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胜 大拙似巧见天真

所属类别: 古书画 | 作者:谷珵 | 来源: 新金融观察 |  2016-10-09 09:57:44 
0

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的书法家傅山,在总结艺术经验时,提出“四宁四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这份以拙胜巧的智慧,备受刘国胜推崇。杖乡之年,刘国胜以“卫南渔翁”自居,安心做一个面朝墨池的“烟波钓徒”,于浑厚的笔墨盛宴里,追逐着自己的一方天地。他清楚这条艺术的大道需要慢慢修行,不求石破天惊,但见细水长流。

找到自己的符号

轻如行云流水之变动,重若高山坠石之势。一笔挥洒,纸间绽放墨花,以三两点线勾勒,完成对生命境界的书写。刘国胜喜欢大写意的解衣磅礴,尤其为水墨的酣畅而颠倒。

八大、吴昌硕、齐白石……串成了美术史上一条璀璨夺目的发展线索,也令他立定心意追随。“人们往往喜欢小写意花鸟画那种精致与俊俏,但我偏偏喜爱那种浑然忘我的性情直抒,不局限于技巧范畴,借笔墨这种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偶然的机会,他邂逅“忘年交”刘荫祥,开始追随其研习大写意花鸟画,先后得到童晏方、霍春阳等人的精心指导。转益多师的求教过程里,他并没有简单地复制旁人,而是将适合自己的元素整合重组,坚持着独立思考,在挚爱的领域开疆拓土。“我接触了诸多名家,博采众长、广泛借鉴,而后根据个人经历、性格及理解,努力将他人之长转换为我的语言。”

艺术贵在独创性的滋养。时代巨浪滔滔,湮灭者甚众。在刘国胜看来,画家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在一两个题材上深入的长时间探索。近年来,他以鳜鱼为出发点,在构图、墨色、线条、用笔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尝试。笔墨愈发精到之际,创作的边界也逐渐拓展,鲤鱼、鲶鱼、甚至金鱼等,都被他纳入砚田,张弛有度,并且借鱼达意明理。二是收集资料,研究前人鱼的画法,创造个人画鱼的形象,寻找属于自己的符号。我画故我在,旁人的眼光不能左右他,沿着志趣的方向,刘国胜坚定地前行。为了创作,他常借用垂钓的机会悉心观察游鱼的显隐摇摆,到餐厅吃饭,也会驻足海鲜区前良久,将每一段鳞片的起伏铭记于心。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水中的鱼为刘国胜所见,然绘鱼非旨在塑造鱼的形象,其志不在鱼,而在于追求一种远离世俗的精神超脱。年轻时的刘国胜,因事务缠身不得全身投入,艺术襟抱终难舒展。知天命的年纪,他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名句“鸟倦飞而知还”发现了共鸣,遂取斋号“知还堂”,自此坚持每天习字作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非常有风骨,这令不愿迎合、耿直率真的我十分钦佩。此外,"知还"也有解甲归田之意

责任编辑:赵江伟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古玩收藏为何魅力大 收藏界秘密有多少?
成都现真实版《盗墓笔记》 两座东汉墓葬遭破坏
世界最古老木塔:应县木塔因修缮限制开放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展 破碎圣像的重新聚合
抄底旺季最低价 8月旅行还能去哪里?
最精简最干货的斯里兰卡旅行攻略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065号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