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秘笈《更路簿》百万级收藏珍品
在海南岛东海岸、文昌东郊、铺前、清澜、琼海潭门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有了《更路簿》,出海赛神仙。”
渔民苏承芬的《更路簿》,补足了渔民到中沙群岛特别是黄岩岛的更路,证明黄岩岛是海南渔民传统的捕捞地区;郭振乾的《西、南沙群岛渔业更路 图》,说明渔民在南海的捕捞已经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南海交通体系。他们认为《更路簿》起源于明初郑和下西洋前后,大约在公元15世纪初。目前,《更 路簿》已成为收藏家的新目标,报价动辄上百万元人民币。
自编自用的航海“秘本”
《更路簿》是自古以来海南渔民自编自用的航海“秘本”,是每位船长必备的航海图。《更路簿》中记述着岛礁的地貌和海况,不但对岛礁的形态作 圈、筐、门、孔、峙、线、塘等区分,还对海浪、潮汐、风向、风暴等气象气候和水文情况作述说,并记录有观察海上风云和出行渔船的知识。
《更路簿》中记载的谚语也很多,如:“六月出红云,劝君莫行船。”“无风来长浪,不久狂风降。静海浪头起,渔船快回港。”“出门看天色,出海看潮汐。”“海潮哈哈笑,台风呱呱叫。”等等。
《更路簿》还对南海海域的海况作了描述。如12个月中的水情记载:“正月流水,初一卯时流东,未时退,初二、初三卯时尾流东,申时退……” “自大潭门出用乾巽十五更改”。意思是说:从琼海潭门港去西沙,由乾(西北)向巽(东南),航行150海里就到了。《更路簿》中所讲的流水即是潮汐。
每一本《更路簿》,都伴随着一位曾经沧海的老船长。而每一位老船长,又都有一段令人难以想象的传奇人生。
在海南省文昌铺前镇铺港村委会后港村,《南海航道更路经》非遗传承人齐见德说,没有现代化的导航设备,从事航海和捕捞,靠的就是前辈传授下来的《更路簿》和自己多年行船积累的经验。
《更路簿》在航行和捕捞作业中既是行船的方向,也是路线。起点、终点、针位和更数是《更路簿》的4个要素。
他说:“每一日夜分为12更,以焚香柱数为度,以木片投海中,人从船只而行,验风之急缓,定更数的多少,可以知道船航行到某地。”《更路簿》 凭借罗盘定方位,先以“子卯午酉”定东南西北(子午线分南北,卯酉线分东西),再以八卦中的“乾坤艮巽”定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可是在航行中,更路不 是一成不变的。齐见德说,“行船时,船长必须紧盯罗盘,灵活运用《更路簿》中的信息,结合木帆船的特点、海流、潮汐、风向、风速,及途中的岛礁障碍等各种 因素,把握航向。”
勇气和智慧写成“大书”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南海这片蔚蓝的国土,是海南渔民世代耕耘的幸福家园。
齐见德表示,航海的人要胆大心细,在大风大浪中航行,没有胆量是不行的,但仅凭胆量也不够。俗话说,小心能驶万年船。恰恰道出了航海人应具有的心态。天有不测风云,海洋地理环境多变,航海人要掌握气象、地理、水文等知识,并善于观察环境变化灵活应对。
《更路簿》不光是航海路径图,它更像一本历史教科书,记载着海南渔民的聪明才智。齐见德说,在航行中遇到大雾、大风而导致船的位置难以确定 时,为了确保航线正确,渔民就利用“试水”的方法,以确定船只所在位置。“试水是利用几斤重的水砣进行的。水砣由绳子和铅制作而成,形状像鹅蛋,上端须横 穿一个洞,用来固定绳子,下端要凹出一个洞。试水时先将水砣抛入海中,然后拉上来确定水的深度。还可以让水砣钻到泥沙中,通过观察带上来的土质,判断航行 在什么地方。若是水砣上粘有纯沙土,则说明船是在浅滩中航行,就要预防搁浅的危险。”
《更路簿》不仅是海南渔民的出海“秘籍”,更是古代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导航仪。“走水行船三分命”,海南渔民不畏艰险,世代耕海牧渔,在与大风大浪搏斗中,用血汗乃至生命凝固成了这一南海航海秘笈。 现代航海技术不断发展,《更路簿》这一古老航海经与我们渐行渐远,加上老渔民们相继离世,《更路簿》也越来越难寻了。
《更路簿》不是某一个人所作,也并非一朝一夕所成,而是海南渔民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海南渔民用勇气和智慧写 成的“大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海南是中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在历史上也是出航远洋的交通要冲,寻找、挖掘《更路簿》的意义 十分重大。
自古以来,海南渔民在南海诸岛活动中,探索出南海的安全航线,产生了《更路簿》。海南渔民的《更路簿》,用铁的事实证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海南渔民在辽阔的南海与大自然做斗争,为我国西、南、中沙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责任编辑:赵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