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古代的青铜扣饰
青铜扣饰是用青铜铸造的背面有矩形齿扣可供系戴、悬挂的一种装饰品。它主要流行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滇池区域,是滇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在云南发现最早的青铜扣饰出自曲靖八塔台古墓群。该地出土一批圆眼、宽鼻头的圆形动物纹扣饰,直径在10厘米左右,时代约为春秋早期。战国至西汉时期,云南青铜扣饰以江川李家山、晋宁石寨山、官渡羊甫头等地出土的为代表,形式多样、工艺精湛,堪称云南扣饰艺术的顶峰。东汉以后,随着汉文化在云南的流行,青铜扣饰艺术逐渐走向了衰落。据统计,云南出土的青铜扣饰已逾500件,主要集中在滇池区域,尤其是江川李家山、晋宁石寨山、官渡羊甫头等地。扣饰多出土于大中型墓葬中,小墓中少见,这说明它是一种高级装饰品,主要被当时的滇国王侯贵族所拥有(图1)。
我们经常在滇青铜器图案中看到一些人物胸前、腰间悬挂、佩戴着圆形扣饰,这是扣饰的第一种用途——服饰装饰。在一些滇国人物的装束图像中,有时可见他们的发髻上也有类似扣饰的圆形饰物,证明一些小型圆形扣饰可能还是一种束发的发饰。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金腰带及扣饰组合证明扣饰还具有类似于带扣的实用功能。此外,扣饰还是财富的象征,甚至它还可能是一种巫具,在宗教祭祀活动中具有神秘的作用。
扣饰可分为规则的几何形与不规则形两大类。规则的几何形扣饰以形状划分可分为圆形和长方形两种。圆形扣饰习见。长方形扣饰造型简单,线条明快。这两种扣饰在发展后期还出现了以动物、人物形象镶边的装饰手法,如圆形牛边扣饰、长方形舞人扣饰等(图2)。
不规则形扣饰以题材划分可分成动物题材、人物题材以及异形扣饰3种。动物搏斗扣饰是动物题材扣饰艺术中的精品,它生动地反映了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生死搏斗的场面,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如“虎牛搏斗扣饰”“二豹噬猪扣饰”等。人物题材扣饰多表现滇人生活场景或者社会重大事件,如“骑士扣饰”“骑士猎鹿扣饰”“掳掠扣饰”“八人乐舞扣饰”等。异形扣饰不多见,如羊甫头出土的人形扣饰、翼形扣饰等,尺寸一般较小,在3——4厘米之间,背面有一横格,可以缝在衣物上作装饰,属于扣饰中的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