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尚”奥地利时装艺术展揭幕:时尚的审视与再定义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朱刚与奥方策展人克劳迪娅·罗莎·卢卡斯
开幕式现场
由刘海粟美术馆、奥地利时装网主办,奥地利联邦总理府文化艺术司、奥地利驻沪总领事馆支持的中奥合作展览《重尚—奥地利时装艺术展》于12月9日下午3点在刘海粟美术馆(延安西路1609号)开幕,本次展览展出奥地利70余位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在时装、摄影、装置和影像方面的作品近150件。
奥方策展人克劳迪娅·罗莎·卢卡斯(Claudia Rosa Lukas)
本次展览的奥方策展人克劳迪娅·罗莎·卢卡斯(Claudia Rosa Lukas)表示,奥地利在音乐、艺术和哲学方面的成就,成为奥地利时尚设计依托本国民族传统和文化资源的优势。继巴黎、伦敦、米兰和纽约之后,奥地利时装设计冲破界限,进入大众视野。奥地利艺术家和设计师以其高品质、创造性的艺术设计与现代艺术的发展互为交融和渗透,并得益于国际时尚界对于奥地利教育领域的影响,不断探索跨界实验性创作,使时装设计师、艺术家、摄影师、动画设计师等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形成联袂,进行创意对话,重尚出一幅清新而具有原创精神的时尚画面。相比较其他国度,奥地利的时尚设计更具有人文的内涵和学术的表达,他们的作品跨越了艺术、设计、哲学及表演的界限,塑造了独具创意的文艺气质。
中方策展人、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鲍薇华
本次展览中方策展人、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鲍薇华表示,本次展览特别关注在“重尚”的主旨下艺术设计的本土化创作探索,“致敬大师”是特别策划的展览章节。奥地利与中国相遇,刘海粟和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分别是中国和奥地利的艺术大师,奥地利设计师和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的学生分别从刘海粟、克里姆特,以及克里姆特的缪斯、20世纪初奥地利革新派时装设计师埃米莉·芙洛格(Emilie Floge)的艺术和精神获取灵感,并创作出具有自身思考的作品。接纳另一种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化对任一种跨文化合作来说都至关重要,且基于这些相似性和差异化的结合本土经验及创新设计的交流对中奥两国都是一种丰富的体验。
奥地利驻沪总领事施丽伟(Frau.Neureiter)女士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朱刚
本次展览通过聚焦奥地利时装艺术的发展以及跨文化的交流,从四个角度来对前景广阔、变幻莫测的时尚艺术景观进行探讨,以“历史发展”、“当代设计”、“创意视觉”和“致敬大师”四个章节,诠释了在当代艺术发展背景下,如何重新审视和再次定义时尚的艺术实践,也是一次中奥艺术深度对话和借鉴的探索。
展览现场
第一章历史发展
聚焦并剖析奥地利时尚历史中的重大转折点,从十九世纪早期维也纳的重要地位开始,追忆上世纪末前卫的奥地利设计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声名鹊起。当代年轻设计师比以往都更为关注借鉴传统历史,对当代奥地利时尚身份和社会进行重新审视和再次定义。
第二章当代设计
2000年至今,奥地利时尚设计发展迅速,奥地利设计师的身影越来越多地进入大家的视野,本次展览中,大部分展出作品的设计师均毕业于著名的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因此设计者们有机会与业界精英携手合作:包括海尔姆特·朗(Helmut Lang)、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拉夫·西蒙(Raf Simons)、薇洛妮克·布兰奎诺(Veronique Branquinho)和本哈德·威荷姆(Bernhard Willhelm)或胡森·查拉扬(Hussein Chalayan)等,大师们携手这些设计师塑造新一代的风格概念。
第三章:创意视觉
奥地利视觉艺术如同音乐和哲学一样重要,是奥地利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这些丰富的新旧传统启发了多样化的创意场景,使得新的设计理念得以发展,并极大地促进了新旧之间的对话合作。这样的网络架构汇集了来自摄影、插图和动画领域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彰显了时尚打造者与艺术创造者的紧密合作。
第四章:致敬大师
文化交流、跨学科合作,知识共享和观念创新是“重尚”奥地利时装艺术展的更深层的探索。刘海粟和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作为两国的艺术大师,在各自的国度均极力地推动了艺术的创新,且他们所处的时代也是互为交集。刘海粟是20世纪初中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克里姆特(Gustav Klimt)也是同时代奥地利新艺术运动的推动者、维也纳分离派艺术的代表人物,刘海粟钟爱的黄山,亦和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形成呼应,这些值得思考和探寻的东西方艺术和人文背景,是本次展览中奥当代艺术和设计对话形成的基础。为期数月的“致敬大师”工作营项目分别在上海和奥地利举行,奥地利的设计师和东华大学上海时尚创意学院的学生分别从刘海粟、克里姆特(Gustav Klimt)以及他的创作缪斯、20世纪初的时装设计师埃米莉·芙洛格(Emilie Floge)的艺术和精神获取灵感,以自我视角和文化背景创作出具有自身思考的设计作品,成为本次展览最为独特的部分。
展览现场
展览将持续至12月25日。在展出期间,馆方还特别策划了丰富的教育与公共互动活动,包括:讲座、影视欣赏、策展人导览、现场学生创作、“易物”表演(Trash)等系列活动。
责任编辑:赵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