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羽:艺术的根本在于道义
摘要: 20年代的吴大羽 古今中外,对于“艺术的根本是什么”、“师生的关系是什么”的论述可谓多矣。“艺术的根本在于道义”、“师生之间是道义关系”的语句出自吴大羽,一位在上海这座东方都市中慎独隐居的现代艺术大师。…
20年代的吴大羽
古今中外,对于“艺术的根本是什么”、“师生的关系是什么”的论述可谓多矣。“艺术的根本在于道义”、“师生之间是道义关系”的语句出自吴大羽,一位在上海这座东方都市中慎独隐居的现代艺术大师。
吴大羽85岁的人生跌宕起伏,与国家和时代的命运交汇相连。“文革”的时候,他的同事曾批判他:“前两年听到吴大羽谈到道呀道呀,觉得他讲的玄。现在擦亮眼睛看一看,他所谈的‘道’是‘离经叛道’” 。如同许多艺术大师的际遇,他的艺术和思想在生前不能被世人所理解,在他死后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重:他是一颗被遗忘、被发现的星(吴冠中语)。最近出版的新书《师道——吴大羽的十封信》和《吴大羽作品集》,会增进人们对吴大羽的认识。
好大的机括,漫画,载1922年5月20日,《申报》,吴待
西子湖畔的艺教名师
《师道——吴大羽的十封信》一书收录中国现代绘画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抽象绘画奠基人吴大羽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写给他的学生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等人的十封以谈论艺术和人生为主题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经过漫长的淹没后,除了有两封信(其中一封是局部)曾被台北大未来画廊出版披露给世人外,其余均系第一次公开发表。《吴大羽作品集》由吴大羽的女儿吴崇力、儿子寿崇宁主编,收录了油画149幅和纸上作品750余幅,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三十年代的吴大羽
吴大羽留学法国时照片
吴大羽先生1903年12月5日(农历十月十七)生于江苏宜兴,1988年元旦在上海逝世。他的祖父吴梅溪先生曾教过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绘画,他的父亲吴冠儒为地方乡绅,并开设私塾,其大哥吴子政为晚清秀才,吴大羽从小打下了良好的中国古典诗词和书法的基础,也从小喜欢画画。1917年,15岁的吴大羽到上海师从张聿光先生学习绘画。1919年,他担任上海《申报》美术编辑,成为上海漫画家群体中年轻的一员。1921年,他加入了上海晨光美术会,并在《申报》上发表了近60幅漫画作品。1922年7月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师从鲁热教授(R·uge)学习素描,留法期间也曾师从法国著名雕塑大师埃米尔·安托万·布德尔(B·urdelle 1861——1929年)和现代绘画大师乔治·勃拉克(Ge·rges Braque,1882-1963)等人。他在法国结识了同在巴黎留学的林风眠、林文铮、李金发、刘既漂等同道,参与发起中国艺术家在海外的艺术运动团体“霍普斯学会” (希腊文Ph·ebus,即阿拉伯文Ap·ll·)。他在游学欧洲五年后,怀着艺术救国的理想,于1927年回国,任教于上海新华艺专。1928年3月,蔡元培先生在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聘任林风眠为校长,吴大羽为西画系主任教授。从1928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吴大羽、林文铮等人协助林风眠,致力于把杭州艺专建成培养艺术人才、创造时代艺术的基地,付出了大量的心血。