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势”重来 试驾2015款MG 3SW精英型
当新款MG 3SW停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便已发现它与2011年推出的MG3 Xross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由于当时消费者对于跨界车的购买热情并不高,MG3 Xross的销售仅仅维持了一年便暂时隐退。而如今,随着小型SUV的热度逐渐提升,上汽觉得这款离地间隙比MG3多出了10mm,配备跨界风格套件的MG 3SW也能够趁此势头再度迎来自己的时代,于是,它回来了。
● 外观简介:造型时尚,目的即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
正如开头所说,MG 3SW正是基于先前的MG3 Xross改款而来,除了轮圈和内饰配色稍有区别外,两者可以说几乎完全相同,仅从外观来看想要找出不同之处并不容易。此次MG 3SW的回归是看中了中国品牌小型SUV的发展速度,尽管在级别上它依然是一台小型车,不过在造型设计上,MG 3SW与那些小型SUV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
MG 3SW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079mm×1739mm×1528mm,轴距为2520mm,与MG3 Xross无异。而在小型车序列中,唯一还在坚持走跨界路线的似乎只有Cross POLO一款车了,不过它的体型相比MG 3SW来说还是要小一些。色彩搭配上,原先Xross车型上的8种车身颜色减到了4种,不过对于个人来说还是比较喜欢原先所提供的橙色,至少在视觉上更能给人热情的感觉。
从外观来看,MG 3SW与MG3的主要区别在于外观套件上,该车新增了黑色前后护板以及侧裙,视觉效果加分不少。此外,车顶还新增了铝合金行李架,可承受约80公斤的负重,出游时偶尔带个自行车还是可以的。
『MG3 SW外观套件』
其他外部配置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卤素前后灯、后3枚驻车雷达探头以及带加热的电动调节外后视镜都是基本装备,同级别其他车型的配置也基本如此,算得上是主流配置水平吧。
轮胎配置方面,16英寸双色轮圈是与Xross车型变化最大的地方之一,搭配的佳通轮胎规格为195/55 R16,满足日常使用足矣。此外,该车配备的是非全尺寸备胎,备胎规格为185/70 R14,应急情况下使用一段时间基本不成问题。MG 3SW的制动系统依然采用同级别主流的前通风盘+后鼓式的组合,制动力表现也能够让人满意。
● 内饰简介:橙+黑色搭配独特,iPod风格面板彰显时尚。
橙+黑色成为了MG 3SW唯一的内饰配色选择,从视觉上看确实能彰显活力与时尚的个性。中控台、门把手,甚至是车钥匙都采用了类似iPod的圆矩形设计,这同样也是为了讨好80、90后的年轻消费者们。三辐式方向盘仅能上下调节,且外圈没有包裹皮革,同级别许多车型也基本没有这些配置。
中控台和车门内饰板毫无疑问都是硬的,门内饰板一般用于搁手的区域采用了橙色织物覆盖,相比其他车型的人造革来说更显得标新立异。至于车内配置方面么,手动空调和单碟CD机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相比同级别其他车型没有什么优势,各种按钮和旋钮的手感紧致,在体感上能获得一些分数。
● 座椅和乘坐空间:空间表现尚可。
手动调节的织物座椅采用双色搭配的方式,与内饰的整体风格相契合。坐垫填充物较为厚实,舒适程度可以打80分。后排座椅配备了3组三点式安全带和2组儿童座椅接口,中间座椅没有扶手还属于情理之中,没有中间头枕倒有些不应该。
身高176cm的体验者坐入MG 3SW的前排后,其头部空间约为1拳,算得上是比较富裕的。不过当他坐入后排后,头部和腿部空间均只剩下了3指,一下子变得局促了不少。MG 3SW中间地板微微隆起,幅度不大,不过受到前方水杯架的影响,纵深不够,搁脚依然不方便。
● 天窗和后备厢:配置到位,后备厢容积不大。
电动天窗在MG 3SW上没有缺席,尽管天窗面积不大,但是采光通风功能都是能够满足的。该车后备厢常规容积为256升,放两三个软包或一个拉杆箱还行,要是需要多放几个旅行箱的话只能放倒后排椅背了,容积最大可扩大到938升。椅背放倒后与后备厢地板依然有一定幅度的高度差,再加上尾厢开口下端距地面约780mm,在同级别中属于偏高的水平,取放物品有些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