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判改革再提估值 基金积极探寻2016投资主线
距离2015年“收关之战”只剩下最后10余个交易日,经历过2015年一场强烈的凉热反转,留下太多值得追忆的故事。对于2016年,基金的预判谨慎偏乐观,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地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基金经理们倾向于给予那些符合经济发展方向、具有成长空间的行业和公司溢价,不囿于传统的估值指标,以适应投资的新常态,中长期坚定看好成长和新兴行业。
2016年股市:谨慎乐观
申万菱信研究团队判断,2016年中国股市将维持震荡态势,上证指数波动的中枢线在3800点,对应盈利增速为0-5%,12个月动态估值从14.6x修复到16x,股市机会依然靠估值抬升。就资本市场而言,注册制改革、深港通、新三板转板、战略国际板、MSCI纳入A股、养老金入市都是重要的制度推进。
为方便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预计IPO、增发融资都会加快,规模约为1.2万亿。若注册制在年中顺利实施,那么预计明年股票供给约为3.5万亿,环比今年减少20%,占最新市值的6.2%,低于2015年的10.3%。
就宏观经济而言,申万菱信研究团队预计,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延续下滑趋势,全年GDP同比增速介于6.5-6.8%,保7%的任务艰巨。经济低点可能在2季度。物价保持低迷,通胀压力基本没有,预计CPI同比1.5%左右,去产能与需求不足下PPI同比维持负数。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不多,降息次数在1-2次,降准仅仅对冲外汇占款的减少;财政政策与供给侧改革是2016年宏观经济的亮点,预计扩大地方政府发债规模、开展结构性减税、全面推广PPP、国有企业改革是政策抓手。
信诚基金认为,流动性方面,预计2016年整体货币政策中性偏宽松,有助于为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2016年股票市场整体资金供求平衡,供给端略有盈余。在信诚基金看来,2016年预计无风险利率仍将下行,随着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以及改革的不算深化和措施落地,市场对经济转型信心将不断增强,这些都将有助于市场风险偏好水平的提升。
积极探寻投资主线
谈及2016年的投资主线,信诚基金认为,其一要关注人口结构变化。“中国从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且中国老龄化问题极为严重,表现为超老龄化,未富先老,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群体大的特点。按我国老人总量和消费需求估算,预计养老产业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十万亿,投资空间大,集中体现在养老,医疗,康复等领域。”
其次关注消费升级;第三是新兴产业和新技术,“遵循行业发展路径,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新技术领域;优选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和高端装备等。在布局新兴产业和新技术的同时,我们更看重新技术与各行业的结合应用;如移动信息业:在需求端与产业的结合应用,如对能源和制造业(军工,精密制造和汽车等)等改造;在供给端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处理等各环节都存在较大投资机会。”
第四是体制改革,“十三五期间,体制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我们积极关注体制改革释放的积极效果,如电改,军队改革以及国企改革等。”第五是阶段性配置机会,在信诚基金看来,“统行业由于其体量较大,转型确实比较困难,但是与新兴产业相比,传统产业的优势在于其融资的便利性。在其他国家的转型案例中,我们发现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人力资本的质量,资金的支持都是产业升级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传统行业转型是更偏重于供给端的改革,有助于加快行业整合和资源整合。如中信银行和百度的的联手就是基于各自优势的一种资源整合,从而解决了互联网企业对金融的理解不深的难题。”
申万菱信研究团队的则建议:组合配置要趋于均衡,要增加蓝筹股的配置比例(上证180/380)。此外,积极关注虚拟现实、流量变现、大数据、云计算迪士尼等;以及国有控股股东主动退出卖壳组合和年报前高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