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集体“封杀”事件落幕 大行恢复P2P支付业务
自今年年初P2P行业集中爆发的一系列风险事件,以五大国有银行为主的多家银行纷纷宣布暂停P2P支付业务,进行风险排查之后,银行与P2P的关系一度降至“冰点”。近期,双方关系已有回暖。
5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家P2P平台获悉, 近期,随着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大型银行纷纷恢复对P2P网贷的支付业务,从今年2月掀起的银行集体“封杀”P2P事件告一段落,这也释放了银行与P2P的关系逐渐缓和的信号。
紫马财行CEO唐学庆表示,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缺乏准入门槛,监管法规滞后,积累了一系列野蛮生长时期缔造的风险隐患。在2015年底某宝涉嫌非法集资事件爆发后,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式进入了风险释放期,监管层以及有关金融机构为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才制定“一刀切”的应对举措。目前来看,“一刀切”监管现修正迹象。
唐学庆称,“原先,农业银行在京东支付的网银充值通道确实中断了一段时间,但是已于上个月成功恢复重启。目前,农业银行已恢复公司第三方支付合作平台——京东支付的充值接口。”
此外,近日连连支付还有5家银行新认证上线,分别是杭州银行、北京银行、浙商银行、交通银行、上海银行。
唐学庆对此表示:“按照监管要求,网贷企业应与银行建立直接的客户资金交易存管,但是目前多数网贷企业仍需要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进行合作。银行暂停支付接口业务,是为了便于排查第三方支付机构涉及P2P网贷的业务风险。伴随网贷整治工作深入,银行方面对各支付机构的排查得出了阶段性的结论,因此在现阶段排查结束之后重启充值通道顺理成章。”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意见明确要求P2P需要接入银行的资金存、托管,越来越多的投资人也希望信誉度高的银行能介入P2P的资金管理,帮投资者排除平台自融这个大“雷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涉及存管的银行达30家,签订资金存管协议的网贷平台达90家左右。但实际上,只有15家左右的平台正式上线了存管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资金存管。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接P2P业务方面,大型商业银行表现得更加审慎,城商行相对积极,在目前已经实现资金存管的平台中,有超过半数的平台是与城商行进行的合作。
壹佰金融创始人兼CEO洪建荣透露,壹佰金融是在去年8月底完成与民生银行的签约,签约至今已经过去了近9个月时间,但双方系统对接进程推进缓慢。实际上,有很多P2P平台都已经跟银行签订了资金存、托管合约,但要真正实现系统对接还要经过漫长的等待。
“因此,公司在推进民生银行的资金托管业务的同时,与广东华兴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合作协议,将先接入华兴银行的资金存管系统。”洪建荣称。“平台将在2~3个月内完成与华兴银行的资金存管系统对接。”
相比之下,早在去年10月,浙商银行就在杭州召开了P2P存管业务推介会,正式发布“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综合服务方案”。而徽商银行在去年7月开始尝试银行存管与理财相结合的新模式。
不过,壹佰金融创始人兼CEO洪建荣也表示,即便如此,城商行的对接门槛依然很高,如徽商银行会对合作机构的注册资本、股东背景、高管从业经历、客户量、交易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之所以进展缓慢,主要是接入银行存管的P2P平台资金不仅要接受该银行的资金监管与审计,还要同时接受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银行存管的核心就是,由银行管理项目资金,将项目资金与平台隔离,避免客户资金被直接挪用。
“比如,在壹佰金融与华兴银行的合作协议中,壹佰金融需要给每一个投资用户以及借款用户在华兴银行开设专门的账户进行交易资金流通,也就是投资人的出借资金筹集完成后直接进入到借款人的账户中,同样借款人的还款也是直接进入投资人的账户,整个交易过程,都是投资人与借款人直接的账户资金流转。 ”洪建荣称。
责任编辑: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