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度超七成的互联网保险 你买对了吗?
近日,腾讯旗下保险平台“微保”携手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CDC)发布了《2018年互联网保险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2.41万份针对保民的有效网络问卷样本,从中国网民对保险的认知和购买情况、购险驱动力、保险成熟用户分类画像、保险的高潜及未来用户、互联网保险的机会点这五个维度进行了分析。
《报告》显示,互联网保单量在5年间增长了18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的网民数据进行推算,目前互联网保民数量约在2.22亿左右,有75.2%的网民接受互联网购险。
虽然市场接受度越来越高,真实用户常见的配置逻辑却显示不一定合理。用户调查显示,不少网民在配置保险的过程中,仍存在将孩子、老人放在首位,过于看重“大公司”的作用,在单一险种上购买超高保额等诸多误区。
错误逻辑一:优先给小孩、老人买保险
目前,在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没有保障的前提下,大家喜欢先给孩子买保险。而事实上,正确的保险配置逻辑应该是先大人,再小孩、老人。
《报告》还指出,想买买不到是国人为父母购险的痛点。“我们在定性研究中发现,用户给父母买保险的极少,主要是因为用户找不到可以购买的产品,其次是一些‘三高人群’也可以购买的新产品(防癌险等)还不为大众所熟知。”
图片来源:微保 报告截图
错误逻辑二:未优先配足意外、寿险、重疾
部分投保人常常在损失性风险没有配置足够的情况下,关注支出性风险。而目前常见的购险优先级应当是先考虑意外、寿险、重疾,再考虑子女教育金、养老金,最后考虑如财富传承等特殊配置。
根据《报告》,目前最让网民担心的两大损失性风险依次是疾病和意外对这两类风险的担忧超过了六成。为了应对这样的风险,62.5%的网民选择“体检、锻炼、养生”的方式规避风险,48.4%的网民选择“多挣钱”的方式接受风险,第三位才是保险,有46.3%的网民选择。
错误逻辑三:超八成保民倾向于只购买大公司保险
许多人在投保时过于看重“大公司”的作用,或哪一家公司都不太信任,在不同公司间分散购买;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更应该多关注保险条款和保障范围。
根据《报告》,在还未购买过保险的网民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仅次于保险业务员的、认知度排名第二的购险渠道。而在互联网购险渠道中,认知度最高的是“支付工具”和“保险公司官方”,“银行、第三方保险平台”的认知度则位于第二梯队。
错误逻辑四:缺乏全面均衡配置意识
一些投保人喜欢在自己认为高风险的某一险种上购买超高保额,而不注重其他保障,《报告》建议投保人应当根据自身经济水平、生活方式等,均衡而全面进行投保。
目前,网民购买率前三的复杂险是:长期意外险、长期重疾险、寿险。长期重疾险和寿险是最多网民购买的人寿类险种;其中,能够保本、带分红的类型更受欢迎。再细化来看,复杂险中,一年期重疾险、一年期医疗险的互联网购买率较高,购买过这两类保险的网民,有超过4成是在互联网上购买的。
互联网保险增长潜力巨大
根据《报告》,互联网保单量在5年间增长了18倍,根据CNNIC发布的网民数据进行推算,目前互联网保民数量约在2.22亿左右,28.7岁成为了网民首次购险的平均年龄。
“互联网保民和网民之间的巨大缺口可以看到互联网保险在高速增长后仍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报告》称,目前网民数量为8.02亿。
《报告》透露了网民对互联网保险的“小期待”:一是希望电子化核赔,提升赔付效率;二是根据健康数据差异化定价,提高性价比;三是与银行、政府等合作,在被保险人出险时,将保险情况告知家人;四是结合线上的便捷、与真人客服的亲和力与温度,同时作出清晰的理赔指引,此外增加购险的社交功能,激活线上线下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