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市场风格或转换 国企改革是最好切入点
回顾中国股市几轮牛市,无一例外都是改革带来的,改革释放出各种红利,人口、资源、制度,叠加政治周期。丁硕判断,短期内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不会变,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比名义GDP表现的更差,实际GDP增速可能已经下降到3-4%,地产、制造业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基建投资勉强支持。消费有所回升,成为稳定经济的主要力量,但增速仍在低位;进出口仍未回暖,且贸易顺差扩大,对整体业绩贡献不大。
丁硕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仍会继续通缩,目前PPI已经连续44个月处于负值区间,且没有看到明显的改善趋势。2015年三季度GDP平减指数下滑并再度转负,成本端的粮价、油价等重要生产要素下跌带动物价下行,总体通缩已成现实风险。
丁硕指出,政府近期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解决四大问题: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加大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落地,加快推进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牵引力作用的国有企业、税制改革、金融体制等改革。
国企改革是最好切入点,资本市场是最好手段。
基于上述宏观判断,丁硕认为,2016年A股市场将会维持震荡趋势。“短期内市场趋势都不会好,仍会继续调整,创业板估值80多倍,仍比较高。市场对于2016年宏观经济预期比较一致,都认为2016年会继续筑底,看不到改善的迹象。一季度对市场的看法比较摇摆,从仓位看,虽然仓位水平一般,但是市场出现这种波动,会让整体市场情绪更悲观一些。目前机构参与市场偏短,对中长期持仓缺乏信心。”
不过与2015年不同,小盘股可能会不如大盘股。“从过去数年的经验看,大小盘交替上涨是常态,比如2013年创业板相对收益69%,2014年国企就跑赢创业板33%。2015年创业板相对收益61%,2016年国企跑赢概率高。”
另外从估值上看,丁硕也较看好大盘风格,“目前估值低于或接近于过去五年均值的行业只有银行、非银、食品饮料、家电、公用事业,而计算机、轻工、餐饮旅游、军工、医药则基本在历史最高。”
丁硕表示,对2016年整体市场的判断,谨慎但不悲观,更有可能是类似2014年的走势,小盘成长股全年宽幅震荡,很难有正收益,但改革受益的公司仍会有显著的投资机会。他表示,这样的判断并不受人民币短期快速贬值或是注册制推出的影响,这些事件反而会加强他的判断。这就是在流动性整体宽松、资产荒的大背景下,股权投资仍是投资者最好的选择,而未来几年股权投资中最确定的机会就是受益改革加速落地的相关个股,在市场波动加大的情况下,投资者势必会趋向于配置最大概率获胜的方向,而不是像过去三年牛市背景下去配置弹性最大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