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违约刹车难 信用债基修改合同忙避险
(原标题:基金应对债券违约出奇招)
编者按:国庆长假前一周,“15东特钢CP003”、“15亚邦CP004”先后公告违约,涉资超过9亿元,令年内债券违约总额再创新高。债券违约有什么新趋势?基金公司除了诉讼求赔偿,还在做什么?接下来的10月份、11月份更是有1800亿元债券将到期,是否还有更大的违约风险?
2个月逾1800亿元债券将到期
9月份的最后一周,信用债市场接连受到风险事件的袭扰。9月26日,东北特钢公告称,“15东特钢CP003”7亿短融券未按期足额兑付本息,已经构成实质性违约,至此东北特钢已经有9只债券57.7亿元债券本金违约;9月29日,亚邦投资发布了未能及时兑付“15亚邦CP004”的公告,这是继年初该公司短期融资券违约后的再次违约,应付本息金额为2.12亿元。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发现,今年以来,债券违约总额已超2014年和2015年的总和,在违约持续及偿付艰难的背景下,信用债基修改合同忙“避险”。基金经理纷纷表示,对于由于行业企业经营环境恶化或公司治理问题导致违约风险上升的企业,根据债券的具体情况,采取了调降信用评级、剔除债券池和清仓等操作,以规避信用风险。
东北特钢半年内9次违约
已申请破产重整
9月26日,东北特钢公告称,“15东特钢CP003”7亿元短融券未按期足额兑付本息,已经构成实质性违约,至此东北特钢已经有9只债券57.7亿元债券本金违约。值得注意的是,东北特钢连续9次违约后,依然不能拿出有效偿债方案,债权人已经向大连市法院申请对东北特钢及其部分子公司进行破产重整。9月30日,抚顺特钢在回应上交所问询函的公告中表示,其控股股东东北特钢收到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通知书:9月26日,东北特钢的债权人已向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东北特钢及下属子公司东北特钢集团大连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东北特钢集团大连高合金棒线材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破产重整,不包括抚顺特钢。目前,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在对上述债权人的申请履行法律审核程序。
除东北特钢外,上海云峰和保定天威也分别出现6次和4次违约,合计违约金额达100亿元。
债券违约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速的下行。“在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下降的背景下,部分行业企业产能过剩、销售困难、产品价格下跌,伴随成本上升、亏损严重、周转困难,获得外部融资支持的能力下降,在流动性不足以偿还债务的时候就发生了违约。此外,有的企业公司治理出现了问题,导致正常生产经营受到了影响,也会出现违约的情况。”某公募基金经理分析认为。
据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8月末,今年以来已有21家债券发行主体的39只债券发生了实质违约,涉及金额合计约251.49亿元,数量与金额总量均超过2014年和2015年之和;多家发债主体发生连环违约。“今年10月份和11月份全市场将分别有902亿元和935亿元债券到期,已发生违约的相关企业仍有存续期债券陆续到期,在前债未偿还情况下,后续再次违约将较大概率地出现,值得特别关注。”济安金信副总经理、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
基金公司诉讼求赔偿
路漫漫其修远兮
WIND资讯统计显示,进入2016年以来,违约券种主要以短期债券为主,1年期内的短期债务违约大幅上升。短期债券违约数占比提升了13.5%,违约金额占比提升了9.8%。据记者了解,一些中小企业拿不到中长期资金,只能选择短期资金,因此短期债券的违约金额涨幅(167%)远高于中长期债券(32%)。
不断增加的违约风险,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债券投资者头上,身处其中的基金公司也正在尽力化解风险。
9月20日,华创证券因圣达威无法按期偿还债务被国联安基金起诉,华创证券由此成为首家因债券违约而被基金公司告上法庭的券商,诉讼金额共计3015万元。而在今年7月份,当事方之一的华夏基金也曾起诉彼时作为主承销商的华创证券,华夏基金要求华创证券就此事项承担赔偿责任,诉讼请求金额合计3588.40万元。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注意到,在此之前,基金产品已有多起“踩雷”事件,部分也已进入诉讼环节。早前的多只基金产品曾“踩雷”东北特钢违约债,一度引发基金公司为“踩雷”债基兜底。更早前,因“15山水SCP001”未到期足额偿付,富国基金、金鹰基金、诺安基金和鑫元基金等基金公司联合状告山东山水违约。自2016年以来,债券发行主体发生的实质违约处于爆发期,投资有关债券的基金公司亦屡屡提起诉讼。基金公司认为,主承销商在此类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发行、存续过程中,涉嫌重大遗漏、重大失职等行为,因此作为债券投资人要求主承销商就此事项承担赔偿责任。
信用债基修改合同
为“避险”远离信用债
其实,不少基金公司已经开始谋求风控手段前移。继去年5月份金鹰元泰精选信用债基金转型为金鹰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今年2月份汇添富信用债基金转型为汇添富6月红添利定期开放债基后,今年9月份更是有基金公司修改基金合同,为“避险”远离信用债。
据《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观察,华泰柏瑞基金近日以通讯方式召开基金持有人大会,投票表决(自9月7日至9月29日)修改旗下华泰柏瑞丰盛纯债债券、华泰柏瑞稳健收益债券和华泰柏瑞季季红债券3只基金的基金合同,重大的核心变更集中在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和业绩比较基准。根据信息披露,华泰柏瑞丰盛纯债债券的基金合同中“投资范围”部分,拟删除“其中投资于信用债券的资产占基金债券资产的比例合计不低于50%”;华泰柏瑞季季红债券的基金合同中拟删除“其中投资于信用债券的资产占基金债券资产的比例合计不低于80%”,信用债券的相关界定部分也将被删除,新增“国债期货、同业存单”的投资,“投资策略”部分拟删除“信用债券投资策略”的全部段落;华泰柏瑞丰盛纯债债券的业绩比较基准也有相应的变更,由之前的绝对收益基准变更为债券指数。若新合同生效,华泰柏瑞丰盛纯债债券和华泰柏瑞稳健收益债券将由信用债基“转型”为纯债基金,华泰柏瑞季季红债券不涉及“转型”但预计在信用债投资方面将不会再过多涉及。
华安基金9月份也修改了华安稳固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范围、降低C类赎回费率等并修改基金合同。该基金投资信用类债券尤为谨慎,综合分析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发行人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和状况、发行人所处的市场地位、财务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后,结合具体发行契约,通过华安信用评级体制对信用类债券形成风险管理,以期实现对信用风险的免疫。
“此次修订合同,从基金管理人角度看,修订合同表明了持续弱化信用债投资、对于相关市场较为不看好的态度,同时也符合公司自身的产品布局和固定收益投研方面相对偏弱的客观事实。相关基金的份额持有人可以根据个人的投资需求、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匹配的债券基金。”王群航分析认为
责任编辑:李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