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央行对支付结算严苛立法“喝倒彩” 这好吗?

所属类别: 银行 | 作者:我爱卡 | 来源: 我爱卡 |  2016-10-10 19:18:22 
0

 就在国民喜迎十一长假将至的时候,9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全国电视电话会议,9月30日央行下发了《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6〕261号)。旨在严苛立法,打击日益猖獗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自2015年10月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专项行动以来,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高发势头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持续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损害社会诚信和社会秩序,已成为当前影响群众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公害。

纵观这些年,电信诈骗看似式样繁多,尤其从2009年以来,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作案者冒充电信局、公安局等单位工作人员,使用任意显号软件、VOIP电话等技术,以受害人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经济犯罪,需要没收受害人所有银行存款进行恫吓威胁,或者是中大奖需要缴税,或者孩子或家人受伤住院,或快递需要证件和银行卡号签收等等为借口。但是这些诈骗手段如果稍加认真判断,其实并不难以识别,无论何种借口,其目的最终只有一个,就是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但是依旧有很多人上当。

说到底,电信诈骗的核心,在于“支付”。骗子诈骗,并不是为了骗到你的信息,而是通过验证你的信息,再通过支付环节把钱骗走。而此次央行新规的核心要义,也在于加强支付环节的安全性。

因此,这个通知的出台,制订了ATM向他人转账时间延长到24小时、减少非活跃的银行账户、限制第三方支付账户转账次数等重要的举措,从根上为消费者筑起一道“支付”防线。当然,其中关于ATM向他人转账延长到24小时到账,而且可以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的规定,被不少网友吐槽“不方便”。但这一措施是特定阶段、特殊情况下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也为下一步适时调整相关政策进行一些测试。

现阶段,绝大多数年轻人基本上都通过手机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转账,而一些中老年人或比较传统的用户,他们对于电子化设备的“恐惧”,会让他们直接选择面对面的柜台。真正被“挤”去用ATM转账的人的确不多,但是ATM由于逃过了全方位实时监控,也缺少面对面柜台的核实环节,而成为电信诈骗中的重要的犯罪方式。在之前引发的“徐玉玉”等学生被电信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都是通过采用ATM转账方式进行犯罪行为。如果ATM到账时间延长,虽然有些案件或许未必能挽回经济损失,但至少对于大多数欺诈可以争取时间进行挽救。

对电信诈骗的打击是要依靠多行业共同协作来完成,电信实名制、银行对个人账户的清理、限制第三方支付交易等工作,都是对惩治电信诈骗祭出的重拳。由于这些年第三方支付发展,吸引了很多人从银行转到了第三方支付平台。这些人普遍对传统银行业务存在偏见的,视传统金融业务成为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绊脚石”。

殊不知,金融安全应该始终成为社会最重要的安全防范领域,银行在金融安全方面比起第三方支付要严谨得多。譬如,强化安全验证方式,向他人大额转账应当采用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等安全可靠的支付指令验证方式,同时进行大额交易提醒。这些都是在第三方支付中成为被忽略的安全防范措施,被某些新兴支付粉们视为“累赘”。

实际上,有些防范措施已经在银行柜台实施,但是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拒绝”,一些因受骗上当的人在银行柜台向骗子指定账户汇款,遇到银行柜员善意提醒可能遭遇诈骗时,却被当事人拒绝,不是谎称与对方熟识,就是执迷不悟硬要汇款,银行不得不采用报警方式来规劝当事人悬崖勒马。这些人要么被意外之财冲昏头脑,要么被恫吓威胁吓昏头脑,总之就是不能用正常的思维去思考。直到觉察出遭到诈骗后,又要在银行或警方闹事要求迅速追讨。

面对这样的局面,有些措施的出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近几年,随着第三方支付野蛮式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传统金融行业向新兴移动互联网趋势升级换代,但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的是,它也为传统金融行业的安全防范带来很多隐患。因此有必要对第三方支付,尤其是互联网支付领域进行整顿,在支付的快捷和安全问题上,安全问题还是应该成为首要关注的问题。

但是,不管措施多严,打击力度多大,毕竟都属于一种防范措施,最为关键的还是要提高自我防范的意识,不要被不法之徒得逞,多掌握点支付的防范措施,保护好自己的“皮夹子”、“钱袋子”才是上策,又何必要为这些政策“喝倒彩”呢!

责任编辑:李坚

推荐视频

推荐文章

古玩收藏为何魅力大 收藏界秘密有多少?
成都现真实版《盗墓笔记》 两座东汉墓葬遭破坏
世界最古老木塔:应县木塔因修缮限制开放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展 破碎圣像的重新聚合
抄底旺季最低价 8月旅行还能去哪里?
最精简最干货的斯里兰卡旅行攻略

版权所有 @2012理财杂志社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065号


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若要转载,请先获得本刊同意。豫ICP备140279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