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率攀升成隐忧 宜人贷股价一月内下跌超两成
2017年大资管行业监管“严字当头”,从MPA政策限制表外理财业务增速,到“三套利”等政策的密集出台,打破刚性兑付的监管意图越发明显,另一方面,市场资产配置压力加大,利率不断走低,客户收益率不容乐观,银行转型的内生动力也越发强劲,净值型理财产品成为转型突破口,城商行成为转型路上的“急先锋”。
城商行布局加速
“资产荒”大背景下,负债成本与投资收益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商业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呼声越来越高,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成为净值型产品的主要发行机构。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市场上共有8只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处于募集期,以城商行为发行主体的资管计划占据四成,如北京银行(7.630, 0.14, 1.87%)心喜系列人民币京华专享年开放16号理财管理计划、北京银行心喜系列人民币京华远见年开放13号理财管理计划等。据普益标准金融数据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净值型产品存续总量为1278款,其中,城商行净值型产品存续数量为342款,较去年同期增长27.14%,呈高速增长态势。
发行净值型产品的城商行数量也在增长。据普益标准金融数据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发行净值型产品的银行数量为44家,较去年同期增长5家。其中,城商行数量为20家,较去年同期增长4家。相较城商行,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农村金融机构没有明显变化。
中国互金公司赴美上市热潮汹涌,但第一家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中国P2P平台——宜人贷却来浇上一盆冷水。
近一个月内,宜人贷股价高台跳水。从10月18日盘中最高时的53.5美元,大幅下挫至美国当地时间11月14日收盘的41.75美元,跌幅超过二成,达21.96%。
按照11月14日收盘价计算,宜人贷总市值也从今年10月峰值时的近32亿美元缩水至当天盘后的24.97亿美元,大幅缩水超过7亿美元。趣店、 拍拍贷两家公司体量均超过了宜人贷,对应总市值分别为83.04亿美元、39.08亿美元,约为后者的332.56%和156.51%。
刚刚披露的第三季度财报也并不令市场满意,尤其是坏账率的持续攀升更使投资者忧心。
净利润同比下跌超一成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4日,“中国P2P网贷第一股”宜人贷发布2017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报告期内,2017年第三季度,净收入15.14亿元(2.28亿美元),较上个季度增长28%,较2016年同期增长73%;净利润3.03亿元(4554万美元),较上个季度增长13%,较2016年同期下降12%。
截至2017年9月30日,宜人贷2017年第三季度促成借款总额121.85亿元(18.32亿美元),较2016年同期的56.18亿元增长117%。宜人贷累计促成借款总额达到605亿元(91亿美元)。
业务规模仍处于不断扩张中,营收也呈上升态势,但是净利润的增速则同比降幅超一成。
对此,宜人贷方面称,宜人贷三季度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一项税收抵免。子公司宜人恒业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获得“双软”认证,公司在当期确认了1.52亿元所得税冲减。剔除所得税冲减影响,2016年第三季度的调整后净利润为1.93亿元。因此,宜人贷调整后净利润3.03亿元,较2016年同期的1.93亿元增长57%。
逾期率、坏账率持续攀升
更令人忧心的是,宜人贷持续攀升的逾期率和坏账率。
逾期率方面,截至2017年9月30日,宜人贷逾期15-29天、30-59天、60-89天借款的逾期率分别为0.5%、0.7%和0.6%,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逾期率分别0.4%、 0.7%和0.5%。报告期内,逾期指标未得到明显改善。
累计净坏账率也在攀升。截至2017年9月30日,2015年促成所有借款的累计净坏账率为8.8%;第二季度为8.3%,第一季度为7.6%。截至2017年9月30日,2016年促成所有借款的累计净坏账率为4.6%,上季度为3.4%,第一季度则为2.0%。
8.8%的累计净坏账率已超过8%计提质保服务款项。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宜人贷释放质保服务负债4.65亿元(6984万美元),用于偿付违约借款本息。第二季度释放质保服务负债 3.95 亿元(5832 万美元),用于偿付违约借款本息。可见,第三季度宜人贷释放质保服务负债环比增加了7000万元,增幅近20%。
而逾期率和坏账率的持续上升,则相当程度上与宜人贷目前大力发展低信用客户有关。2017年第三季度,宜人贷A、B、C、D价格的借款产品占当期促成借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7%、8.7%、14.1%和75.5%。其中,C、D 级客户合计占比仍高达近九成,为89.6%。
对于城商行大举发力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原因,普益标准研究员表示,大部分全国性银行凭借其雄厚的研究实力与较高的投资管理水平早已在净值型产品方面有所布局,农村金融机构则因其实力相对较弱、研究能力有限,大面积布局净值型产品还需一定时日。从各类银行的转型进程来看,城商行在此次理财业务结构性调整中受影响最大,竞争也最为激烈。
成转型新趋势
打破刚兑理念逐渐深入、市场利率走低等因素催促下,理财产品转型净值型将成为监管趋势下的发展方向。
今年以来,穿透式监管、打破刚性兑付、严格去通道化等监管举措进一步强化了“降杠杆、控风险、去链条”的监管思路,促使银行理财业务必须进行结构性的深化调整,银行理财产品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由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发展势在必行。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卿表示, “监管规定银行对于理财产品不承担刚性兑付,同时不能承诺收益率,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推出是固定收益类向浮动收益类产品的转变,长期来看,净值型理财产品符合监管趋势,是银行理财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不过净值型产品从银行推广角度来看难度较大,一方面,净值型理财产品对风险和收益要求均较高,需要银行有专业的投研团队进行资产配置和管理,所以人才和团队建设需要跟进;另一方面,银行理财的购买客户一般都是认可固定收益类的较低风险理财产品,对于浮动收益类产品认可度不高,客户群体对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接受也需要时间,”赵卿坦言。
需防范挤兑风险
相较于国有大行,城商行在客户资源、客户信任度、渠道等方面处于劣势,对于城商行来说,首次发行净值型产品时,应当考虑选择风险较低的固收类基础资产,同时根据资产类别选择合适的估值方法,并考虑设定巨额赎回条款,防范发生挤兑风险。
鉴于此,普益标准研究员建议,在基础资产选择方面,要特别考虑风险水平,投资的基础资产应以各种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在基准业绩确定方面,优先选择固定的基准业绩,即发行银行根据自身历史的理财收益,给净值型产品确定一个认为合理的基准业绩水平,与浮动基准业绩相比,固定的基准业绩在实践中更易于操作;在估值方法选择上,市值法对资产估值结果更加精确,但成本较高,成本法对资产估值操作简便,但不能及时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因此可考虑具体资产类别选用不同的方法,将两种估值方法有机结合。在赎回机制设定上,为防止类似挤兑情况的发生,可设置巨额赎回限制条款。
责任编辑:王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