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渊书画:何谓经典
所属类别: 古书画 | 作者: | 来源: 新浪收藏 | 2015-12-19 09:55:55

中国绘画的技法精义在于运用手中柔软的毛笔,表现出的点与线的组合,诠释胸中的意象。这可以说就是中国绘画的一种经典。

张渊画册中的“斑鸠藤花”、“双禽欲下先偷眼”、“牡丹图”、“雏趣图”等等,用工笔写出的花、叶、禽、雀, 描绘得典雅而又精致。它们脱胎于宋画的工致,并且具有明显的写意的底蕴。画家笔下的工笔与画工笔下的工笔,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画工的工笔是刻板的毫无生气的,画家的工笔则是“写”出来的充满生机的。即此一点,已是天壤之别。


花鸟画的工笔,南宋时期是一个顶峰,清恽寿平又是一个顶峰。在张渊教授笔下,消化了这两个极致,又把这两个极致熔冶于一炉,形成了又一种经典。张渊教授在熟纸上画的荷花,花朵的没骨写法,水墨狼藉的荷叶的画法;在生纸上画的仙鹤,如“沼泽之神”,一喙一爪的精工勾勒,羽翅脖冠的皴擦晕染,无不生动而传神。它们不同于以前所称的“小写意”,而是工笔的写意、写意的工笔。它们的形式是工笔,其精神则是写意的。如果说以前有“大写意”、“小写意”的称谓,那么,张渊教授的这种画法,可以称之为“工笔写意”。


张渊教授的花鸟画,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经典。
作为经典,应该具有标杆性的意义,张渊教授的经典在于它们传承了南宋院体画的典雅和清初没骨法的精致,形成了“工”与“写”不着痕迹的交汇与融合,以精神层面的“意”统领了或者说融汇了技术层面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