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盘的还是银行 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真能化解风险吗?

所属类别: 银行 | 作者:张家伟 | 来源: 华尔街见闻 |  2016-06-03 11:50:33 
0

 时隔八年,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招商银行、中国银行抢先试水。但目前不良ABS市场合格投资者不足,尤其缺乏次级投资者的外部资金,不良资产的信用风险依然在金融体系内部流转。

5月27日,招行、中行同时发布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最终发行文件,发行不良 ABS规模分别为 3 亿元和 2.3 亿元,为小规模试水。两家银行均按监管要求,自持各自发行优先档和次级档的5%。

彭博援引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称,中行和招行此次发行的不良资产ABS中,分别有至少50%和60%的份额被银行类机构买走。

报道称,不良资产ABS虽然能减少了银行账面的不良资产余额,但如果买方中缺少私营或外资机构等外部市场化资金,将意味着被打包不良资产的信用风险继续留在国有金融体系内部腾挪。

首批500亿元试点

2008年之前,在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物价稳定的背景下,中国曾开展过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如建行、信达资产和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共发行过4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100多亿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谨慎考虑,监管部门全面叫停了包括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在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但如今随着不良资产的持续攀升,将不良资产打包,并以此为基础资产发行证券,被视为商业银行清理坏账、改善资产负债表的重要途径之一。

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13921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17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季末上升0.07个百分点。这已经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连续18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连续11个季度上升。

中国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今年3月也曾表示,不良贷款证券化,旨在培育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的市场,挑选了少数管理水平比较高的大型金融机构开展试点,初期试点额度也不大。

按照监管要求,在试点阶段,只挑选少数大型金融机构开展试点。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招行6家银行已成为首批试点机构,试点额度500亿元人民币。

难题待解

中行和招行此次发行的两期产品优先档都获得了超额认购,发行利率分别为3.42%和3%。从前两单的试点情况看,优先档获得超额认购但投资者结构以银行为主。

彭博援引中信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明明称,不良资产ABS交易结构较复杂,回收不确定因素较多,定价相对困难,目前国内对不良ABS有定价能力的专业投资机构非常少。正因为不良资产ABS对投资者要求较高,合格投资者匮乏,银行当仁不让成为首选投资者。

西部证券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李宁表示,从这两期产品看,优先档的票面收益率不高,对于非银机构来说配置价值不大。

国泰君安银行团队分析师邱冠华等人则认为,经济下行期风险暴露的可能性较大,为保障优先档投资者的本息,商业银行运用了高预期回收水平、次级档保障优先档收益和增信等多种方式,以保障试点成功。预计试点之后,尤其是如果转常规后,定价会逐步回归市场化。

除此之外,德国商业银行驻新加坡信贷分析师贺烜来称,按照中行试点产品24%的折扣率、首批500亿元的试点规模,至多只能撬动2000多亿的不良资产,加上发行人自持的部分,真正能处理的规模和不良资产的总量相去甚远。“不良资产支持证券解决不了银行的不良问题,”他表示。

不过中信证券明明认为,未来这个领域会更加市场化、投资者认识度加深、二级流动性增强等一系列条件不断完善后,投资主体有望进一步丰富。

责任编辑:孙岩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十省市个贷率超85% 部分地区公积金“吃紧”
国开行副行长张旭光: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提供资金支持
亚太股市开盘普遍下跌 日经225指数跌0.31%
“华尔街神话”罗杰斯:为女儿持有中国股票
今年的Met Gala变成了未来女战士的科幻盛宴
有颜有才还有腊肉!她是上天派来拉仇恨的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