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民国文人谈美术

所属类别: 古书画 | 作者: | 来源: 金羊网-新快报  |  2016-01-12 15:21:18 
0

 

■沈从文
■张爱玲
■徐志摩
■老舍、胡絜青与齐白石在一起
■郭沫若

  顾问团队(排名不分先后)

  潘 鹤 杨之光 吕伯涛 刘斯奋 许钦松 陈永锵 单小英

  卢延光 陈少湘 楼 钢 黎 明 方 土 雷 敏 许鸿飞

  愈益细密严苛的专业与职业分野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之一。在民国,美术界的藩篱并没有那么高耸,一大批作家、诗人、学者可以轻松闯入美术领域,或舞笔 弄墨,或“指手画脚”,同样有光彩照人的作为,个别人的风头甚至大多行内人难以相提并论。比如鲁迅、郭沫若、沈从文、老舍、徐志摩、闻一多、张爱玲、林语 堂、叶圣陶……这个名单可以拉得很长,几近覆盖整个民国的文学星空。

  再将视野放及古代,诗文与书画不分家的混沌格局,更是文化的常态。苏轼诗言:“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郭熙则总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与画 本就是声气相通、彼此呼应,在专业壁垒森严的当下,却成了大大的问题。于是,作家只管写自己的书,画家只管画自己的画,不必去管窗外事。”

  不少先贤热衷于为自己所擅之艺事排座次,比如,徐渭自称“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齐白石则认为自己“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这 种稍带戏谑与风趣的文艺景观,业已罕见。试问:时下的美术家们该怎样为自己的文艺特长与兴趣排一个次序? (收藏周刊编辑部)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河南众创联盟启动 携手百家创投机构抱团共赢
“当今纸上美猴王”高峻岭书画展在郑州展出
姗姗来迟 奥迪Q7能否“瘦身”成功?
车史上的12月8日 斯柯达品牌引进中国
财报道| 粮丰价贱,大宗商品市场机会何在?
秋冬季的寒冷、无趣、不时髦,一件斗篷式披肩就完美解决了!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