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维持低位运行 民生改善大步向前
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稳中求进的积极态势。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成就斐然,尤其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保持了低位平稳运行的态势。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1.6%,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1个百分点。从全年来看,2015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4%,涨幅回落0.6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物价涨幅控制在3%左右的调控目标。
与此同时,2015年我国民生领域改革成绩亮点频现:打响脱贫攻坚战,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养老金制度结束双轨制,分级诊疗制度开始实施,积分制落户推进了户籍改革……
物价回归“1”时代 保持低通胀格局
2015年,我国物价水平总体呈现小幅回落态势,保持了低通胀格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4%,创下了6年来的新低。
记者梳理以往数据发现,2009年至2014年CPI涨幅分别为-0.7%、3.3%、5.4%、2.6%、2.6%、2%。而此次的“1.4”不仅低于2014年的水平,也是自2010年以来首次回归到“1”时代。对此,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表示,2015年我国经济稳中趋缓,工业品价格下跌比较快,国内油价连续下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保持负增长,国内粮食库存比较高,农产品价格上涨也比较慢,这些都导致2015年物价处于温和上涨的水平。
从月度数据看,自2015年年初起,我国CPI同比涨幅连续位于2%以下的区间内,8月份攀升至2%的年内高点,此后连续两个月回调,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止跌回升,但12月份依旧延续了反弹态势。
“2015 年的物价运行特征可概括为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低",另一个是"跌"。物价是经济运行总供求关系的集中反映,2015年消费价格低水平、生产价格持续下跌,既反映出总需求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在经济结构调整、新旧动力转换期,中国的能源、原材料等传统行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民生领域改革成绩斐然
尽管物价维持低通胀格局,但2015年我国民生领域改革成绩亮点频现。与此同时,教育、住房、医疗、出行等各民生领域,重大政策不断出台,改革步伐坚实迈进,百姓的衣食住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尤其在住房方面,据统计,2015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新开工740万套(其中各类棚改580万套),基本建成480万套。2015年1至10月,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747万套,基本建成688万套,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此外,在脱贫攻坚方面,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据测算,各地省级财政扶贫投入预算从2014年的236.2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84.12亿元,增长20.25%;中央财政2015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467.45亿元,同比增长8%。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
2016年物价预计仍将处于较低水平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2016年物价总水平或将有所回升,但仍会维持低位运行态势。
前不久发布的《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预计,2016年CPI涨幅为1.7%。报告认为,2016年能源、食品以及铁矿石价格的涨幅将逐步由负转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复苏将缓解国内价格的下行压力;2015年以来央行多次降息、降准,积极财政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这些措施都将在一定时滞之后对CPI产生提升作用。
与此同时,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显示,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振荡下行和国内经济较为疲弱的环境下,非食品价格缺乏上涨动力。经济增长动能向第三产业转移,服务类价格基本运行平稳。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基础上灵活适度,将可能带动CPI在2016年上半年有所上升,但涨幅有限,仍将保持低通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