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窑黑釉盏:最宜斗茶之用
瓷器鉴赏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福建建阳窑以烧制黑釉盏而闻名于世,它盛烧于北宋而衰落于元末,其黑釉制品因含铁量高,又被称为“乌泥窑”或名“黑健”、“乌泥健”。北宋时期斗茶之风盛极一时,建阳窑黑釉盏因最宜斗茶之用,所以烧制十分兴盛,并一度成为宫廷御用茶盏,至今在传世建阳窑茶盏的底足上还能见到刻有“供御”和“进琖”字样的,《建瓯县志》即曰:“时见进琖二字,是阴字模印、楷字苏体,亦偶有供御二字者,似刀划”
宋代饮茶之风已十分普及,而宋人饮茶以散茶(茶叶)和片茶(末茶)两种为主。饮用末茶是将茶叶制成半发酵的膏饼,饮用前需先把膏饼碾成细末放在茶碗内,再沏以初沸的开水,随后水面就会沸起一层白色的泡沫。而所谓“斗茶”就是观看茶盏内壁留下的白色茶痕,先退去者为负。宋时期除文人士大夫热衷斗茶外,皇室内也盛行斗茶之风,特别是宋徽宗赵佶酷爱斗茶之事,常与上层臣僚“斗茶”一试身手。宋代瓷质茶盏虽有黑釉、酱釉、青釉、青白釉、白釉等多种釉色,但是若以斗茶的效果而论,诚如《大观茶论》所云:“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今按建盏胎骨既厚,宜于久热,且釉色黑,水痕易验,故最宜斗试。因此斗茶竞尚建盏。”它说明建阳黑釉盏由于釉色黑亮,对白色茶痕有一种极鲜明的衬托,而受到斗茶者的追捧。又由于其胎体较其它茶盏厚重,保温效果好,斗茶时则水痕退去的速度慢,被公认为是最宜斗茶的茶具。
在建阳黑釉盏中以“油滴盏”、“免毫盏”最为名贵。所谓“油滴盏是指在黑色釉面上散布着许多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大小不—的小圆点,圆形似油滴,故得此名。“兔毫”又分“金兔毫”、“银兔毫”和“灰兔毫”三种,它的特征是因其在绀黑发亮的釉面上,并排闪现出一种带金属光泽的丝状条纹,形似小兔的毫毛筋脉,又如细雨霏霏,垂流自然,故称“兔毫”又兔毫”油滴釉质的形成,都是利用含铁釉的结晶原理烧出的,虽有大小不同规格,然胎重釉厚是其共同的特征。这些器物的造型还由于口大底小,腹壁斜直,因而在浑厚中又不失秀巧。在实用功能上它不仅便于饮茶和倾倒茶叶,其胎体厚重也有利于斗茶的效果,可以说这种黑釉茶盏的造型和特殊的实用功能相结合,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