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交代的便是, 在艺术界做官与在政府部门做官是两个概念。我以为,方土做官与他的创作是相辅相成的,做官越起劲,画画也就越来劲。他胆子大,敢作敢为,在做官与创作两个 方面都是如此。假如他不做官了,也就可能画不好画了。你看他下笔,很多时候都是不假思索,对了就对了、错了就错了,但最终都能“自圆其说”。相比于此,尚 涛下笔前会考量一番。
当然,热衷于做官也并非坏事。只要他有足够能力组织活动,能把事情做好,对画坛有贡献,这又有何不妥?在大写意尚没得到社会足够重视的背景下,一个大写意能手假如能借助一定的官位推广大写意精神与技法,让更多人对大写意给予尊重与认可,这也是出其不意的效果。
和尚涛那个年龄段的人不一样,方土生活在传媒与商业时代,并不像古代文人画家一样保持清高的姿态,而是会利用各种资源做各种推广,甚至还会“明目张胆”。时代不同了,画家不只是画好画,还要做好宣传,积极参与社会竞争。而方土对此有清晰认识与良好的自觉。
在我看来,两人的转型还没有到极限,还没有进入艺术的最高境界。尚涛先生笔墨功力深厚,只是有些画面过于死板;方土眼高胆大,但艺术的定性还不足,尚不 能给人真正酣畅淋漓的感觉。不过,什么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呢?我有时自己并不很清楚,不能给出一个清晰的定义,自己也没有进入这一境界。
■尚涛 护法
岭南花鸟画有优势亦有不足。部分画家过于依赖写生,不懂得对眼前物象进行提炼,依葫芦画瓢,这就不可取了。此外,市场对花鸟画家的杀伤力非常大,有些画 家一味迎合市场审美需求,所画的已并非心中的真情实感了。作为新时期的岭南花鸟画家,应把描绘岭南的地域特色放在首位,将花鸟画的地域性发挥到极致。除此 之外,还要加强对笔墨的锤炼,让笔墨的价值得到凸显。
——王玉珏 广东画院原院长
■方土 创世纪水墨
陈履生曾有言:“岭南花鸟画远离了传统。”但我觉得,岭南花鸟画太传统了,传统得不得了,还需要更开放、更多元。花是艳丽的,岭南派艺术家以写实性的笔 法描绘花,不少北方的评论家以为这会是艳俗的表现。但这样“盖帽子”并不准确。不可否认,有些水平偏低的艺术家采用了艳俗的表现方式,但那些高层次的艺术 家还是轻易避开了这一审美风格。而评判一个地区美术的标准,不是看那些低层次的艺术家,而是要看高层次的艺术家的表现。
——卢延光 广州美协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