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所” 看起来很美
数月前,由于一些地方贵金属类、文化艺术品类和大宗商品类等交易场所违法违规问题严重,不当销售、夸大收益,甚至欺诈的行为屡有发生,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中国证监会发布了《打非清整问答》明确指出:国发(2011)38号和国办发(2012)37号文件针对地方交易所作出了“六不得”禁止性规定,其中包括不得采取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集中交易方式”包括集合竞价、连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交易方式。
2011年,天津文交所首次将某位艺术家的两幅画作的权益进行标准化分割进行证券化交易,分割后的价格为1.2元/份,在资本的热炒之下,3个月后,价格较发行时涨幅已达到17倍,画作的总市值远远超过了实物交易的价格。很快天津文交所的这种艺术品的证券化交易模式便被叫停,之后,相关部门推出多个整顿文化类交易所的措施。
近期在各地文化交易所异常火爆的邮币卡交易平台,将一张邮票作为一个交易单位,虽然未将标的物进行分割,但是采取集中交易方式,本质上仍然是一种证券化交易模式。实际上大多数邮币卡交易采用的是集合竞价交易方式,即在交易市场组织下,买方或卖方通过交易市场现货竞价交易系统,将可供需商品的品牌、规格等主要属性和交货地点、交货时间、数量、底价等信息对外发布要约,由符合资格的对手方自主加价或减价,按照“价格优先”的原则,在规定时间内以最高买价或最低卖价成交并通过交易市场签订电子购销合同,按合同约定进行实物交收的交易方式。
个别文交所针对两个文件的禁止条例,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将集合竞价交易方式改为类传销模式,由上线发展下线,买卖由此完成。由于受到盈利的诱惑,买家往往不会在交易完成后将实物提走,而是继续挂在系统中持续交易,由此而形成了一种投机性极强的连续竞价交易模式。在此模式下,当虚拟价格严重地偏离了标的物的实物交易价格以后,必然会出现崩盘的现象,如去年10月,沈阳中港大宗商品市场的邮票、茶叶等交易品种价格在持续大幅偏离实物交易价格后突然暴跌。据称,有3.6万投资者涉及其中,多数都无法退出。
公开数据显示,仅南京文交所一家,2015年全年交易额为7000亿元人民币,几乎是当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的9倍(据《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统计,2015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额为118亿美元,约780亿元人民币)。而南京文交所的交易对象的主要是邮币卡。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85家邮币卡交易平台,其中交易规模最大的文化产权交易所——河北邮币卡交易中心的日成交额即可达到22亿元,拥有50万户投资者和约3000家代理商。无论从交易规模、市场活跃度及投资者参与度来看,都完胜以实物交易为主体的拍卖行、画廊和古董交易。
这种看似活跃,且似乎可以带来较高回报可能性的虚拟交易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并取得了部分地方政府的支持,期待能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的一个新亮点。然而,正如要看清一个新事物需要时间,很多商业模式也都是在不断摸索和尝试中变得成熟起来,当然能不能最终成熟起来,也要看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商业模式。
责任编辑:赵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