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造像汇聚东京中央秋拍
东京中央秋季拍卖会“古玩珍藏”专场将于9月2日在日本东京圆顶饭店举槌。该专场共推出115件拍品,汇集一系列雕刻精美的佛陀造像,展现丰富的佛教艺术风格与题材。其中,亮点拍品包括二至三世纪犍陀罗释迦牟尼像、二至三世纪犍陀罗式佛传故事石刻以及十八世纪铜鎏金舍利塔等。
二至三世纪犍陀罗释迦牟尼像
据了解,犍陀罗佛像融合了希腊、罗马及印度本地的艺术风格。该艺术根据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的形象,创造了独特的佛陀与菩萨的典型样式。它在造型和装饰的技法中,注入了鲜明的内在精神特质和特有的混合艺术风格。
此尊释迦牟尼像,面容俊秀,表情严肃而不失温和。头发后梳,呈波浪状,发髻盘起。释迦牟尼目若杏仁,微微睁开,双唇紧闭,双耳肥硕下垂。佛陀身穿通肩式大衣,衣褶深重,清晰可辨。双手胸前结印,跏趺坐于方台之上。
根据雕像风格来看,此像应属公元二至三世纪之作,彼时乃犍陀罗艺术的高峰时期,精美的雕工,细致的表现手法,以及所承载的美学价值,共同赋予此尊佛像深沉而恒久的独特魅力。
二至三世纪犍陀罗式佛传故事石刻在犍陀罗佛教美术中,可见多种介于单尊佛像、菩萨与佛传、本生故事之间的浮雕图像。佛陀周围配置了众多的佛者、菩萨、供养人的复杂画面,构成了一种“净土变相”的形式。此次将上拍的二至三世纪犍陀罗式佛传故事石刻便属此例。在石刻上,只见佛陀憩于菩提树下,信徒伴于四周,聆听教诲,气氛祥和,应取材自佛传故事中“祗园布施”的情景。
此石刻以犍陀罗式展示了梵天劝请佛陀说法之因缘。三千多年前,佛陀接受梵天劝请,于菩提树下善胜道场,圆满无上佛果。《法华经》说道,佛陀成佛之时,一派兴盛气象。在比丘、菩萨、诸神围绕的盛大集会上,释迦牟尼进入“无量义处三昧”,陷入冥想境地,“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咤天”。
天龙山第九窟之唐代造像上世纪20年代,天龙山石窟造像随古物的东渡而传至日本,为东瀛藏家所珍视。1922年,东瀛佛教美术学者关野贞、常盘大定、田中俊逸和外村太治郎详细调查了天龙山石窟,对其作了编号工作,并由摄影师平田饶摄制并出版《天龙山石窟》一书。通过这些宝贵的记录,让世人再次领略当年天龙山佛像的艺术魅力。
本品按其标签所示,推测为天龙山第九窟之唐代造像。第九窟乃天龙山石窟群中最大的石窟,其造像呈现出唐代中晚期的华美风格。
此观音造像发束高髻,戴化佛冠,面相丰腴,眉眼细长,两耳肥硕,自然下垂。高鼻小嘴,嘴角微微内凹。表情庄重肃穆,观之顿觉心神安宁。其雕刻极富质感,线条洗练,细致入微,尽显大唐盛世气势宏大、豪放飘逸的装饰风格,实属唐代最具写实风格的代表作。
十八世纪铜鎏金舍利塔
塔源自梵语stupa音译,意为高显处、功德聚等,乃供奉佛教圣贤与高僧舍利的宗教建筑。此塔座饰东瀛平安时代人物故事图,制作细致,十分生动;塔身分两层,其间玻璃瓶内供奉舍利子。
舍利塔配有佛龛与缘起手卷。而佛龛散发的幽香或为栴檀香木制。栴檀,香中殊胜者,常作佛具。《佛说戒香经》中以其为世间香之上等,比喻持佛净戒香者,诸天爱敬,诸魔远离。佛龛内壁满施彩绘,以佛说故事为主题,工笔重彩,富丽堂皇。画中有两位日本江户时期的幕府绘师狩野贞信、藤原要的落款,应属名家之作。
责任编辑:赵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