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谦:一个人的收藏
“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被放逐天际,只要你真心拿爱与我回应,我什么都愿意为你……”1992年,王菲的这首《我愿意》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而刘若英的“该隐瞒的事总清晰,千言万语只能无语,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喔原来你也在这里……”,这首《原来你也在这里》让无数人知道“奶茶”这个名字。
甄妮的《鲁冰花》、王菲的《我愿意》、辛晓琪的《味道》、莫文蔚的《电台情歌》、刘若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萧亚轩的《一个人的精彩》等,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乐坛巨星,其实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姚谦,这些成名曲的作词人。
也许姚谦这个名字对一些人来说是有些陌生的,但在音乐界,它是一个与林夕、许常德等同样闪光的名字。1961年出生于台湾的姚谦,是华语歌坛著名作词人、制作人、音乐经理人,一手打造了如李玟、萧亚轩、刘若英、赵薇、江美琪等多位明星。个人发表原创歌词600多首,是现今华语乐坛举足轻重的大师级词人。
在流行音乐之外,姚谦在艺术收藏领域同样大放异彩,并发表作品《一个人的收藏》等。
一个人的收藏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流行音乐领域已是大咖的姚谦,又把目光盯向艺术收藏。伴随着他对收藏的逐步理解与被人知道,姚谦终于把许多关于收藏的心得整理成书《一个人的收藏》,并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年10月20日,多次到过郑州的姚谦,在松社书店举办了《一个人的收藏》分享会。
“一直觉得艺术是诚实的历史,它能负载我们所看过的文字历史相对更深刻的观察,这是我后来收藏艺术的最大动力与乐趣。”姚谦向《理财》杂志记者谈及收藏之路时说,“它让我不断地去思考、去阅读,体会到一个凡胎之躯有限生命更大的世界。”
受爱画水墨画的父亲影响,姚谦自幼喜欢绘画。成年之后,在写词方面收获很大的姚谦仍一直关注绘画。他平时会去美术馆看画展,还常常借助旅游的机会专程去看凡高等人的名画。因此,姚谦自然而然把收藏的主要方向盯向了美术。“我在对照美术史与历史的时候感知到,美术对于历史的反应是最客观的,而且是最接近心理学的。所以,我收藏美术不但因为它可能是对我生命的一种补偿,更因为它让我以更开阔的眼光,去诚实地看待历史,看待我们身处的时代。”姚谦称。
从刘其伟的《斑马》开始
众所周知,姚谦平时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音乐上。所以,他只能借闲暇时间去美术馆看看画展,在家里读几本有关美术史方面的书籍。因此,最初的时候,姚谦还很固执地以为,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品应该是属于创作者或者大众的,放在美术馆的艺术品才是最好的时代证物。哪怕是一直存放在私人手中的艺术品,经过一段时日,终究也将回到公共的美术馆里。
“直到有一次我误闯了一场美术拍卖会的预展,我才知道,原来艺术品也可以定价。喜欢它的人可以经过买卖行为暂时带回家,近距离地观赏、阅读它。于是我动了收藏艺术品地念头。”姚谦向记者讲起自己的收藏初衷。
虽然姚谦一直关注美术,但是对于美术买卖他还是个新手。因而,最早的时候,姚谦只是纯粹的喜爱那些令他爱不释手的美好作品。他回忆称:“第一张收藏的作品,是台湾艺术家、生物学家刘其伟先生的《斑马》。我就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我常常看着看着,不忍熄灯入睡。”
初尝到收藏甜头的姚谦,也更积极地去发现更多美好作品。他向《理财》杂志记者透露,迄今为止,他的藏品大概已有三四百件之多。
从收藏中找到方向:亚洲西画史
第二件作品、第三件作品开始不断进入姚谦的生活,与此同时,他阅读的也越来越多。“此时,我开始反思,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与它们的关系又是什么?随着时间的增长,我在这样的自问中,开始不断调整自己和收藏的方向。”姚谦称。
通过这些反思与调整,姚谦终于把自己收藏的方向定在亚洲西画史。坦白地来讲,亚洲西画史真的是一个大方向、大题目。不过,这其实是姚谦根据自己的收藏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在他看来,文字上的历史都是赢家的历史,成功的人在书写,“就像我们现在见到的《马云传》《王石传》等,然而我觉得透过美术来看历史,是可以脱离有限的视野的,为什么呢?很多美术的创作,大都是艺术家在当下的一些感想,不是为赢家服务。”
在美术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和地区的艺术家们的思考,例如印象派的兴起与被理解,正是摄影发明之际。有了摄影的发明,我们就不再只凭肉眼去解读世界,通过由摄影所表达的光影方式,从室内走到室外,再重新解读世界。例如二战后是心灵最需要抚慰的时候,通过非具象的抒情,这种接近诗歌的方式可以安慰人心。所以那个时候抒情抽象绘画就产生了。
姚谦解释称:“20世纪艺术家在内地是一个相对冷门的行业,而我又因工作之便常常需要到内地,在书籍和美术馆的阅读中,我有机会收藏了一些至今我仍珍爱的内地老艺术家的作品。同时,我也常到东南亚各地,对整个东南亚区域的20世纪美术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顺势就把我的收藏题目定在20世纪美术史上。”
恰巧,那时也正是西风东渐的兴盛期。亚洲各国到西方学习了新的美术技巧与观点,并融入民族的美术中来,“整个20世纪初,就是一个东西交融的奇妙美术时代,那时的艺术家们也影响了亚洲当代艺术,因此我把我的收藏扩展到亚洲当代。”姚谦称。不过,姚谦也坦言,这是一个很大的学术题目,只是希望能借由他的收藏视窗,去了解这一百多年的亚洲。
收藏不关名气、资历
姚谦的收藏眼光也很独特。据透露,姚谦的部分藏品目前已升值达200倍。经他发掘的一些年轻画家,现在更是成功成名。
“收藏的最大价值并不是它在最后的市面价值,而是艺术家的创作与你思考的关系;是你和艺术品相处的时光里,它真正带给你的是什么。这才是收藏者的最大收获。”姚谦表示。
因而,在收藏中,姚谦不依附名气、市场,而是更看重作品本身。所以他更愿意去发掘年轻的作者,一如他在音乐界爱培养新人。如他曾经特意把自己的记者招待会选在画廊里开,就是为了照顾一位年轻作者。“这些年轻画家,尤其是三十左右的画家,他们正经历人生的转折,因此对生命的思考,就算片面也很动人。我自己在年轻时也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受到赏识,才有机会创作歌词,我特别感恩当年帮助我的那些人。”
如今,姚谦不仅有常玉、徐悲鸿等大师的经典之作,还有刘小东、蔡国强等艺术家的早期作品。
收藏与音乐
姚谦说,在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爱好为音乐、文字与收藏。在音乐创作的同时,姚谦喜欢用文字记录下生活的点滴,关于音乐,关于旅行以及关于收藏。例如,2012年出版的《脚趾的星光》,就是姚谦告白式的内心感悟。
“这三个爱好常常让我更懂得思考,激励我去扩展阅读。”姚谦说。正如他在新书《一个人的收藏》里所提到的,“音乐上的收入让我更有条件去近距离地接触艺术,而收藏艺术让我在写歌之外有别样的人生经历,可以透过年轻的艺术家们的眼睛去看世界,收藏的乐趣就在这里。就像你们听我写的歌被感动,就等于进入我心里了。”
他向《理财》杂志记者坦露,收藏带给他的收获,他认为最受益的莫过于音乐,“我有很长时间在工作之外是不敢听音乐的,还好这段时间有收藏艺术品的业余爱好做支持,让我的生活得到心灵窗口。
收藏的意义在于拥有
在被问及收藏的建议时,姚谦表示,每一个爱好收藏的人,首先要思考一下自己喜欢艺术的原因,弄清楚目的之后,再决定如何去实践你的收藏。据姚谦透露,他的收藏渠道主要来自画廊、博览会、拍卖行以及艺术家赠予、藏家之间交换、长者遗赠等。
“经验是我们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事,而收藏是体验经历很好的方式,它刺激我阅读,也刺激我努力地工作、赚钱,然后再去阅读、收集资料。这些都是我生命中的痕迹,是收藏的最大的收获。”姚谦说。
不过,尽管如此,姚谦表示,收藏者只是一段时间的代管者,而非拥有者。只不过是在有生之年可以近距离地观赏,不用出远门,也没有早晚的时间限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