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收藏了100年北欧设计时光的男人

所属类别: 投资指南 | 作者:孙伶  | 来源: 世纪经济报道  |  2016-08-29 10:04:00 
0

 “目前我已经收藏了200多件北欧经典家具作品。等到攒够500件经典家具的时候,我就打算开一个私人博物馆,将100年来的北欧设计经典系统化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充溢着北欧自然简洁风格的办公室内,北欧经典家居收藏家、尖叫设计创始人薄曦对记者说道。

8年前,在与芬兰家具设计大师库卡波罗的深入交往中,薄曦入手了收藏生涯中第一件北欧经典家具。这件被称为“卡路塞利椅”的作品灵感源于库卡波罗和女儿在雪地中的游戏。为达到雪椅子效果的设计方案,库卡波罗前后花费了近四年时间,终于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完成了这件具有极好舒适感的设计作品。

“这件椅子还被誉为‘人类最舒服的坐具’,任何人只要一坐上去,就能进入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这也让薄曦开始有意识地对注重“人情味”的北欧经典家具展开收集。他说,“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位十分专业的家具收藏家。但随着收藏家具数目的逐渐增多,我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收藏进行系统化、条理性的分类和记录。”

在接触北欧经典家具收藏的八年多时间里,薄曦对北欧设计大师及作品的认知维度也处于持续拓宽的状态。其中,阿瓦托就是他尤为偏爱的芬兰家具设计大师之一。“在我的收藏中,有一位极为经典的阿瓦托设计,那是他在1931年为帕米奥疗养院设计的帕米奥椅,这件作品通过白桦木材和优雅曲线的完美融合,表现了‘森林与湖泊’的自然主题。而座面与靠背呈100度夹角的科学设计,也符合人体工学对休息椅的要求。”

建筑设计、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由同源出发,又在相互影响、相互承接中共同构成了一个综合完整的设计体系。从建筑设计出身的薄曦也对此深有感触,“在北欧的建筑及室内设计理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欣赏自然、承袭文化的生命质感,这也是我能够在每一件北欧经典家具中触摸到它们呼吸的原因所在。”

《21世纪》:您热衷于收藏北欧经典家具,在八年时间内已经收藏了几百件家具产品。能谈谈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开始选择收藏北欧经典家具?

薄曦:1996年,我来到上海建立了联创设计公司,当时国人对北欧的概念仅限于一个遥远又寒冷的国度,而我的另一位同学则在芬兰的赫尔辛基艺术大学改行读了家具专业,并有幸师从于当时北欧著名的家具设计大师约里奥·库卡波罗教授。2000年左右,我第一次来到北欧,在他的带领下见到了库卡波罗及其他一些芬兰家具设计界的大师级人物,他们对民间工匠精神这一线索的继承和延续引发了我对北欧家具的兴趣。不过一开始我并没有有意识地对北欧经典家具进行收集。直到七八年前,有一天芬兰前建筑协会主席受邀来我家做客。他惊讶地说“在进门的一瞬间,忽然就产生了一种回到北欧的错觉”,我才发现原来我选择的家具全部都是北欧设计风格的。这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爱好与审美,发现北欧设计风格对我在审美、兴趣方面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正式地搜集一些北欧的经典家具产品。

《21世纪》:在这八年的时间内,您是如何从“经典家具”这一理念出发,对藏品进行挑选的?

薄曦:在一开始我就将想要搜集的家具标准定位为“北欧近一百年来最为经典的家具作品”,如出于丹麦经典大师汉斯·瓦格纳、布吉·莫根森、阿纳·雅各布森、尤尔之手的经典杰作。北欧设计不仅在19世纪的欧洲处于主流地位,也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对日本设计产生着强烈的辐射作用。不过要说真正系统性地进行北欧家具收藏工作,得源于两年前一位意大利人对我的指点,他出于私人博物馆的管理思路,为我开了一份“清单”,随后我也请了之前有在拍卖市场、二手店等工作经历的专业人员为我进行一部分的收藏、归类及编目工作。

《21世纪》:从一开始自发性地购买北欧风格家具,到现在专业、系统地进行家具收藏工作,您的心情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薄曦:其实我挺“害怕”专业性的定位。这就好像我跑了十四年的马拉松,却始终没有参加过专业马拉松比赛。因为相对于专业选手的使命感,我更享受于一种所谓“自娱自乐”的过程。家具收藏其实也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多个维度对作品进行系统化、条理性的分类和记录。

《21世纪》:北欧设计风格在西方设计界中自成一派,具有鲜明的辨识度。从人文关怀角度来说,北欧家具对您的最大触动是什么?

薄曦:首先,我们能够在北欧家具身上感受到和中国明代家具之间的交互作用。丹麦皇家美术学院教授万施尔在其所著的《家居风格》中为中国家具单独开列了一个篇章,首次奠定了中国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中的完整体系。他的学生汉斯·瓦格纳更是继承了这一理念,设计出“中国圈椅”的系列作品,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瞩目。此外,北欧家具对橡木、桦木、黄花梨木等自然木材运用的偏好,和中国早期家具作品也有着深刻的文化联系。他们在复活传统的基础上,也让设计理念及手法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北欧设计与中国设计在历史中一衣带水,“互相渗透”其实源远流长,这也是我对它情有独钟的原因。

责任编辑:赵江伟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抄底旺季最低价 8月旅行还能去哪里?
最精简最干货的斯里兰卡旅行攻略
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售8.68-11.18万 2017款哈弗H2正式上市
豪车千万抵不过背叛 宝强那些年送出的豪车
这几款轻奢腕表让你有里有面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065号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